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句话:“人只有在举目无亲的地方,才算真正的活着”,一时间颇有感触。
在很多人眼里,回家过年是自我疗愈的最好方式。可我不那么认为,毕竟不是所有的家都是幸福港湾,也不是所有的故乡都是温暖退路。所以,在这个人人期待团圆喜乐的日子里,我并不想回家,甚至可以说是恐惧回家。
我的原生家庭是不幸福的,从小到大,充斥着各种冷暴力和热暴力。满屋的酒气,肮脏的咒骂,碎裂的玻璃,窒息的空气……恍然想起就足够让人不寒而栗,更别说要去直面这一切了。
新旧观念的冲突无法调和,坚持自我害怕会伤到父母,一味地顺从又违背自己的内心。他们的爱里面夹杂着钝感的痛,讨厌他们的守旧、固执和封建,却又心疼他们劳累的模样。这种自相矛盾的感觉让人满身负累。
更别提那些八杆子打不着的所谓“亲人”,明明很久不联系根本没什么感情,但过年见了面却热情地吓人。总是打着“为你好”的旗号,肆无忌惮地侵犯着我们的私人边界。
“月薪多少?年终奖多少?”、“还没找到对象吗?女生年龄越大越不值钱!”、“怎么没和老公一起回家过年?是不是又吵架了?”、“怀了没有?你都快三十了还不着急吗?”、“谁谁谁和你一样大二胎都上学了…”、“谁谁谁在老家做什么一个月赚好几万!”
他们不会顾虑任何说话的艺术,够直白够粗暴,让人毫无招架之力,而且哪里痛戳哪里,这一点上他们倒挺聪明。
当然,打探隐私之余,还不忘附带夹枪带棒的爹味说教。反复提醒你要孝顺要懂事,反复提醒你要感恩不能忘本,反复提醒你不能自私要为整个家考虑。
动不动就拿不孝说事拿传宗接代说事,动不动就摆出传统道德的大山来压你,动不动就用他们少得可怜且早已过时的社会阅历和思想认知去否定你。根本不会去关注你的心情和想法。在那个如同深井般的小天地里,外在的体面永远比活得快乐更重要。
以至于每年回家我都感觉我是在“营业”,面对他们的唇枪舌战和话里有话,我点头、陪笑、附和或是逃避。
在传统思想和封建舆论的裹挟下,被迫扮演一个他们所期待的乖乖女形象,而不是鲜活的真实的自己,这种感觉让人好累,而又无法逃离。
毕竟在他们的观念里,过年不回家更是不孝是忘本是罪大恶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