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网上有明史热,总有爱好者扼腕长叹,若晚清是明人当国,必不致为西方列强所欺,对此,我倒是想起来曾经读的两个故事。
晚清名臣,曾胡左李中,称的上能军者,前推胡林翼,后推左宗棠。胡林翼在安庆勘查太平军贼情,于江边策马登山,俯瞰形势,胸中踌躇满志,曰:此处俯视安庆,如在釜底,贼不足平也!以为顺流而下,破城得胜只在指掌间。俄而见英人二火轮逆流而上,迅如奔马,疾如飘风。胡林翼登时变色不语,勒马回营,中途呕血,几至坠马。后有人提及洋务,则曰:此非吾辈所能知也。不数月,忧虑而死。
我小时候看一个叫《驼道》的小说,晋商与沙俄商人争夺茶叶的贸易权,主人公古海精明睿智,与老毛子巧妙周旋,数次挫败俄人阴谋,又发现戈壁中一条隐秘驼道,比旧有驼道近了不知道多少,眼看就要准备接手大盛魁,与俄人大战,归途中,沙俄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开通了,在火车轰隆隆的轰鸣中,主人公就此消失在驼道中,再也没回来。
晚清的大背景是"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在这个大背景下,旧时代的一切美好词汇,仁义、知兵、豪横、任侠、忠诚、精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统统无用了,取而代之的是“进步”,不进步就是死,晚清乃至近代人物的悲剧色彩也在此。
这是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一打开窗子,满面的新风扑面而来,你除了拥抱别无所求,不拥抱在旧时代而言也许是风骨,是忠贞,是坚持,而在这个时代就只能是“抱残守缺”,胡林翼如此,李鸿章如此,袁世凯如此,孙文如此,蒋介石也如此,古海亦如是,他们曾经是进步者,然而很快他们就被时代抛在了脑后。
不要说这些人,就是慈禧,未始不是吕后武瞾一流人物,然而她注定是要以昏庸的面目谢场,因为时代变了,你不能常变常新,你就out了。
于这样一个时代,皇帝叫宣统还是崇祯意义大吗?国号叫明还是清意义大吗?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到此时此地都要被洋人虐到渣都不剩,中国已经如小舢板碰到火轮,驼队遇到铁路一般,谁会管你是不是顺流而击?谁会管你发没发现驼道?
时代变啦,你已经是未开化的野蛮人了,不开眼就要被关进动物园里,让文明人教你做人,你还要做梦到几时?
历史的车轮过来了,旧时代的荣光且待你坐上那车再来回忆吧,现在你还是奔跑吧,跑不过它你就被碾成渣渣了。
所以,新时代的事,一定是需要新时代的人来解决的,旧时代的药方灌下去也没时间等你药效了。中国也注定是要在泥沼中打滚很多年,在抉择的千条路口,一个湖南人在前人用白骨标注的“此路不通”之外,终于发现了一条羊肠小道。
欲出未出光邋遢
千山万山如火发
须臾走向天上来
赶却残星赶却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