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轮效应和蘑菇效应

作者: 岭南小于号 | 来源:发表于2019-04-14 23:27 被阅读75次

(一)飞轮效应

        想到马上要做的工作,就不想动,拒绝进行下一个动作。作家开始写书,艺术家开始雕刻……都是第一步最难。

      这种懈怠既是拖延症的根源,也是万事开头难的体现。

      背后暗藏着“飞轮效应”。

        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你必须使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反复地推。

        达到某一临界点后,飞轮的重力和冲力会成为推动力的一部分。

        这时,你无须再费更大的力气,飞轮依旧会快速转动。

        飞轮开始转动时需要的能量,其实是每次痛苦的突破拓展和积累。

          这是在为了形成属于自己的体系而做准备。一旦体系能够彼此支撑,那么它的运作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正如歌德所说,“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地开始。”

        准备迎接新的挑战前,先过了心理的难关,之后的问题就会更加容易上手。

        和自己打退堂鼓的心理打个架,别让它拖住你前进的步伐。

(二)蘑菇效应

      刚刚开始工作时总觉得自己不受重视。派下来的活任劳任怨加班加点的完成,明明比别人更认真,反而会受到很多指责、批评,功劳被无视,得不到领导赞赏。

      这种失落和碰壁感,如同在阴暗角落里的蘑菇一样。

        但“蘑菇定律”说的就是如此:

        蘑菇生长必须经历这样一个灰暗的过程,人的成长也肯定要度过一段挣扎期。

        别担心,虽然“前途茫然”的感觉会持续在整个蘑菇时期,但等到长得够高够壮,就会被人重视。

        2009年,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曾上演一场观众看不出“破绽”的演出。名不见经传的演员Rachele被临时通知顶替生病的主角,演唱高难度的《木偶之歌》。

        正在逛街的她,只有不到四小时的准备时间。当晚,凭借平日扎实的积淀,Rachele出色地完成了演出,甚至刷新了高音记录。

      从这以后,她获得了更多的演出邀约。平日“蘑菇期”的持续积累,让她最终得到了属于自己的机会。

        应该相信所有的奋斗和努力,都可能是养育“蘑菇”的肥料。否则平日的碌碌无为,会让你错过一个又一个机会,无法拔出深深扎根于内心的自卑怯懦。

图片发自简书2019

相关文章

  • 飞轮效应和蘑菇效应

    (一)飞轮效应 想到马上要做的工作,就不想动,拒绝进行下一个动作。作家开始写书,艺术家开始雕刻……都是第一...

  • 【牛人进化营增值模块】3大法宝,让你“撬动”自我增值的飞轮

    文 | 阿杰 第一次听到“飞轮效应”,是在《雨悦:和畏难说再见,驱动个人全面成长的「增长飞轮」》一文中。所谓飞轮效...

  • 心理学知识

    1, 飞轮效应 大多数人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假期过后,重新返回工作总觉得异常艰难,焦虑且毫无头绪,这正是“飞轮效...

  • 得到例会  罗辑思维的飞轮效应  2018/05/08

    5月8日例会直播速记 4.今天的题目叫做我们的飞轮效应,估计有些用户听到我今天早上在罗辑思维里讲到的亚马逊的飞轮效...

  • 心理效应之飞轮效应,木桶效应,追随者效应

    ——飞轮效应 有人说,这是万事开头难的体现,“飞轮效应”的理论正支持了这一点。 飞轮效应是指 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

  • 0405 六大心理学效应

    1. 飞轮效应 为什么大家都说“万事开头难”?它背后的原理其实就是飞轮效应。 什么是飞轮效应? 为了让静止的...

  • 明天踩飞轮、见蔡戈尼克

    明天开始我决定踩飞轮啦。 飞轮是什么呢?先来看看飞轮效应吧。 飞轮效应有些事情在刚开始的时候就如同飞轮一样难以转动...

  • 蘑菇效应和不值得定律

    一蘑菇效应 众所周知,蘑菇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头顶是高大的树木,根本接受不到阳光。只有当蘑菇长到足够高、足够大...

  • 飞轮效应之游泳习惯养成

    飞轮效应大家可能并不陌生,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如下: 英文:Flywheel Effect飞轮效应指为了使静止的飞轮...

  • 那么,让他发生吧!

    《墨菲定律》:介绍了墨菲定律、蘑菇定律、马太效应、二八法则、破窗效应、彼得原理、帕金森定律、吸引力法则、羊群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飞轮效应和蘑菇效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gge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