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思想】
学会积极倾听。
【本章思路】
在孩子拥有问题时采用积极倾听。
了解积极倾听时的一些误区。
【正文摘要】
一、使用积极倾听的时机,在孩子拥有问题时。
当孩子的一个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孩子就拥有问题。
如:孩子想出去玩一会儿;他想看电视;他想吃西瓜......他有需求,就需要他自己解决。
1、父母平时的大包大揽会使亲子关系恶化。
解释,因为①,大包大揽等于不让孩子做这,不让孩子做那,在否定着孩子,孩子得到的感受是不被信任。(不然为什么父母不让他们去做呢?)
②,把本该属于孩子的东西(问题)夺走了,让孩子失去了体现价值的机会,孩子会很不爽。
③,父母的处理方式往往不和孩子意思,会加深矛盾,会不断损伤亲子关系。
积极倾听相关的对话模式例子,请参考第4章,多多琢磨,多多练习,这种“事不关己”的谈话方式。
2、孩子不愿意和你说话的原因,父母不积极倾听。
因为①,孩子有意无意的已经说过,由于父母不能积极倾听,没能及时反馈给孩子,让孩子失望,所以不再说了,说了没用啊。
②,父母听到了,却用了障碍性反馈方式,比如说教、警告、讽刺、转移话题等,让孩子感受到了不被重视,所以也就不说了。
二、父母如何使积极倾听起作用
1、积极倾听,倾听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情绪宣泄。(见64、69页案例)
很多时候,孩子自己的事情已经有办法处理了,但他的情绪没办法处理,他需要一位听众。
情绪问题也是困扰我们大人的主要问题,对于孩子来说更是。所以孩子需要宣泄,这会让他舒服一些。
我们大人平时的闲聊嚼舌根,实质上也是排泄情绪的一种方式。聊天,是宣泄情绪的最好方式。
2、积极倾听,让孩子讲下去,不要轻易出主意,相信他们自己会找到处理问题的办法。
不要轻易出主意,让孩子自己想办法,是最好的帮助孩子成长的方法,他会经验丰富。
信任,是一种有力的激励,你信任孩子,孩子一定会想办法不辜负你,这是人性。
3、倾听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开始。
孩子往往会在讲述的过程中,或者讲完之后想到办法。
有时积极倾听能做的,仅仅是帮助一个孩子知道自己无法改变的情况,把这种无奈的情绪释放出去。
父母接纳了孩子的情绪,使得孩子获得被理解。
讲述的过程就是对问题再次加工整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头绪往往会自己冒出来。
有些事情无法改变,却又不认输,讲出来后就把这股倔强释放,自己也会变得坦然放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