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之前还是先说说自己的感受:这周以来,IDP的学习其实并未中断。但学习中会有一种紧迫感,因为自己将时间安排的太满。以至于没有好好地消化这段时间的课程的精华内容。同时,整个课程的设置其实的确蛮科学的,因为会有老师督促,也会有学伴分享,同时学到的内容也会有整理总结还会有作业进行训练。整个的学习下来其实还是能对自己的认识更为深入的,不过就是有一种学了很多还是没怎么记到脑子里,还不太会用的感觉。
因此,本次的复盘还是比较重要的。我们在刚开始学习时,其实都会非常地清楚。但随着复习的不够及时,巩固训练没有跟上,就会造成遗忘,以至于有种挫败感。
其实要形成自己的学习节奏还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进行目标管理的复盘。
目标管理共有L5-L9四节课,其中最后一节课位测验L10.
每天一节课并且进行思维导图的整理,其实对我一个上班族来说还是有些挑战性的。加上作业的完成,每天都感觉十分的充实。
L5课程为目标分析。其中讲到了目标的意义。理论基础为自我决定论。当对于目标的认知转变为内驱目标时,我们就能赋予目标以信念感,让目标为我们所用。目标与动机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对应的方法就是目标再定义,利用3W原则将目标再定义。
3W指的是: who what why. 其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时why中对自己的价值。将目标的价值从外转到内,看到每一件事对自己有用之处,便能够更好地与工作和解,更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当然评估的what也是很实用的,当你要设定一个目标时,应确定其时限,产出成果以及衡量的标准。这才是一个具体的具有可行性的目标。
面对目标我们还应该进行风险和预案,进行资源评估。
然后是L6课程的复盘
L6最重要的其实就是将目标拆解为OKR。OKR全称是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目标及关键结果,是一套定义和跟踪目标及评估目标是否完成的管理工具和方法。也是一种价值为导向的工作思维。
O:目标,想要什么
KRs:关键结果:如何实现?或如何衡量是否完成?
如何去找到OKR呢?
用假设分析法找到关键结果KR
Step1:明确现状与目标的差值,差距有多少
Step2:假设现状与目标存在差值的原因,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找到差值的原因才能明确解决方案
Step3:多方求证,得出全面认可且可实行的假设(即关键结果)。找到核心问题所在,制定关键结果
撰写关键结果的原则是:
1、MECE原则:不重不漏
ME(Mutually Exclusive不重):关键结果之间不能重复
CE(Collectively Exhaustive不漏):穷尽关键结果
关键结果的注意事项:
数量上:2-4个之间
可衡量:有明确的时间、质量、效果等词
价值导向:专注过程和效果
2、价值导向原则:从衡量任务转向衡量价值
价值导向决定了你是把一个目标”做完“还是”做好“的区别
确立了关键结果后,我们再进行每一个关键结果后任务的确定。形成目标——关键结果——任务的层级关系。
这里应注意一点:OKR和KPI的区别:OKR是主动做事,KPI是被动执行
明确了目标的意义之后,我们开始认识自我的旅程。因为很多人之所以没有目标,之所以迷茫,其实就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认识还不够,还不够了解自己。在职场新人阶段,我们都还处于探索期,有机会试错有机会转型,更有机会提升自己,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但是在这个阶段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为从众心理和低自尊。对我而言,低自尊的程度会比较大,以至于我对个人的认识过于负面,一直不够自信。
因此,对于自己的认识,我们应通过一定的理论和方式来客观地看待自己。
约哈里窗理论:”约哈里窗“是一个介绍自我和相互了解的模型,人的内心世界被分为四个区域:开放区、盲目区、隐秘区、未知区。这里我们主要用它来探讨“如何通过他人视角来认识自我”。
第一窗格-开放我:指外显个性,如身高、长相、姓名、职位、学历、籍贯等
第二窗格-隐藏我:指我们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部分,如个人癖好、童年记忆、痛苦经验等
第三窗格-盲目我:指的是我们自己不知道,而别人知道的部分,如某些对人处事的态度、习惯性动作、优缺点等
第四窗格-未知我:指的是我们自己不知道而别人也不知道的部分,如潜能、天赋
建议: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尽量扩大“开放我”,缩小“盲目我”、“隐藏我”和“未知我”,这是一个不断认清自我、展示自我、挖掘潜能的过程。
除了自我认识之外,还可以通过认知多维镜来更加客观地从他人的角度来认知自己。
由认知多维镜引申得来:
自我观察:“局外人”视角。以局外人的身份来观察自己、审视自己,以一种鸟瞰的方式来打量自己。比如用情绪管理清单,尝试跳出自己去感受一下自己的情绪和身体状态,这就是一个很好自我观察的方式。客观地看待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地交往与相处,会更加地清楚明白。
在这里,我们还进行了职业兴趣的霍兰德测试。课前我们还进行了职业锚测试,后续会结合两个测试进行职业定位分析。
L8就是职业定位的课程。主要针对的是职业定位模糊问题。
因此要遵循相应的步骤进行职业目标体系的建立。
兴趣能力评估(霍兰德和职业锚测试,虽有一定局限性,但是仍具有参考价值)
评估后,我们需要根据职业定位三级漏斗模型进行分析。职业定位三级漏斗模型将从职业兴趣开始,根据个人兴趣先确定好三个职业方向,然后通过职业能力评估,筛掉个人职业能力中最薄弱的一个。接着再通过市场需求,考虑行业发展前景、岗位发展前景、企业招聘要求等,过滤掉其中发展前景、岗位能力匹配最弱的那一个,最终保留的那个就是我们的职业方向。
了解职业市场
找到职业定位
建立初步行动
进行理性评估
后续会进行相应的管理。
L9课程主要为理性决策内容。
面对复杂情境,我们可以借助贝叶斯定理进行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断调整,快速迭代思维模式的应用与实践。主要就是想到生命不能畏葸不前,要先去试着做,在做中调整,完善。
局限性在于:因为先验概率是在信息很不完全的情况下做出的一个主观估计,不是十分靠谱,而这种把希望寄托于后续调整的决策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采用贝叶斯定理做决策的试错成本并不低。
当我们处于左右为难时,应进行理性决策。
进行文本的梳理会更有效
首先我们要明确非理性决策的原因
证实偏向:指人们普遍偏好能够验证自己假设的信息,而厌恶那些否定自己假设的信息。这是我们很多人都会掉入的误区:我们寻找信息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结论正确。这样一来,我们收集到的信息就是片面的,从而导致我们做出非理性的决策。
关于第四步:评估备选方案,对关键影响因素赋予重要指数的权重,进而评估分值
如果面临众说纷纭不知该听谁的好时,可以采用可信度加权的方法。
在这个方法中,涉及到了识别能力更强的决策者的方法:
多次成功地解决了相关问题的人
能够有逻辑地解释结论背后因果关系的人
还有可信度加权的原则:
了解每个人在思维和观点方面的优势与劣势
关注可信度高且与你观点不一致的人,理解其推理过程而非结论
可信度加权可以作为工具,但不能取代责任人的决策
L9小总结课程之外,班级老师还分享了关于SWORT模型、还有兴趣与志趣的阶段模型(L7课后),另外还有MVP思维的引入。
伴随着每日作业的训练,感觉这次的课程还是非常有价值的。未来的时间也需要继续加油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