美文网首页随笔杂记
周末随笔-《浮士德》的思考

周末随笔-《浮士德》的思考

作者: 无用斋主人 | 来源:发表于2020-04-12 15:10 被阅读0次

《浮士德》是德国文豪歌德历时60年的呕心之作,与《荷马史诗》、《神曲》、《哈姆雷特》并称为欧洲最伟大的四部巨著。我本来是想写读书笔记的,但总是感觉理解的不深刻,所以就写个随笔吧。

理解不深刻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作品的诗歌题材。我觉得理解诗歌只能用本国语言,也许某几句可以翻译的很好,但长篇诗歌,个中精髓是翻译不出来的。比如王勃的《滕王阁序》,只有具备强大中文功底的人才能领略其中的磅礴和大美,外语翻译只能翻译意思,但翻译不出灵魂。第二个原因是我对文艺复兴之后欧洲人的精神世界无法产生同理心。文艺复兴之后,欧洲人被中世纪压抑多年的自我意识彻底觉醒,个人享乐主义开始盛行,很多人开始呼唤回到古希腊的生活方式。这种思潮与投身社会大发展的献身精神开始产生矛盾,成为那个时期困扰很多人,包括许多学者在内的重要哲学问题。

回到《浮士德》,主人公浮士德本来是一个博学的学者,但年老之后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觉得很多事情都没有来得及体验,心有不甘。于是,浮士德与魔鬼达成了协议,魔鬼会让他体验所有人间的快乐。但只要浮士德在某一刻得到了充分的满足想停下来的时候,他的灵魂就要出卖给魔鬼。于是,变回年轻的浮士德出发了,他首先体验了与妙龄少女火热的爱情,弥补了年轻时的缺憾。然后,浮士德又试图在政治舞台施展了自己的抱负,可惜还是难逃统治阶级腐朽的命运。后来,浮士德又招来了古希腊美女海伦,与海伦组建家庭并生了一个孩子。只是这种貌似完美的结合也是以妻离子亡的结果收场。最后的最后,浮士德在社会的大建设中找到了生命驻留的意义,但也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终点。

《浮士德》探讨的主题,不光是文艺复兴之后欧洲人的困惑,也是所有人类的迷茫。个人享受和社会贡献如何平衡?身体的欲望与精神追求如何统一?生命到底如何度过才是真正有意义?甚至善与恶、欲望与满足等等。这些问题人类从几千年前开始讨论,直到今天也没有定论。但无论如何,古今中外所有的哲学典籍都告诉我们,原始的欲望需求,包括对于食、色,还有金钱和权力的欲求,是无法真正满足我们精神世界的,甚至会产生极度的空虚感。人类社会有记载的历史几千年,共有几百亿人在地球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生存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每个人的一生又该如何度过?这样的浮士德难题,估计还将让一代又一代的人类产生思考……

相关文章

  • 周末随笔-《浮士德》的思考

    《浮士德》是德国文豪歌德历时60年的呕心之作,与《荷马史诗》、《神曲》、《哈姆雷特》并称为欧洲最伟大的四部巨著。我...

  • 点评不只是为了链接——007践行之旅(13)

    (太累了,回头更新) 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

  • 2020-02-11

    《浮士德》读书札记 用自己的话和视角,表象就是讲了一个男人浮士德,不满足仅仅的饱学,在追寻思想(思考)、政业(...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最近学到了一个新词,叫做浮士德精神,何为“浮士德精神”,浮士德精神源自于德国著名作家歌德的歌剧《浮士德》...

  • 《西方文学史》第5章 浪漫主义文学2~哲学的探讨—哥德的《浮士

    哲学的探讨—哥德的《浮士德》 《浮士德》是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一部长诗剧,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

  • 读《浮士德•第一部•巫厨》

    魔鬼糜非斯托带着浮士德来到巫婆的家里,并引诱浮士德喝下了巫婆的药汤,这药汤能使浮士德重返年轻。之后,魔鬼糜非斯托就...

  • 文化溯源:东方与西方的学习理念2

    浮士德及一个研究课题的诞生 邂逅浮士德 看到《浮士德》这部著作的出现,作为教师自己很惭愧,并没有拜读过。看到作者对...

  • 你敢跟我打赌吗,用你的灵魂?

    本期书目=高全喜 《浮士德精神》 导读明师=著名法政学者 高全喜老师 1.诗剧《浮士德》中的浮士德形象已成为德国1...

  • 浮士德

    荣格曾经这样评价“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浮士德》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它...

  • 西方文学典故

    57浮士德式的人物——浮士德原指15、16世纪德国的炼金术士。传说中的浮士德学识渊博,精通魔法,努力探索。德国诗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周末随笔-《浮士德》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fzv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