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篇文章中,我提出,安全感的高低是被早年母婴关系决定的(点阅读原文查阅)。我们会将很小时候的对妈妈的感情转移到现在的人际关系之中,也就是早年所形成的依恋模式,会成为你人际关系模式的基调,关系越亲密,这个基调就越明显。这也是我们往往会找一个和自己父母很像的伴侣,正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但是安全感绝对没有这么简单(当然,上述原因并不简单),早年没有形成不安全型依恋关系,却在成年的婚恋关系中依然每日为关系感到紧张、焦虑、忧郁的人,也是很多的。尽管客体关系理论对此心理现象的解释很有力度,但并不全面,就像一个复杂的疾病,绝不是吃的不好或不爱运动某一项因素造成的。除了早年的母婴关系,我再列出几项原因,供大家综合参考。
一、自恋
最初,我们的世界里只有自己。刚刚出生的婴儿,根本分不清什么是自己、妈妈、乳头、玩具、衣服等等,一切他能碰到的、看到的,都会认为那是自己的一部分。尤其是和妈妈的界限,更是模糊不清,甚至是不分你我的。本来,小婴儿就是在妈妈肚子里长大的,一根脐带连接妈妈和胎儿,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当小婴儿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尽管物理客观上与妈妈切断了连接,但心理主观上的分离却是个漫长的过程。最开始,婴儿还会保留一体化的感觉,并且把这种感觉扩散到他与周围的任何人和物品上。就像小猫追着自己的尾巴转圈,并不是因为它觉得这样有趣,而是它压根就不知道那是它自己的尾巴。
人类在一岁半之前大概也是这个状态,或者也好不哪去。这种一体化的感觉就是最早期的自恋,也是一种完全的自恋状态——大有“我就是太阳,八大行星围着我转”的气势。
其实,这种自恋是极具生存价值的——我一哭,就有人来逗我、喂我、陪我,这说明我是多么重要啊。一次又一次的强化结果就是,大概在2-4岁左右,这个小孩,形成了一种无所不能的“全能感”。
尽管他自己做不了那么多的事,但他可以指挥所有的家庭其他人为他做事。对于他的这种全能感的自恋,如果父母并没有尽力去满足,那么很可能给他造成一种“原来我并不重要”的感觉。事实上,对于那些儿童期总是缺乏满足——无论是物质上,还是心理上——的个体,成年后总会去渴求那份缺失,而不安全感比较严重的人,大多是婴儿期的自恋没有得到满足的结果。
二、攻击性
生本能与死本能这一对概念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转换成精神分析语言即是“性驱力”(力比多)和“攻击驱力”。“性驱力”此文暂且不谈,不安全感更多的是与“攻击驱力”分不开的。
难道是我总感觉到别人要攻击我,所以我才缺乏安全感的?听起来有道理,但事实却完全相反——是因为你对他人的攻击性让你感到不安,生怕这种攻击伤害到他人或遭他人报复,如果这份攻击不能通过其他方式释放,就会转向自身——也就是缺乏安全感了。
我举个例子来说明:
前几天,我给一个朋友的母亲(就叫阿姨吧)送一箱橙子,而我的朋友并没有在家,因为和阿姨见过几次,就没等到她回来再去。到了阿姨家楼下时,碰巧遇到阿姨要出门,于是将橙子送到家里后,就面临我和阿姨要一起走一段距离的情况。虽然路程不长,但我明显感到自己有些尴尬和局促(我估计阿姨也有)。
于是我俩都在找话题来打破尴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气、寒假、退休、橙子等完全无关的各种话题。此时,我俩都体会到了“不安全感”。
让我们分析一下(以下过程完全发生在潜意识中)。我与阿姨不是非常熟悉的熟人,如果一起走路而不说话,我会感到自己“不尊老”,或者她会认为我“不懂社交礼仪”,于是我潜意识地为了避免伤害到她或被她伤害,所以使用各种话题来防止攻击的释放或接受,也就是说,话题是一道防御屏,既能阻止我攻击别人,也能阻止别人攻击我。
正是因为这种攻击性的存在,所以我和阿姨在一起时感到“不安全”。换个角色来说,如果阿姨是我妈妈,我俩在一起独处多久都不会刻意的找话题,因为我和妈妈完全没有指向对方的攻击性,所以充满“安全感”。
以上是对“安全感”的其他解释,都是基于精神分析的视角。大家或许能看出来,本文提出的无论是“自恋”还是“攻击性”,都需要以“母婴关系”为基础。“安全感”是一种非常复杂的、与其他心理感受相互作用和影响的情感体验,希望这两篇文章能多少给你一些平时意识不到的启发,我相信,当一个人有了“知其所以然”之悟,就是心灵成长之时。
关于安全感,欢迎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