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到云南大理的拉市海,地导扎西给我们介绍了行程,在一番说辞后,建议我们加100元,260元畅游拉市海。我们一片沉默,扎西不断游说,尤其是最后一句,你们难得来一次,游就游一下嘛,100元也是给马夫的辛苦钱,并且拍着胸脯说,如果游回来,你们觉得不值,我马上给你们退钱。

游客们和扎西相对一时,气氛有些尴尬,其实我很想去看看传说中的茶马古道,但是此时此刻,觉得不太好表态。因为,这个团队有老人 ,小孩,还有生病的孩子,以及我们还不了解情况。
短暂的几分钟,终于在大家庭领头人的表态下熬过去了:来都来了,一辈子就这么一回,去见识见识吧。其余各个家庭,立马附和他,除了几个年纪大的,和小孩没有去。大家迅速达成一致,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奔赴骑马场。

我一路忐忑不已,云南的马据说很小,我这个身板马扛的起来吗?在我的期待和纠结中,我们来到了有着浓浓特殊气味的马棚,嗨,好多好多马,披着各种各样衣物组成的马鞍。旁边,墙根蹲着一溜的老头,一色的黑灰肤色,一色的粗布烂衫,看到我们的到来,有几个人站起来,一人牵了三匹马,啊,好高的马,团友们互帮互助的上了马,哎呀,怎么还有女的马夫呀?
妈妈,你怎么歧视你们女人呀?
好吧,我错了。
轮到我们的时候,居然没有马过来了,我问了几遍,我们的马呢?没人睬我,后来,来了个领导模样的(他的肤色有些白,穿着也干净),他说,马马上就来。
哎呀,来的是一个居然是老的女马夫,她行吗?
快,上马,要不赶不上前面了。
于是,我怀着万般无奈上了马,不过我还是小小的自豪了下,因为我是自己跨上马的,臂力还是挺厉害的。可是,惊险的一幕接踵而至,我们的马居然没有缰绳,我们的三匹马居然没有拴在一起,我的马居然独自上路了,一路上我惊叫连连 因为路上还有汽车,行人等,我居然把自己就这样交给了一匹马,不过后来发现老马识途还真对,我的这匹马还就跟在人家马后面,开始茶马古道的跋涉了。
适应了一段路程后,我还是挺自在潇洒的,经过拍摄点时我还笑了笑。谁知一拐弯,进入丛林,啊,窄窄的泥路,边上就是陡坡,马儿走着走着就走到边上,
哎呦,快点来,马要掉下去了,
哎呦,你怎么不把马儿拴在一起,
那个女马夫一路上叽叽呱呱,不知道在叫什么,听语气不甚愉快,我的惊叫,她没有任何反应,反倒是儿子安慰我:妈妈,没事,你坐稳了就好了。前面的马夫回头冷冷的撂下一句话:你这样会惊着马的,那样就麻烦了。那一刻,我真想我不骑了,可是骑马难下,因为地上全是马粪,目测半尺是有的 ,而且有的地方是陡坡,大概有60度,怎么走啊?于是,我再一次绝望,我把小命交给了一个不靠谱的马夫和一匹不太健壮的马身上。
看着人家的马夫牵着三匹马 ,稳稳的走着,我们的马夫依然在我的后面喋喋不休的吼着,儿子的小白马也频频的走向边上,于是马夫开始暴骂马儿,是普通话:你找死啊,谁叫你往边上去的啊?
谢爸爸的马老要挤过来,和我并排走,哈哈,他难道也知道我们是一家吗?可是路太窄了,挤不下呀,怎么办怎么办,真是出钱找罪受啊,马夫过来了,怎么办的呢?这会用的是英语哦,她牵着我的马,一边说:quickly,quickly,两匹马终于分开了。
前面的马夫说,你们不要看马,不要看旁边,要看前面,看风景,这样你就不害怕了,再说,马也要命的。
这番话,我记得小时候,学骑自行车时,常有人教我们,身体要坐正,眼睛要朝前看,不要看自行车,脚下踩稳了,就行了。是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让我担忧害怕的事情,我们更多关注事件的危害,自己对事件的态度,其实,我们只要去做这件事,不退缩,办法终究比困难多。
到了一段更险的路段,宽大约50厘米,坡度不低于60度,马夫问,你们要不要体验一哈 ,大家异口同声:不要。马夫愉快的说,那我们下山了?大家再次异口同声:好。一拐弯,我们回到了大路上,大家手机,摄像机全都拿出来,刚才太紧张,啥也没有拍。
后来我们才知道,我们只走了一小段路程,于是有人开始嘀咕,钱又被骗去了。我却暗自庆幸,我才不要全程呢,不要把我的小命留在这里。虽然,我也知道大部分游客跟我们一样,只走了一小段,扎西说的2.3小时的行程,根本没有;但我心里还是愿意快点结束。那些嘀咕的人,也未必敢去体验那些又窄又陡的古道。
下马的时候,我拍拍马儿,感谢马儿的辛苦,真想买点什么给它吃吃。我第一个下了马后,我的马儿居然独自回家了,马夫在后面又开始暴骂了,这会我没有听懂。看着马儿远去的背影,心里莫名的伤感起来,回想刚才路上的艰难攀登,想到他可能还要跑几趟,在这条路上周而复始,一直跑到生命的尽头,最后跑不动,送进屠宰场,做成胖金花牛肉。
茶马古道,古代用马将茶叶等物资送出去,再换回当地需要的物资,使得内外得以流通,马儿功不可没;随着经济的发展,道路交通的发达,马儿也与时俱进,职业由驮物变成了驮人,囿于一段短短的旅程,它是否也曾感慨万千,是否遥想当年的辉煌历程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