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笔记305#
以前自己心里是个污染式的故事,觉得好东西不会落到自己头上。一个标志性事件是大三那年当学习委员,就是每天收收同学的作业,把老师的学习任务告诉大家。在同学们眼里是个苦差,没人愿意当,我是被大家“选”出来推到这个位置的。因为是苦差,学校每年对学习委员有点奖励,一般都是一个保温杯或者一个毛毯之类的,算是对学习委员的一点安慰,大一大二时候学习委员都有。大三是我当学习委员,学年结束的时候,别的系学习委员都发了礼物,我们系迟迟未见动静,为这事自己还在领物品的时候问了后勤的老师,老师说今年取消了。当时脑袋里就冒出来一个念头,总觉得每次苦活累活都是自己的,好事轮不到自己。这个想法扩展开,又想到许多其他类似的情形,所以觉得自己这一生就是这样。虽然是件小事,但觉得这件事反应了我这一生的运气,所以记的特别清楚。后来还和朋友说起过此事,说自己总是被忽略的那个。但在自己心底,又蕴藏着另一个拯救的故事,就是觉得自己一定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做成一些事情,得到认可。污染故事和拯救故事同时存在在自己心里。小时候经济不好,物资匮乏,邻里间经常会因为一些鸡毛狗碎的事嚼舌头,闹矛盾。自己就想长大了挣很多很多钱,他们想要什么就买给他们,不要因为这些事情再闹矛盾。大学毕业后在外企工厂做了两年技术后,就开始自己创业开网店。从刚开始一个人到有了自己的小团队,业绩开始有起色的时候,在洛阳老家的母亲突得脑溢血病危,放下团队的事回老家照顾母亲,在医院一个多月,最终也没把母亲抢救过来,在老家陪父亲半年,也调整自己情绪。对杭州团队鞭长莫及,也解散了。半年后重新到杭州创业做网店,经历过几个产品迭代,团队日趋稳定的时候,父亲查出得了食道癌,再一次回到洛阳老家,解散团队,陪父亲四处治病,花尽我和哥哥的积蓄,两年后,父亲还是离开了我们。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父母一直忙着赚钱供我们姊妹三个上学,高中开始住校,到外地上学,这些年与父母的交流也少,陪父亲看病这两年,却是和父亲呆的最长的一段时间,听父亲讲我小时候的故事,他小时候的故事,还有我未见过面的爷爷的故事,对父亲有了更多的了解,对这个家族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不服输,遇到南墙不回头的动力可能就是遗传自父亲。经历过这些,心里已经觉得无所畏惧,这几个月时间整理思绪追求以后的人生。污染式故事和挽救式故事同时在自己心里存在着,生活没有给自己好运,但一直努力着,总觉得越努力运气会越好,通过自己努力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