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我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所高等音乐学府——上海音乐学院即将迎来她90岁的生日。
时光回到90年前——1927年
那一年的10月1日,蔡元培就任南京政府大学院(后改为教育部)院长,在他的奔走下,政府通过了萧友梅提出的创立国立音乐学院的计划。
萧友梅提出在上海设立音乐院,因为他觉得:“学音乐者必定先有一种熏陶,方可容易领略”,而上海这个中国开埠最早的城市,具有面向世界,吸纳与融合来自各方面音乐文化的便捷广泛、得天独厚的条件,容易邀集到高水平的音乐师资。
10月26日国立音乐学院登报招生,当时院址设在陶尔斐斯路56号,也即是现在的南昌路。专门学习音乐的院校登报招生,这在当时是件新鲜事。封建传统观念使人们采取了观望徘徊的态度,因此报名人数极少。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担任院长”的广告感召下,勉强招了23人,教师职工的人数也很少,只有26人。蔡元培担任首任院长,萧友梅为代理院长。
11月27日 国立音乐学院正式开学,地点在陶尔斐斯路56号,后来这一天定为了上海音乐学院的校庆日。
可是,由于当时的国民政府并没有给国立音乐院足够的经费,学校在并无自己校舍的情况下,不得不租赁校舍和学生寄宿的地方,又因租金不敷而常常搬家。
1928年初迁至霞飞路(今淮海中路)1090~1092号
1928年8月,再迁至毕勋路(今汾阳路)19号
到了1929年,适逢南京政府修正“大学组织法”,规定仅传授一种专门技术的学校都改为专科学校,学校因而更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萧友梅任校长。
1931年,毕勋路校舍由业主收回,学校再迁至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1325号。
上音这搬来搬去,很不方便,于是萧友梅与音专同仁成立了“校舍筹备委员会”,向社会各方筹募捐款,并千方百计地争取教育部的建筑校舍拨款,终于在1935年10月21日在江湾市京路456号(今民京路918号)的16亩地上建成新校舍。
新校舍大楼建筑宏伟,还有一大片绿草如茵的广场,礼堂、图书馆、课室、办公室和宿舍等都相当宽敞,在当时的情况下已经很不错了,可是不久抗战爆发。在日本鬼子炸弹炮火威胁下的音专师生,又开始了几经迁徙的历程:
1937年 搬到徐家汇852号临时校舍,10月搬到马斯南路(今思南路)58号
1938年 搬到高恩路(今高安路)432号
1939年 搬至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原崇德女中校址
1940年 迁入爱文义路(卡德路口)626号校舍
萧友梅曾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搬家是音专的家常便饭。”
1954年,学校终于在漕河泾薛家宅27号建立了新校舍,不过新校舍使用的时间也不长,到1956年学校改名上海音乐学院,1958年迁入汾阳路20号,终于安顿了下来。
上海音乐学院是孕育音乐家的摇篮,从这里开始揭开了中国专业音乐教育史的新页,开辟了由高等音乐学校来培养音乐专门人才的道路,也就在这里谱写出了像《牧童短笛》、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交响曲《长征》这样的知名乐章,培养了一大批诸如丁善德、冼星海、贺绿汀等的著名音乐家。
如今的上海音乐学院,终于不用再奔波迁徙,校园环境十分美丽,园内还有两幢历史优秀保护建筑:
上海音乐学院礼堂的这幢假三层建筑建于1910年,法国文艺复兴风格,这里原来是上海犹太俱乐部。1932年1月,上海犹太俱乐部开始筹建,是年8月在此开放,俱乐部设有文学小组,长时期内,这里是在沪俄籍犹太人的主要活动场所。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上海音乐学院这个礼堂的音响效果是一流的,舞台上的演出无需扩音设备,声音可送达任何角落。在这里举办了无数的音乐会和演出,许多国际一流的音乐家都曾来到这个礼堂里举行音乐会。
而园内的专家楼,建于1926年,曾是比利时驻沪领事馆。这座德国风格的建筑为孟莎式双折屋面,双坡老虎窗,屋顶错落有致。底层砖墙采用水泥粗拉毛墙面,嵌有许多半圆拱券门洞和窗洞,是一幢极富特色的老洋房。1958年,上海音乐学院迁入此处后作为学院办公、学生宿舍和接待专家所用,由此称为“专家楼”。
为了庆祝90周年校庆的活动,上海音乐学院安排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有专场音乐会、文化展示和参观校园的活动等。由于票子紧张,大部分的活动只对校友开放,但参观活动是每个人都可以去的,时间:11月26日、27日,同时开放参观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和东方乐器博物馆的活动,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