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在网上看到了一个让我非常震惊的消息,同时也让我陷入了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度反思。随着今年两会的陆续闭幕,5月28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后的记者会上披露,“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现在又碰到疫情,疫情过后民生为要。怎么样保障那些困难群众和受疫情影响新的困难群众的基本民生,我们应该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我们采取的纾困政策有相当一部分就是用于保障基本民生的。”
当我第一次看到李克强总理关于“6亿人月入1000元”这个论述消息后,确实让我大吃一惊。我想,在当今中国的大城市或者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方,1000元或许只是几个人吃一顿晚餐的价格,或许只是一个富家女孩买一件漂亮衣服的价格,也或许只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孩子买一款游戏机的价格,但同样是1000元却可能是偏远农村地区一个人的全部月收入。我和大多数人一样,似乎第一次意识到,我们国家低收入人口所占的比重仍然很大,民生保障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其实,我也只是这个世界上一个最最普通的人,也只是在一个中等城市为生存而不断奔波的人,也只是面对社会经济发展剧烈变化而相对落伍的人。但我自从大学毕业后,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找到了一个比较传统的企业而谋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再加上自己的艰苦奋斗,我的月收入也在不断增加,从最初的1000元左右,历经工作岗位变换和工作业绩提升后,我的月收入已基本增长到了5000元左右。
我总在想,人就是一种非常矛盾的动物,也是一种严格恪守“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生存规则的动物。近些年来,我的收入虽然在不断的增长,生活的吃穿住行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在日常生活中,每当我看到别的同事又升官了、别的同学又出国了或者别的朋友又买豪华房子了,我的心情就比较郁闷,比较焦虑,当然也就感觉不到快乐了。我也知道,自己的焦虑和痛苦都是在和别人的盲目比较中产生的,但我无法控制自己,无法安慰自己,也无法解脱自己。著名经济学家林采宜就说过,人的焦虑和痛苦都是来源于盲目攀比和错误的价值观。当我听到“6亿人月入1000元”这个消息后,我的心态马上就平和了好多,毕竟我每月收入还好几千呢。虽然我的月入几千没法和这个城市的中产阶级相比,更不能和上层人士相比了,但当我和月收入平均1000元的6亿人相比,我还是比较幸运的。
你想,我们国家才13多亿人啊,也就是说差不多有一半人月收入是1000元左右,看来我的经济状况还属于中等情况呢。我有时候感觉自己确实也是非常矛盾的,如果我老和富人比财富,那我肯定是属于盲目攀比,同时感觉痛苦焦虑了,如果我经常和月收入1000元的阶层人员相比,那我肯定又属于不思进取的人了。那我该怎么办呢?我想,我还是应该知足而又知不足吧。知足的是我还年轻,我还有继续努力奋斗的空间和机会,我当前的月收入基本可以满足我的日常生活了。知道的不足是,我也将近不惑之年了,我的社会生存能力还比较差,我当前的生活状态距离我梦想的生活目标还比较远,我在转瞬即逝的生命历程中还没有完全领悟和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