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东山史话】
冬古渔业发展概况

冬古渔业发展概况

作者: 林火坤 | 来源:发表于2021-12-23 10:27 被阅读0次

        冬古位于东山岛东南部,面临大海,背倚苏峰,拥有海岸线9.2公里,南至澳角湾14.3公里,北距南门湾13.6公里,自古以来就是东山岛重要的渔业村。解放后,勤劳的冬古人民,依托优越的海洋资源,加快技术换代,持续耕海牧渔,推动形成了海洋捕捞为主,养殖、加工、休闲渔业为辅的渔业产业格局。

        一、渔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古代。东山渔业生产历史悠久,大帽山贝丘遗址出土的鱼骨贝壳,证明在新石器时代(4000多年前),东山就有人捕鱼拾贝;《福建渔业史》(民国本)记载,元末东山岛有许多民众以捕鱼为生。据《东山村落要览》记载,清顺治年间(约1645年),过冬村先祖就由梧龙到此地捕鱼,因有一年渔获颇丰,遂于此地定居,由此可见过冬建村之初就以渔业为主;古雷庄是由漳浦古雷人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到此捕鱼而后建村的,彼时渔业作业方式仍比较落后,渔业捕捞很大程度决定于海湾的自然条件,于是出现了择地而渔的现象,可见冬古在清朝时期已是一处重要渔场。

        (二)近现代。据《东山县志》(民国稿本)记载,民国期间“渔业界约占百分之二十,分布于城区与东南乡及古雷临海处”,此处的“东南乡”指冬古、澳角等处。然民国至解放前,社会动荡,加之资本主义势力侵入,渔老板盘剥甚重,特别是日军侵犯东山对渔业生产造成严重破坏,致使渔业生产甚难恢复。据《福建省东山县渔业概况》(1965年)记载:解放前夕全县只剩下大小渔船549只,1949年总产量仅有13万担,渔民生活极端痛苦,民谣唱道:渔民真正苦,吃是番薯箍,配是臭鳁土,穿是龙虎布,睏是珍珠舖。在大环境下,冬古也未能幸免。

        (三)当代。解放后,冬古村始终坚持以渔业兴村,及时响应发展政策,紧跟时代步伐,应用推广新技术,历经了渔业互助、合作社、人民公社、个体组织等阶段,渔业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至今全村拥有远洋渔船14艘,60马力以上渔船200多艘(其中钢制渔船65艘),60马力以下渔船50艘。

        二、作业方式及变迁

        虽然冬古渔业生产自古有之,然在古代,由于作业方式落后,生产力较低,“捕鱼之器,不知改良,精盐制造,又无新法,以致利权外溢,生计日蹙”[1]。冬古人民不断克服困难,持续创新创造,有效提升了渔业生产能力。可以说冬古的渔业史就是一部海洋捕捞作业方式的演变史、生产工具的改良史。

        (一)搬山网。搬山网是冬古村最早的作业方式,据说过冬村先祖到此捕鱼就采用搬山网的方式。渔民改闸箔小网为搬山网是渔业史上最大的变革,首次出现了“产量不断增加,渔获除吃以外还有剩余,于是出现了腌存鱼虾的简单水产加工”[2]。搬山网的渔场要求地形平坦、水深8~20米的近岸,渔期为农历4~8月。主要作业流程是渔船带着渔网开到海上撒网,而渔网的另外两端的网绳留在沙滩上,待渔网撒开后,沙滩上的人员就分两组各执一网绳,将渔网慢慢收拢并拉上岸。后因冬古避风港、码头建成,水位上涨,沙滩不复平坦,故而不再使用搬山网。

        (二)竹桁。竹桁作业属定置网作业,是冬古最主要的作业方式。该方式是通过木桩、锚钉等方式将渔网固定在鱼类洄游的通道上,依靠涨潮的冲激迫使鱼类进网,主要作业时间为农历8月份至次年清明前后。竹桁作业至今已有300~400年历史,据《东山县志》(1994年稿本)记载,明万历年间(1572~1620年),东山已有竹桁作业;据《漳州渔业志》记载,雍正年间(1723~1735年),漳浦白沙渔民从外地引进竹桁作业,在铜山虎屿头海区开辟桁地捕鱼;据冬古渔民介绍,该作业方式是晋江人前来冬古传授的,至今无可考。全村70%以上均为竹桁作业,为全县最多,这与冬古人知足常乐的天性有关。冬古将竹桁作业称之为“状元海”,认为“状元海,任讨不败”,说的是竹桁作业生产安全、收入稳定。竹桁作业均在离岸6-7海里的海域作业,当天去当天回,风险不大,且渔船油耗少、成本低,缺点是“守株待兔”,消极等待鱼类入网。解放以来,冬古村多次派员前往泉州、舟山一带学习考察,及时总结经验做法,不断提升竹桁作业技术水平,随着捕捞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渔具的改造升级,竹桁作业也从原来固定的“死桁”到可以根据潮流调整的“活桁”,从原来的“打桩”到现在的“弹子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产量也得以不断增长。

        (三)敲䑩。据《东山县志》(1994年稿本)记载,该作业方法于1954年从广东传入东山,据冬古渔民介绍,该作业方式主要集中在1953年至1960年。主要鱼类为石首科鱼(石首科鱼耳石较大,呈块状,因此而名),如黄瓜、胖头等,主要作业原理为,通过打断击打船上的实木弦发出沉闷的声响,与鱼身上的耳石形成共振,惊吓驱逐鱼群,大部分鱼被振动而死,浮到水面,网而捕之,每一次网都有几十担,产量颇丰,但因幼鱼也被振动而死,有杀鸡取卵之嫌,故而被禁止作业,黄瓜鱼就是在该作业方式下濒临灭绝。

        (四)放绫。即流刺作业。渔网呈长带形,依靠浮子、沉子装置,作业时把渔网漂流或固定立于水中,以拦截鱼群的通路,使鱼挂于网中而捕之。参考《福建省东山县渔业概况》(1965年),放绫作业按照捕捞对象分,有(虫戈)绫[3]、巴浪绫、马鲛绫等,按渔场分,有沿仔绫[4],按渔网网线大小分,有大绫、幼绫。该作业方式比较简单,内海、外海均可使用,缺点是渔网经常破损,修补比较麻烦,加之近海资源有限,有些放绫作业渐渐向外海拓展。

        (五)拖网。顾名思义,即通过渔船拖拽,使得渔网在水中移动,海水滤过,鱼类无法通过也无法刺缠于网目,只能残留于网内,故而捕之。严格意义上来讲,搬山网属于拖网作业,此处言及的拖网,指的是50~60海里之外的拖网作业,为东山县目前使用最多的作业方式。目前冬古的拖网船为40艘,占所有渔船的20%。

        三、组织方式变革

        (一)私有制。由于渔业生产属于集体性活动,在明清时期,或是以宗族为主、或是以少数富裕渔户为主购置渔具,占有海域滩涂,雇工生产。到民国期间,出现渔民自愿结合的组织方式,渔民共同购置生产资料,合伙生产,扣除生产费用外,其余的按照分工分配,一般船主2份、舵手1.5份,其余的每人各1份。

        (二)互助合作。解放后,全县开展渔业生产关系民主改革,冬古村顺应时代潮流,于1951年建立了渔民协会、水产品收购站,革除了渔业主等的剥削行为,随后深入开展渔业互助合作,主要历经了四个阶段。

        1.渔业生产互助组。1953年,冬古村组建了4个渔业生产互助组(泰发、合昌、江利、江发),渔具入股评份、劳力评份,生产互助,收益按股份分配。

        2.初级渔业生产合作社。1954年,冬古村成立了东兴初级社,实行船网工具折价入股评份,统一安排生产、销售和分配,总收入扣除成本费用、提留公积金和技术奖励金后,按照劳工占60~70%、工具占30~40%的方式为社员分红。

        3.高级渔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冬古村的东兴初级社转为高级社,更名为东海社。高级社即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原有的生产资料都折价归公社,折价款由公社按年付息还清,社员交股份金100~160元。在分配上,实行按劳动力基本分分配,因未能彻底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影响了生产,1957年,队生产队实行定劳力、定工具、定产量、定成本、定公分、超产奖励、减产赔偿等,评工记分并按工分分配。

        4.人民公社。1958年,全县人民公社化,冬古东海社成为了西埔公社的渔农兼业生产大队,对资金、物资、劳力随意平调,社员出工不出力,严重违背按劳分配原则,1962年全县对“共产风”进行纠正,并落实生产队制度,冬古村为以渔为主、渔农结合的生产大队。生产队沿用“五定”(定劳力、定工具、定产量、定成本、定公分)和超产奖励、减产赔偿,撤销公共食堂和生活包办,同时放宽水产品收购政策,允许渔民有“自留鱼”,“自留鱼”的2/3由大队上市销售,归集体收入,1/3归渔民个人收入。

        (三)个体户。1984年,全县撤销人民公社,恢复乡镇建制,于是渔区逐步出现以股份合作制的集体经济为主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1984年底,部分滩涂划为“自留滩”,并允许个人进行海洋捕捞,渔民林国章等率先办起个体捕捞业、网箱养鱼业、水产品加工业。1988年,全村有机动渔船84艘(其中竹桁33艘、放绫50艘、拖网1艘)。

        四、渔船及生产设备

        (一)渔船。《漳州渔业志》提及,明万历《福州府志》载,明隆庆元年(1567年),铜山水寨造船厂是大陆东南著名的五大水寨造船厂之一,该厂以造军用船为主,也造民用渔船、运输船,可见当时东山造船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1.木帆船。20世纪60年代以前,大多为木帆船,5吨位以下居多。建国前全县有渔船785艘,计2518吨位,皆为木帆船。

        2.机帆船。20世纪50年代末,我县开始对木帆船进行机帆化改造,船舶推进动力由“以帆为主、以机为辅”逐步过渡到“以机为主、以帆为辅”。

        3.木质机动渔船。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县开始批量建造木质机动渔船,1995~2005年,全县建造的各类木质机动渔船800多艘。

        4.钢质机动渔船。从2005年开始,我县探索实施钢制渔船抵押贷款,渔村掀起了“木改钢”“小改大”的渔船更新改造热潮,冬古目前的钢质渔船大部分是那时建造的。

        (二)渔网、网绳。据《东山县志》(1994年稿本)记载,历史上,冬古等地都有网、绳作坊,妇女普遍在家搓绳线、织网。1957年前是黄麻、苎麻、芦苇、稻草,缺乏黄麻、苎麻时用棉线代之;1958年开始使用尼龙线和塑料丝制网编绳,据冬古老渔民介绍,以前绳缆原料匮乏时,一般都用竹篾和干草搓成网绳;1980年以后,各类渔网和绳缆皆由尼龙线和塑料丝制成。

        (三)渔机

        1.捕捞机械。1987年左右,冬古村开始使用起网机、起绫机。而在此之前主要使用轱辘、绞车等简单工具,用于起网。

        2.挂桨机。约于1983年使用,有腾尾机、下尾机等。

        3.电讯设施。1986年,东山设立渔业信息站,设中心台、配备对讲机、收录机等设备,主要是收集与传播风情、渔情、灾情,直接指挥县内渔船生产和组织抗灾救危等,据老渔民口述,当时冬古村林玉顺等2人有收音机,负责对接渔业信息站。至2005年,所有渔船陆续配套AIS防碰撞、北斗卫星等设备。

        (四)渔港。1981年,兴建冬古湾硅砂码头,堤长175米,供500吨轮船停靠装运硅砂,堤内海面遂成为避风港,可停泊小机帆船60艘。1998年兴建冬古渔港,为国家二级渔港。

        五、主要渔场

        (一)主要渔场。主要是闽南渔场和台湾浅滩渔船。因各种作业方式不同,作业渔场也有所不同,根据《东山县志》(1994年稿本),大体分为沿岸作业区(10~40米等深线水域)、近海作业区(40~100米等深线水域)和外海作业区(100以上至大陆坡边缘的深海)。冬古渔船大多处于沿海作业区和近海作业区。

        (二)开拓广东渔场。据老渔民口述,80年代初,冬古村林玉顺等人响应县里的号召,开着两艘帆船前往广东海陆丰开辟新渔场,主要从事竹桁、放绫作业,从农历9月份至次年农历4月份,为东山第一批开拓省外渔场的渔民。因渔获较多,第二年又带动冬古村一批渔船南下海陆丰,经过2、3年的发展,形成了较固定的作业区,随后带动大批冬古渔民前往捕捞。1997年,国家农业部门明文规定不得跨省界捕捞,才停止了该热潮。

        六、主要渔获

        (一)主要渔获。据《东山县志》(1994年稿本)记载,县域内渔业资源丰富,鱼类共有19目107科154属229种,常见的有巴浪、鲳、马鲛、江鱼母、真鲷、黑鲷、鲨鱼、带鱼、大黄鱼、二长棘鲷、石斑鱼、刺鲳、三角鱼等50多种。

        (二)特色渔获。冬古盛产带鱼、剑虾、虾姑、巴浪等四种鱼虾。因为这四种鱼虾多随季节不同作南北向移动,春季向北作生殖洄游,冬季向南作越冬洄游,且离岸较近,比较适合竹桁作业。现有渔谚“三月初,白带、巴浪满海挨”,形容春季多白带、巴浪。

        七、渔家风俗

        (一)妈祖信仰。逢年过节,特别是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诞辰纪念日时,都得祭拜妈祖,祈求海上作业安全。现村里有三座妈祖庙,分属冬古、新乡、岩雅三个自然村。部分渔民还在船上供奉妈祖神像,海上作业时每晚向神像烧香礼拜,祈求风顺得利、合船平安。

        (二)祭祀“万福公”风俗。渔民自古以来在海上行船作业,发现海上浮尸或捞到海底尸骨,都要膜拜,称之为“好兄弟”,并将其送上岸,招人认领,对无主尸骨则集中一个地方妥善掩埋,日积月累,此处坟墓就被称之为“万福公”,渔民自主在一旁建“万福公庙”,每逢年节,渔民都前往祭拜。

        (三)尾中元习俗。即农历七月二十九,是渔区夏汛结束的日子,各渔民备足丰盛的牲礼果品到海边祭拜“海神”,在感恩一年来大海恩赐的同时,也祈求来年一帆风顺、渔获满仓。

        (四)日常生活习俗。如旧时,妇女不得上船,即使上船也不得闯到船头,帆、索、桨、舵、桅杆等不许妇女或跨或坐;渔民家里正在办丧事者不能上船出海。出海前要祭祀海神,祈求平安和丰收。

        参考文献:

        1.《〈铜山志〉.注译》【林定泗】

        2.《东山县志》(民国稿本)

        3.《东山县志》(1994年稿本)

        4.《东山岛村落要览》

        5.《漳州渔业志》

        6.《福建省东山县渔业概况》(1965年)

        注释:

        [1]引用自《东山县志》(民国稿本)

        [2]引用自《福建省东山县渔业概况》(1965年)

        [3](虫戈)绫,即梭子蟹

        [4]沿仔,即海中的礁石或小岛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冬古渔业发展概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hrh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