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作者: 路福 | 来源:发表于2018-12-26 06:23 被阅读76次

01

我们都知道《夸父追日》的故事。尽管夸父追逐太阳以悲剧而告终,但夸父无疑是真正的英雄。他本就知道追上太阳的难度很大,但是他毫无胆怯,坚持到底。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许多人认为这很傻。甚至这个故事还有另外一个寓意,就是”不自量力“。

但夸父这样做了。

夸父为什么这么做呢?是因为心中有崇高的理想,那便是以自己的行动为他人带来永久的光明。

02

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说: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

他的意思是说: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如果兴师伐魏,敌我力量悬殊,敌强我弱,难以取得胜利。

可如果不兴师伐魏,蜀国走向衰败的局势不能扭转,最后也必定会灭亡。

可见,曹魏难灭,汉室难兴,诸葛亮对当下的形势早已了然于心。但是,诸葛亮因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仍然坚持出兵伐魏。

他先后六出祁山,历尽千难万险,与强大的魏国作殊死搏斗。最终,诸葛亮不但没能扭转时局,自己却病死在五丈原。

诸葛亮虽然没有成功,但他以自己的生命,履行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生诺言。

后人之所以把他抬高到神一样的地位,正是因为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伟大精神和崇高信念。

03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孔子第二次周游列国,没有人能采用他的主张,便在68岁时结束了他14年的游说生涯,率弟子回鲁国。

子路打前站,先到石门住了一晚。守城门的人也应该是个隐士,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家来。”守城门的隐士说:“是那个明知做不成却偏要坚持去做的人吗?”

“知其不可而为之者”,后来成为对孔子的经典评价。

鲁哀公十四年六月初五,齐国陈桓在舒州杀了齐国国君。孔子特地斋戒了三天,请求鲁哀公讨伐齐国,因为他认为身为大夫有责任讨伐弑君之贼。

鲁哀公不管,让他去请三桓,而这三人也不肯出兵。

这样的结果,孔子其实早有预料,但他还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他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完美体现。

但也正是他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著,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这种契而不舍的最后结果,换取了儒学几千年的正统地位。

04

夸父这么做了,诸葛亮这么做了,孔子也这么做了。为什么?他们都有一个信念,一种梦想。

也好像我们老师管教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尽管知道言语苍白无力,但还是苦口婆心地劝导。因为知道肩上的责任,胸中的理想。

许多时候的“不可为”,不是不能去做的意思,而是说在一般情况下,怎么做都不可能成功。

就像上面说的学生,实际上是家长十几年溺爱出的”熊孩子“,老师即便去做,也是“费力不讨好”。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事实上只是一种幻想。

有一些事情,它事关做人的道德底线,事关社会的公平公正,事关国家民族的总体利益,如果不去做,做人就不得安心,社会就会失去秩序,国家和民族就会带来巨大损失。

这时怎么办?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是做人的良知,是社会责任的担当,是历史使命的背负。

能这样做的人,绝对是伟大的人,是先知先觉的哲人,是万世敬仰的圣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gtm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