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趣又矛盾的邏輯:
薦骨空白的人留意
「
官方解釋薦骨空白是這樣:
空白的薦骨中心 不必像他人一樣感到生產的壓力,單純享受生活,像專家一樣,工作時數短,擅長指引他人。***
空白薦骨中心的非自己***, 不知道何時該適可而止,無法持續的工作,因他人能量的影響而感到疲憊;沈迷於性、睡眠、食物及工作。
」
先補充:
薦骨的主體,不只是生殖及性慾!
薦體主體是熱情、動力、生命力、體驗、興趣、習慣、內在慾望。
因為人類的頭腦,把性慾壓抑轉化成各種慾望與創造力。(來自精神分析學派)
官方也直言薦骨空白的非自己,是不知何時該停,因他人能量影響感到疲憊。
但「投射者」是怎樣來,就是因為薦骨空白,接收了他人的薦骨體驗而誤以為是自己想做想去體驗。 是非自己的狀態,一但投射者當下覺知回到自己便自然會停下不繼續做那些事。
但既然他們在薦骨空白的解釋能夠說出非自己是受他人的能量影響而不懂停,引至虛耗能量而疲憊。
但又說投射者要等待他人認出及邀請,才去分辨這些邀請是否正確。
其實一開始受他人邀請而體驗到想做,已經是因爲薦骨空白接收了對方的薦骨能量影響了。
若是你面對面請投射者一起參與,你越興奮他越易答應(薦骨受影響)。
若是你打電話或訊息請投射者參與,不管你再多興奮,對方自己一人,即使想來,也不想動,因為沒有被薦骨能量影響,投射者最後或一樣說「你去吧,我好累不想去。」
這才是投射者的本質。不受他人影響而做了他人的事。
對自己的事好想做時才做。
第二點矛盾:
薦骨空白的特質,被說為享受生活,如專家一樣,擅長指導他人。
因為薦骨空白,自己不太想做很多事,便會引導他人做事。
但投射者卻被說成要等他人認出,由他人發起給予投射者機會,而投射者自發行動,會失敗較多。
看了,是否感到予盾?
其實祖師爺自己也是薦骨空白,有投射者通道及影示者通道,夠竟從他的理解過程,及對脈輪、能量等認識是什麼程度?他把薦骨空白的人定義為投射者的目的又是什麼?他對顯示者的動力中心理解又有多少? 其實都是一個迷。
不管你是什麼類型,還是先掌握你著色中心及空白中心的運作方式,及非自己的狀態,先放下對類型的信仰及依賴。
個人經驗,已經不太在意自己是顯示者、生產者、投射者等通道的類型及策略。 更隨心在意自己的能量中心怎樣走、怎樣起作用、怎樣轉化。
越多空白中心,更值得第一時間把握空白中心對非自己時的影響模式,從而覺知離開,用合適的方式回到與自己內在交流。
#人類圖高階解讀
www.renleitu.asia
![](https://img.haomeiwen.com/i15704104/f039cb062dd5c1f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