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少思考死亡的事情。
首先是不自觉地会害怕,所以潜意识回避。小时候在老家,村里谁家有人去世,会在门口摆上棺材,我每每听到那个唢呐声,远远地就绕开。怕什么,似乎人死了,就会变得很恐怖,明明昨还和蔼可亲慈祥的样子,一旦被宣布死亡了,他就要变成妖魔鬼怪了。心里的认定是:其肉体的腐烂,预示着精神的妖魔。
其次,也觉得死亡离自己很遥远。参考常态,我这人生还未过半了,自然还有大把光阴,何须早早就去考虑这扫兴的事了。还是想想青春、奋斗、教育等等更有意义的事情吧。
再者,生活很忙,柴米油盐的琐事很多,社会上的纷杂耗费着心力,好不容易空下来,还有大把的娱乐方式等着一一体验。上班电脑,下班手机,眼睛不空着,脑子也就不闲着。想啥死亡,没空。
我想没有遇到难事或者健康危机的人,一般都没有认真思考过死亡。然而这个问题又实实在在摆在那,没有一个人能回避,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一代袅雄,都在或早或晚的时候走到它的面前,被它带走,从此灰飞烟灭。
直至今天,我依旧觉得死亡很可怕。最可怕的地方是它带给人的虚无感。无论活着的时候,奋斗得多么轰轰烈烈,终因死亡而消散一切,历史的长河再也没有你的存在,后面历史长廊里的一切风云变幻,都和你无关,你看不到,感受不到,什么都不知道。哪怕是我们生前为之奋斗着的爱着的子孙,他们的成功抑或苦难,我们都无法感受,也永远地无关。
永远这个词,经常被用在爱情上面,我不置可否。但最合适它的地方,莫过于死亡带给世界的影响。我想有些人是相信轮回的,我有些羡慕他们的相信,不论真假,至少给了他们死亡的意义。
可惜,我是不相信的,所以我找不到死亡的意义。
既然如此,那还去考虑它干啥?反正想不想,它都会发生,想不想,它都一样的让人虚无。想多了,不是自讨苦吃么。
其实想不想这个问题,不是我们可以主观控制的。就好似一些人天生敏感,他们会自发的担心一些问题,即便后天训练,他还是敏感类型的人。
如果对于死亡,我们能做到如天生的愚者,不担心不害怕不思索,那很好,岁月静好享受人生阶段吧。如若不然,我们就得训练自己去做智者。
其实不止死亡,人生有很多问题,亦如此。要么是做领悟透彻的智者,要么是一无所知不所畏惧的愚者,如此,才能坦然,心安。
可惜,当愚者是要天生运气的,我们大部分比愚者多了份敏感,再也没有这个纯净无惧的心性了。如此,不得已,我们只能去训练自己往大智如愚的方向发展。
所以,我们要去思索。关于死亡,也要思索。
死亡的意义,对于社会整体,我们很好理解,是一切资源的释放,是一种优胜劣汰。
那么对于个体,很难找到可以说服自己的理由,对,我们往往是被迫接受而已,我们有谁是去主动拥抱的。
很多哲学家,信仰者都给了死亡不那么可怕的定义,比如轮回、解脱,或者天堂的概念,但这些都是我们迫不得已给与自己的信念而已,如果有得选择,我们大都还是选择这个活生生的尘世,虽然有病痛贫穷,但鲜活。人活着,就是要鲜活地感受这个世界。
作为凡人,今日,对于死亡,我依旧心存畏惧。但明确地一点是,我们要去学习死亡。这就好比现在的学生们,学习有好又坏,聪明地努力的可能就是那个成绩好的,而不论成绩好坏,我们都还是要参与,一次次的参与,我们才终将习惯考试这个残酷的竞争机制。
同理,我们要去学习死亡。这个学习,不一定是要了解多少知识,而是我们要去一次次地触摸这个概念,哪怕是畏惧地触碰,次数多了,也会变得不那么可怕。
逃避是简单的,我们可以很忙,忙着升职加薪、柴米油盐,或者娱乐消遣,然而无暇思考,并不能解决我们内心深处的恐惧。
就此,和学习如何养生一样,我们也要学习,面对死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