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随笔杂记哲思文墨江湖
人与世界的关系(致自己四十岁的间隔年)

人与世界的关系(致自己四十岁的间隔年)

作者: 无用斋主人 | 来源:发表于2017-02-11 12:08 被阅读856次
    人与世界的关系(致自己四十岁的间隔年)

    按照惯例,我每年的最后一两个月都是思考人生的时间,今年尤其特殊,因为今年是我迈进四十岁的一年,于是我拿出年底的一两个月,参加不可掉头环球自驾房车之旅的穿越非洲线路,让自己在非洲广袤的天地间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 人生在世,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内心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思考,其实总结一下,就是要解决好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有人与心的关系。

    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过于专注人与人

    我们从出生到上学、工作,需要处理太多人与人的关系,无论家人还是朋友、同事、领导、客户等等,现代人的一生,绝大多数都在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相比较其它国家,中国人的生活里面花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间和精力,一定是最多的。究其根本,这是因为中国历来是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而儒家思想,就是解决人与人的关系的。中国的儒释道其实把人与世界的三种关系都解决了,只是可惜统治阶级为了统治的需要并不希望老百姓都能通晓这些道理,而上行下效,老百姓慢慢的就只关注人与人的关系了。不可否认,作为社会人,人际关系是我们必须处理好的重要事情,但是如果绝大多数的精力都陷在里面,就会有各种各样的身体和心理的问题产生,各种抑郁症也好情绪的极端恶化也罢,甚至很多癌症,都和人际关系处理不当有关。人天性都是自私的,也都会在社会的不同格局中表现出或者善或者恶的秉性。当我们处在爱与善的包围之中的时候,自然是幸福的,当我们走入社会,游走于各种人际关系之中,自然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的地方,如果内心不够强大,负面情绪就产生了。如果不幸身逢乱世,比如遇到了文革那个特殊的年代,父子妻子尚且互相揭发陷害,那种对世态炎凉的深刻体会让多少人疯掉甚至自杀。那些看破红尘的人,是极端的例子,用出世的方式解决入世的难题,有很多在入世中游刃有余的人,是那些深谙人性的善与恶的人。他们不强求也不纠结,能坦然面对褒奖和关爱,也能坦然面对背叛与失去,他们总是保持着内心的正能量,即使遇到各种不公和情感波折也能保持心境的平和。而这样的智者,往往是能把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心的关系平衡处理的那些人。

    人与世界的关系(致自己四十岁的间隔年)

    二:平衡的生活方式

    在农业生产中,有休耕和轮茬的概念。土地种植了一年以后,肥力有丧失,于是需要让土地休息一年或者种植别的作物,这样来年土地的肥力又将恢复。天地之间的规律其实也适用于人类,只是我们虽然能够总结但是却不善于脱离群体生活方式而进行独立思考。我们把太多的精力花在人与人的关系上面,不注重与自然的交流,也不注重和自己内心的对话,人生不均衡,各种负面能量也自然会出现。

    其实我们每天都会与自然有各种接触,自然也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只是我们在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用心去体会。我们会经历雨雪彩虹,也会走过高山河流,但是你有没有思考过,太阳在天上照耀大地、河流从山川流过,千万年来都是如此,这些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事情啊。我们是否可以定期完全抛开尘世,在山水之间放空自己,就像土地的轮茬一样,让自己的灵魂跟上脚步。我们是否可以花和我们工作时间差不多的时间去和自然对话

    ,用天地之间的力量开阔我们的胸怀,让我们更加平和,让我们在伟大的自然面前不至于执著纠结于人际之间的那些小事。

    我们都熟知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最上端是自我实现,但是马斯洛在晚年的时候,在最上端又加了一条灵性需求。其实关于人生,终极问题就是生和死,这个问题我们早晚需要思考的,所以每个人都逃不过对于灵性的探索,也就是基于这点,才会在人类社会有宗教的产生。佛教讲心生万物、基督教讲上帝创造一切、伊斯兰教认为阿拉是唯一真主,我觉得其实没有矛盾,心即是宇宙,上帝和阿拉也是宇宙,也就是心。换句话说,世间万物都是我们的内心产生的,可是我们习惯向外看,不习惯向内和自己的内心交流。抛开宗教,我们其实知道所有的情绪和力量都来自内心,只是并不善于处理自己和内心的关系。我觉得宗教是一种方法,但不是唯一的,俗话说大隐隐于市,其实在尘世间的修行,并不亚于出世的修行,只要能时时内观己心,在哪里都一样。如果我们连生死的问题都能想通,那么人世间的纷争又怎能影响我们的情绪和生活。有什么样的内心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请相信世界是美好的,如果你不相信,那么你就无法拥有美好的世界,无法拥有美好的生活和人生。

    人与世界的关系(致自己四十岁的间隔年)

    三:三种关系的融合

    人与人的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游戏规则,尤其是如果我们的一生经历多次历史变革的话,我们的人际关系一定也要随着时代调整,调整不好就会让自己的情绪和生活陷入低谷。有的人善于游走于不同的人际游戏规则之间,所以即使时代转换也能如鱼得水,但是还有些人不善于如此转换,那么自然就会觉得世态炎凉甚至悲观厌世。

    但是谈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几千年前我们可以站在泰山之巅观看日出,几千年之后也一样可以;几千年之前我们可以在长江边感概大江东去,几千年之后我们也一样可以。人与心的关系更是如此,人生的所有终极问题,其实几千年前已经被古人感悟的非常透彻了,我们对于自己内心的观照,其实都是在验证古人的观点,但是这样的观照却非常必要,只有自己内心真正证悟的道理,才可以根治在思想深处。

    三种人与世界的关系都很重要,缺一不可,最重要的是平衡。平衡好人生自然就幸福了,幸福就是自己的心境简单和平和的程度,和物质等外在条件关系不大。当人生发生重大事件,比如突然赚了一大笔钱或者突然丢了工作,幸福感的程度会短期升高或者降低,但是很快就会回到原来的水平,这个就是二千多年前古圣先贤总结的人生真相。可惜的是人类都要经过几十年的功名利禄以后才能明白这个道理。当然, 说着容易,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们都是在互相比较中随着社会的大潮过着机械的生活。究其根本,这与人性中对权威和规则的遵循天性有很大关系,而我见过的完全按照内心去生活的人,内心中都天生有一种蔑视权贵与规则的情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每个人的智慧和福报也相差很大,希望大家都能平衡好这三种人与世界的关系,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人和生活,都能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附上孔子见盗跖的故事,因为要充分理解人与世界的三种关系并身体力行,必须对自己的思想规则来个破坏力创新。这篇孔子见盗跖的故事,也许会颠覆你对正与邪、对与错,还有人生态度的看法。

    人与世界的关系(致自己四十岁的间隔年)

    附录:孔子见盗跖的故事。

    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去见盗跖,希望说服他弃恶从善。孔子说:“我听说过,天下有三种禀赋,身材长得高大,面貌美好无双,老少贵贱看到了都喜欢的,这是上等禀赋;智力包罗天地,才干可以处理一切事务,这是中等禀赋;勇敢强悍而果决,能够聚集群众、率领士兵,这是下等禀赋。普通人具备其中一种禀赋,就足以南面称王了。现在将军兼具这三种禀赋,身高八尺二寸,面目神采焕然,嘴唇红润有光,牙齿整齐如贝,声音合乎黄钟,但是名字却叫盗跖,我私下为将军感到羞愧,认为不应如此。将军有意听从我的建议,我愿意往南出使吴国、越国,往北出使齐国、鲁国,往东出使宋国、卫国,往西出使晋国、楚国,让他们为将军建造方圆数百里的大城,成立数十万户的封邑,尊奉将军为诸侯,与天下人重新开始来往,停战休兵,收养弟兄,一起祭祀祖先。这是圣人才士的作为,也是天下人的愿望啊。”

    盗跖大怒,说:“丘,上前来!可以用利益劝导,并且可以用言语进谏的,都是愚笨浅陋的平常百姓。现在我身材高大,面貌美好,人们看了就喜欢,这是我父母留下的禀赋。就算你不称赞我,我自己难道不知道吗?并且我听说,喜欢当面称赞人的,也喜欢在背后毁谤人。现在你告诉我建大城、聚众民的事,是想用利益来劝导我,而把我当作平常百姓来收买,这怎么能维持长久呢!谈到大城,没有比天下更大的了。尧、舜拥有天下,子孙却没有立足之地;商汤、周武王成为天子,而后代遭到灭绝。这不是因为他们利益太大的缘故吗?“现在你修习文王、武王之道,掌握天下言论,以此教育后代百姓;穿着宽衣浅带的儒服,言行虚伪造作,以此迷惑天下君主而求取富贵,没有比你更大的盗贼了。天下人为什么不叫你盗丘,而要叫我盗跖呢?你用动听的话说服子路,让他跟随你,为此他脱去高冠、解下长剑,接受你的教导,天下人都说 孔丘能够消除暴行、阻止祸害。到了最后,子路想杀卫君而没有成功,在卫国东门之上被剁成肉酱,这是你教育失败。你自认为是才士圣人吗?可是两次被逐出鲁国,在卫国的事迹被抹杀,在齐国走投无路,在陈国、蔡国之间被围困,弄得天下没有容身之处。你教导子路,结果害他被剁成肉酱。老师在上 无处容身,弟子在下无法活命,你的学说哪里值得重视呢?世人所尊崇者,没有超过黄帝的,而黄帝还不能保持完美的禀赋,在涿鹿的旷野大战一场,造成血流百里。尧不慈爱,舜不孝顺,禹半身不遂,汤放逐君主,武王讨伐纣王,文王被囚禁在羑里。这六人都是世人所尊崇的,详细讨论起来,也都是被利益迷惑了真正自我而极度违逆了真实本性,他们的行为是十分可耻的。”世人所谓的贤士,要推 伯夷、叔齐。 伯夷、叔齐辞让孤竹国的君位,饿死在首阳山上,尸体不得埋葬。鲍焦自命清高,非议世俗,抱树枯立而死。申徒狄进谏不被采纳,就背着石块跳河,被鱼鳖吞食。介子推最忠心,割下自己的腿肉给 晋文公吃,后来文公背弃了他,他一怒而去,抱着大树被烧死。尾生与一名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女子没来,大水涌至他也不离开,抱着桥柱淹死了。这六人无异于被屠的狗、沉河的猪、持瓢的乞丐,都是重视名声而轻率赴死,不顾念自身应有的寿命的人。世人所谓的忠臣,要推王子比干、 伍子胥。子胥沉尸江中,比干被人剖心,这二人是世人所谓的忠臣,然而终究被天下人嘲笑。由上面所说的看来,直到子胥、比干,都不值得推崇。你用来劝说我的,如果是鬼界的事,那么我无法知道真假;如果是人间的事,也不过如此罢了,这些都是我听过的。现在我来告诉你人的实况,眼睛想看到色彩,耳朵想听到声音,嘴巴想尝到味道,志气想得到满足。人生在世,上寿一百岁,中寿八十岁,下寿六十岁,除了病痛、死丧、忧患之外,其中开口欢笑的时刻,一个月里面也不过四五天而已。天地的存在无穷无尽,人的生死却有时限;以有时限的身体,寄托于无穷尽的天地之间,匆促的情况无异于快马闪过空隙一样。凡是不能让自己的心思与情意觉得畅快,好好保养自己寿命的人,都不是通晓大道的人。你所说的那些,都是我要抛弃的,赶快回去,不要再说了!你的道理胡说一通、急功近利,全是巧诈虚伪的东西,不能用来保全真实本性,还值得谈论吗!”

    孔子再拜行礼,快步离开,走出帐幕上了车后,手中缰绳不觉掉落三次,目光茫然失焦,脸色有如死灰,靠着车前横木,低垂着头,气息微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犬思聪:内心的很多灵光一闪的观点被作者详细的表达出来了,如拨云见日,可见高明,加油,已转粉。
        无用斋主人: @研斋 感谢支持
      • A程饺子:略深奥,挺你

      本文标题:人与世界的关系(致自己四十岁的间隔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sxo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