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者和自己的内心分离,她是通过逆向的方式来形成自我。控制者的自我深深的根植于和他人的关系里,人格没有独立性。因此,在关系里,常常感觉到不安和恐惧。
这种恐惧除了前面提到的失去自我的恐惧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恐惧是“分离恐惧”。控制者对和被控制者的分离是非常敏感的。
比如,在婆媳关系里,婆婆常常无法容忍儿子爱上另外一个女人,因为这唤醒了她被抛弃的感觉。或者,那些需要陪读的妈妈们,也是无法和孩子分离的。还有在伴侣关系里,一方总是需要紧紧的抓住另一方,这常常成为爆发夫妻战争的导火索。
对于控制者来说,关系是危险的,必须牢牢的控制住。
就像我同学的母亲,她把家庭的经济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因为她觉得,这是一件武器,可以控制别人的武器。
分离的恐惧,常常和早年分离创伤有关。在心理学家鲍尔比的依恋理论研究里提到,不正常的分离会给孩子带来终生的影响,内心无法形成安全岛。
控制者在婴幼儿和孩童时代,基本都经历了发展性的创伤。要么被长期的忽视,要么被入侵,甚至是被虐待,或者常常面临无法预期的分离,这导致控制者无法建立内心世界的“安全岛”,这是控制者在关系里感觉到不安全和自我脆弱的深层原因。
这些创伤性的经历,不仅使得控制者无法拥有安全感,也破坏了信任的能力,因此,在关系里常常无法信任他人,总是多疑或是任意揣测他人。
而控制者的这些创伤性经历,如果没有得到修复,就会在伴侣关系里强迫性重复,想要在爱里获得安全感,又不信任伴侣。或者在亲子关系里,这样的创伤会代际传递,控制型的父母,常常会以早年自己被对待的方式,去对待自己的孩子,因为她没有学会别的方式。
因此,控制者的内心世界其实是千疮百孔的,常常需要通过控制来获得爱、安全感和认同,但这是一种精神的幻觉,或者说幻想,如果把幻想当成现实,控制手段就会因此不断循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