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你害怕犯错吗?
你担心被领导批评吗?
你做事会畏畏缩缩吗?
你会想法一堆,却没行动吗?
与人交往时,你会担心自己做得不好吗?
你曾经有过因为某个过失,而被当众批评的经历吗?
小时候,爸妈会经常说你做不好吗?哪怕你已经尽力了,哪怕你不是故意的?

开篇就灵魂发问,抱歉哈!
上述七个问题,估计绝大数人都逃不过了。
害怕犯错——不管是职场精英、新手小白,还是家长、孩子,随着社会更新迭代加速,貌似越来越成为大家的通病。
我有一个好朋友A君,他兢兢业业在国企打拼了5年,从小职员做到了客户经理。
有一天,他和我分享了一个让他心灵震了几震的事件,前所未有的震动。
A君:“我最近压力特别大!你知道吗?有一天晚上下大雨,我竟然因为担心第二天一早会浸,所以一夜都睡不稳!”
我有些惊讶:“为什么?一场雨能搞垮你?!你想什么?”
A君:“怕迟到,不敢睡熟。”
我的天啊!A君在我印象里,一直是无所不能、刚强的形象,突然听见他说连迟到这样小小的“错误”,都不敢犯。我确实很惊讶。
我非常心疼他,当然也深知职场的不易。我说:“那你因为迟到被挨骂过了吗?”
A君叹了叹气,一脸忧伤:“倒没有,只是上个月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做事变得更加战战兢兢了。”
原来是他负责的一个项目除了点问题(不全是他的错),没及时处理好惊动到领导,领导在一次全体大会上点名批评A君,语气很重:“怎么连这点事儿都做不好,我怎么放心委托大任给你?”

A君说他当时真的好想找个地洞钻进去,虽然事后有找领导去沟通,但这个当众被批评的阴影再次出现,时不时出来攻击他了。
恐惧、委屈一直缠绕着他。做事也是战战兢兢,不敢主动出击,害怕做多错多,还不如少做不做。
我好奇地问:“为什么说是阴影再次出现?”
A君:“以前小时候,爸爸总是当着亲戚的面,夸奖别的孩子怎么怎么好;他说别人好就算了,关键是!还说自家孩子哪里哪里不好。”
原来,让A君想找地洞钻的感觉,从小就有,怪不得他说是阴影。

A君的境遇,估计是大部分职场人士再真实不过的写照了。
他们压力非常大,不仅来源于业绩,影响最大的,可能就是时时刻刻不能犯错的戒备心。
于是,越不敢犯错,就越做不好。这是真理!
我也有些担心A君的状态一蹶不振:“那你打算以后工作怎么办?”
A君从过去的忧伤和愤怒中回过神来,眼睛慢慢有点亮了。
“事情有转机的!昨天领导在会上,说了一番话,我感觉自己活了过来。”
“也不知领导是不是遇上什么特别事了,他竟然语重心长地和我们说,犯错是可以的!”
A君说他当时茅塞顿开,内心前所未有的震动,感觉要升仙了。
以前感觉身体里面所有的零件,齿轮与齿轮之间,之间是没有对上位的,一直卡住卡住,走不顺也走不快。
听到领导的这6个字,一刹那,感觉到这些齿轮突然就对上了,然后就开始慢慢地走,后面就越走越顺、越走越快。
当天下午,他就突破了害怕做错、害怕被拒绝的心理障碍,打了好几个陌拜电话给大客户。
他说打完那一刻,心里痛快朵颐,还主动跟同事分享他的小突破。
A君脸上坚定自信的笑容,终于绽开了:“被允许犯错后,我会更加主动,会去承担更多责任。因为我知道,错了不会被无情责备,而是帮助和支持!”

我顺势继续提问:“那如果回到过去,你爸爸不会在人前批评你,而是看到你做得好的一面,你内心的阴影可能就不会跟随你一辈子了,是吗?”
A君:“那肯定,我应该会有更多的可能性。”
他说,能理解当时爸爸的恨铁不成钢,也能理解领导迫于业绩压力而苛责员工。
但是,这样只会让他沉浸在害怕犯错的恐惧中,而不是想着怎样做得更好。从小到大,都不会。
相反,当被容许犯错的时候,他内心的齿轮才算真正地对上,才能顺利地快速运作起来。
因为容许犯错,他才会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因为容许犯错,错了没人批评没人诋毁,而是鼓励去解决问题的方法,他才有动力去把事情做得更好。
A君最后说了一句话,“容许犯错,让人感觉真的太好了”

如果你的孩子不能坚持自我,其实是因为他们小时候你总是在公共场合教育批评他们。
他们不敢坚持自己的观点,因为害怕被否定,害怕在众人面前出错,只好人云亦云。
不记得是哪本书上看到的,一个大型航空公司的一次重大改革,就是允许员工犯错!
多次事故经验告诉他们,一开始可能只是一些小失误,完全可以提早发现汇报。
但是,由于员工害怕犯错说出来被批评,甚至怕丢了工作,于是都隐瞒不报,酿成大事故。
后来,开放允许犯错,错了不会有任何人指责之后,事故率立马大大降低。
其实,我一直很不解,那么多有毒的信条,例如上述案例中体现出来的两个信条:
“人前教子,人后教妻”
“让孩子有羞耻感,做事才更谨慎”
接下来,我会深挖中国自古至今,不容许犯错的社会文化根源究竟是什么。
而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选择哪一种教育方式,其实并不是父母自己的选择,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
要识别出那些一成不变、代代相传的教养方式,放在现代社会环境里,已经格格不入,害人不浅。
更要分辨出当今社会环境下,如何不被焦虑迷惑,保持正道的教养理念。
我认为,是85、90后这一代父母的重任。
最后,给大家看一下我在《他乡的童年》里截取的视频:作为创业之邦的以色列,如何对待犯错?
(视频我单独发给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