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了解到许多美国、澳洲家庭更加倾向于HOME-SCHOOLING,一开始我对这种方式是不以为意的,因为国外的生活和文化体系对我来说都太过陌生和遥远,直到前段时间我看到一个视频。
一对80后中国父母,带着他们五岁的孩子在这个世界上到处“撒野”,不管天气多么恶劣、路途多么遥远,他们都义无反顾的走上旅途,于是他们的五岁孩子成了中国最年轻的北极拜访者,热带雨林里的好奇小子,西班牙热情的小舞者…
这对父母认为孩子童年最重要的是玩儿,而绝不是当代中国社会体制下的学前班、兴趣班等等,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显得那么重要。也许有人说他们家肯定很有钱,这样满世界乱跑,然而事实是他们只不过是拿出了别的同龄人用来买房的钱来进行这个在国人眼里看来略显疯狂的计划。
当然,肯定会有人跳出来说,这样教育出来的缺乏知识的小孩该如何适应未来的社会呢?然而他们五岁的孩子自己给出了答案,与其他五岁小孩儿比起来,他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创造力以及想象力显得尤为突出,可以说是天性使然。并且他已经掌握了中文、英语、西班牙语、俄语等多门语言,这一切都是在他与别国小朋友一起玩耍时所产生的自然结果…
这个不平凡的中国家庭一下子戳中了我,由此我也进行了一些思考:教育真的必须在学校进行吗?
爱因斯坦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
如何教育下一代,是时下备受关注的话题。不管是教育学家、父母、艺术家、甚至是商业巨头、政坛领袖们都在时刻关注着教育。
而作为受教育者,此时此刻不只是我,而是所有人都想要问上一句:学习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怎样学习?以及如何高效的去学习?
早些时候我曾在社交媒体上提出过一些看似抱怨的话语:
为什么我一定要待在学校?学校究竟在教育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而著名的Ken Robinson的TED演讲《学校扼杀了创造力》则引发了更为广泛的一系列关注和思考: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不停的去思考人生不同的可能性,而教育的作用正是去唤醒并开发人们的创造力,但是相反,我们的教育文化是标准定型的。
我认为所有的孩子都是天才,而我们无情的扼杀了他们的才能,所以我想谈谈教育和创造力。我认为创造力和文化知识在教育中占同样比重。
美国的教育学家John Taylor Gatto在学校这一层次上则告诉了我们一个惊人的事实:
我们现在的强制性教育体制实际上是在1850年左右在美国马赛诸塞州被发明的,学校的目的是通过运用公式化来推动生产,从而能够预测和控制行为公式化的人类。
这一结论不仅仅导致了教育学家在质疑传统学校,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父母也开始质疑,并开始了一项新的教育方式:HomeSchooling
我记得我一开始十分排斥这项教育方式,我想到了年纪就去学校上学,学习语文、数学等等知识,这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就好像这是我的生命中必须去经历的一个过程。
然而HomeSchooling有着他们的观点,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受教育者得到知识,而其途径不是唯一的,他们更倾向于非学校式教育,藉由孩子的好奇心去引导和帮助孩子自己去学习,而不是去教他,用一种强制性灌输的方式。
他们认为90%的人在经历学校这个系统之后,变成了不那么具备自由思想的人,不会去想要去挑战什么,也没有学到解决问题的实用方法,最后被输送到社会不同的职业岗位上,然后自己默认接受那个看起来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基本上看起来这个社会不需要思考者,而是需要干活儿的,这就是如今社会体系的基本需求。
而现在的问题是,随着当代科技的迅速发展,这个旧的体系显然已经有点吃力了,工作在消失,很多的职业都在慢慢被工业自动化所取代,AI人工智能已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当孩子长大之后,也许这个社会百分之六七十的工作都会消失,所以还有什么理由让孩子去强制性接受系统化教育以适应那个二十多年后马上就要消失的旧社会体系?也许我们可以换一个不一样的“学校”,通过网络在家上学成为一个自由思想者,去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
我想我毫无办法去反驳,一个具有强思考力的人不可能被机器化社会所替代。而我的排斥和慌张也许是源于我就是生活在这个体系当中,我是这个体系里的被控制者,我没有办法去想象如果脱离学校的教育方式我会是什么样子、又该怎样去生活。
孩子喜欢探索和创造,不会去深究对还是错,如果说因为被告知做错了,她的探索欲也就被“关闭”,她们会尽量避免“犯错”,与此同时创造力开始消失。而一个人如果对这个世界不好奇了,失去了探索的欲望,她也就不知道这辈子到底应该干嘛,也不会知道自己真的擅长什么。
学校究竟是不是一个可以激发求知欲的地方?还是它扼杀了创造力?
我没有办法得出结论,而这个问题也真的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讨。
对于教育的目的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理解,如何具有更完善的人格和自由的人生。当然没有事情会是绝对的,比如说HomeSchooling并不代表对其他教育方式彻底的拒绝,我想对待教育的正确心态应该是反思且包容吧。
对现在的中国来说,也许HomeSchooling偏理想化,但是存在皆有理由,无论如何都希望会是一个好的结果。
即使做不了某些反体制的决定,也不妨多去听听不同的声音,孩子发掘和被发掘想象力和创造力,那大人就扩展和被扩展包容力和接受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