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后,不少妈妈们顿时感觉解放了。今天看到一个视频,儿子幼儿园开学后, 妈妈终于可以在家过上想吃啥就吃啥,想看啥就看啥的日子了。
这估计是大多数低龄孩子的家长,最快乐的一段时间了吧。
低龄宝宝因为年龄偏小,对父母的依赖程度明显高于大孩子。他们更需要父母的随时陪伴,特别是一些高需求的孩子。
孩子的高需求,在他还是个宝宝的时候,家长还是会无条件的满足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如果家长同样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孩子的依赖程度会降低,因为从小受到爱护的孩子,他们有很高的安全感,也会慢慢独立起来。
反而是那些很少受到父母关爱的孩子,他们索取爱的表现会越来越突出。因为大孩子能够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了,而低龄孩子只有哭。这种索而不得的爱,变得更加迫切。
人都是这样,越是缺什么,就越想获得什么。
01
不要让过分的爱,成为孩子的绊脚石
跆拳道班,有个孩子,10岁了,因为学得比较晚,现阶段是和一些比他小的孩子在一个班,而且他的段位是最低的。
孩子比较自卑,在课堂上会经常求助自己的妈妈,向妈妈展示自己新学的知识,让妈妈多看自己。
妈妈则会一遍又一遍的说,听老师的,看老师的,别说话了。
到了这个年纪,妈妈难免会对孩子失去耐心。这时的孩子,思想上、行为上应该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行动能力。
父母在生活和学习上,更多的是提供协助,而不是无时无刻的关爱了。
毕竟环境也不太允许了。孩子已经小学4年级了,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大环境都会要求他们独立完成一些事情了。
过分的依赖和亲昵,难免会限制孩子的自我成长。
之前看到过的一个明星,因为太爱自己的孩子,孩子十几岁了,还是和孩子同床,一点也不避讳和孩子的性别区分。
这样在温室中长大的花朵,让他们如何学会独立,如何找到自我,如何在社会上立足。
02
小小的肩膀,过早承担了生活之重
今天在小区碰到一个孩子,也是十来岁,还在上小学,但是离家特别远,在20公里外的另一个区,上学、放学都是孩子自己坐公交。
听完以后,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心疼。
不说来回3个小时的车程,路上的艰辛,对于一个每天上班的大人来说,都是一种煎熬,更何况对一个十来岁的孩子。
可是,他却说,一年级就这样了,也习惯了。
小小的身体,拎着自己的饭盒,背着大大的书包,承担了太多生活的艰辛。
不得不说,这个孩子从上一年级开始,家长就用客观环境,让孩子不得不独立起来。
另外一个极端的案例,是一个年轻的奶爸,平时负责自己2岁不到的孩子的生活起居,每天都会带孩子去超市购买生活所需。
因为爸爸太年轻,能看得出来他没有太多的经验,经常拎着孩子的小手,在路上拖行。因为孩子步伐就是会很小,他就很没有耐心,拖着孩子往前走。
更有甚者,一次从超市出来,他会让这个孩子双手抱着一个超大的酱油瓶。
因为孩子太小了,抱着那个油瓶,都会左右晃悠的。
每个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对应的身体和心理状态,两个月会抬头、四个月会翻身、 六个月可以坐、 七个月会打滚、八个月会爬。
这都是自然的身体状态,而在对应的阶段做对应的事,才能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然而有的家长则是太过自我,不按照孩子的自然规律去抚养,过早加入自己的看法和思想,让孩子承担起超过他们能力范围的压力。
03
万事皆有度,找到自己的度很重要
美酒好喝,贪杯酗酒会伤身;美食好吃,贪嘴过食会害人;休闲娱乐好玩,痴迷无度会误人;锻炼身体有益健康,过量则至伤。
育儿亦是如此。
初次接触这么个小人儿,很多父母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甚至好多父母都不敢抱起这个小生命,是对生命的敬畏,亦是对生命的陌生。
正是陌生,才给了我们学习的空间。
在与孩子的不断磨合中,我们也越来越了解孩子的习性和特点。随着它的性子, 给予科学的干预和关爱。
抛掉旧的思想和不合理观念,其实也是一次自我整理的过程。
你会发现,自己好多之前接触过但忘记的了事情,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统统记起来了,感谢这个小孩让你有了一次重新体验人生的机会。
很多家长,将育儿工作全部交给他人,完全由他人代劳,自己不去参与,也懒得参与,错过了孩子太多的第一次,也恰恰错过了自我重新成长的一次机会。
不知不觉中,这个小孩就长大了,等你想要和他交流时,也许他就已经不再需要你了。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一样,他心中的度也不一样,人生如尺,在这段刻度上,你将如何谱写,全由自己,他人亦是看客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