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49813/96104c13b0034742.jpg)
打开微博,这几天热搜出现最多的就是“爽妹子”郑爽了。细想,能够频繁出现在热搜,也实非易事。
逛会街,抽支烟,稀里糊涂就上了热搜。甭管人家是否乐意上热搜,反正就是上了。甭管人家是否招媒体待见,反正热搜总有人家的身影。
比起费劲心思,哪怕用自黑的方式火起来的人,人家爽妹子可谓是不费吹灰之力。
话说回来,其实我挺不理解妹子抽根烟也能遭到万夫指责这件事儿。
吸烟的现象在我们生活中并不少见,本就是一件平常而中性的事情。这无关一个人道德素质的好坏。难道吸烟就是恶劣的人,不吸烟就是高尚的人?
别人吸烟只是吸烟,郑爽吸烟倒是成了影响恶劣的事件,excuse me?
与“爽妹子吸烟”这件事相比较,我更关心的是——我们是否过于关心别人的屁事,而忽略了自我。生活中我们需要适度的自扫门前雪。网络仅仅是网络。
有一个网络词汇叫“吃瓜群众”。很多新闻下面的评论里常会出现一条——“广大吃瓜群众如何如何。”甚至一些新闻的标题都会出现“某某明星妻子出轨,广大吃瓜群众心疼某某明星。”
看到这种标题不免让人担忧。它在无形之中已经把我们拉离了现实生活,而沉浸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仿佛网络才是真正存在的世界,而现实生活反而成了附属品。为了别人的事情,吃瓜群众操碎了心。我请问,别人的家的媳妇出轨关你什么事情?用的着你去心疼?你心疼了,他们的媳妇就不出轨了?
有一句话叫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什么意思?说白了就是人家即便惨的要死要死,也要比吃瓜群众好很多嘞。百万跑车,多套房产,投资什么的就不细算了,随便拿出来哪一个,不比我们这些吃瓜群众要强上百倍。
与其在这关心别人的屁事,不如多拿出时间关心自我。别人的,那只叫故事,自己的,才是生活。
与其在网络上“关爱”他人,不妨坐下来认真思考,谁更穷,谁更可怜,谁更需要改变。一个不懂得如何爱自己的人,又怎配心疼他人。
问题到底是爽妹子吸烟不对,还是女生吸烟不对?
从我记事情以来,我的爷爷奶奶常常坐在院子里的大树下,夹着烟,笑眯眯的看我们在院中玩耍。他很都很慈祥。对于他人吸烟这种事情在我看来并不觉得新奇。虽然我本人不吸烟,但我从不对他人吸烟而觉得不可思议。这没什么,就像有人喜欢吃蔬菜,有人喜欢吃肉食。
吸烟从身体健康角度来讲,那肯定是不吸的为好。从社会现象这个角度看,吸烟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即便我们知道吸烟是不好的事情,却从来没有哪一个人去义正言辞的阻止他们吸烟。为什么?答案很简单,因为吸烟的现象很普遍呀,大家不足为奇。可是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男人当众吸烟不会为自身带来不好的影响,而女人当众吸烟,那这个女人一定不是一个正经的人。这是否一种对性别不公平的评判?虽然我们的社会一直在讲男女平等,可是从吸烟这件事情来讲,女人已经输在了性别上。同样是一件不提倡的事情,为什么男人就可以毫不避讳的在市井吸烟而女人就会被扣上不雅的帽子?这是一件我们值得思考的事情。
再好的妹子也抵不住放大镜下的观摩。网络也需要包容。与其审视,不如赞美。
说实话,最开始我并不了解这个爽妹子。禁不住热搜上频频出现关于她的新闻,于是我渐渐注意到这个叫做爽妹子的人。这个自带招黑体制的妹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人能如此的招黑,也真是极致了。我不由得思考,究竟是这个妹子特殊,还是恰巧生存一个缺乏包容性的网络世界?
整容,分手,前男友另有新欢,吸烟。
这些关键词放在一个普通人身上也是一件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同样的关键词放在一些艺人身上,那就成为了一些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网络攻击是最附有安全感的施暴方式。
这是网络世界所特有的一种攻击性。毕竟你我隔着十万八千里,无非是网络将你我连接,隔着电脑说一些恶意且无需负责的事情比你当面去揍他要容易的多。
网络攻击是施暴者最具有安全感的一种攻击方式,它具有隐蔽性,比较好实施,且攻击后能带给人同样的满足感。
从攻击者角度讲,我觉得很大原因在于心底缺乏包容性,缺乏存在感,需要从一个安全的隐蔽的虚拟网络寻求自我存在感。那么无疑,网络攻击是最好的选择。用放大镜去夸大他人的缺点,再用恶意的语言攻击来换取自我存在感。就这样生生不息的恶性循环。
佛家有言:相由心生。
心里想的是什么,眼睛呈现的就会是什么。
心里想着恶毒,那么眼睛所看见的世界当然不会美好。
用审视的目光多看待自己会给自己带来提升,用审视的目光的看待他人,带给自我的只是一种低趣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