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7日
论语3-9
领读:缪丹 范家驹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
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
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杞不足征:杞,周之封国,乃夏代之后。征,证成证明义。
宋不足征:宋,亦周之封国,乃殷代之后。
周之封建,兴灭国, 继绝世,故封夏,殷二代之后于杞,宋。
文献:文指典籍,献指贤人。
此章孔子自言学夏、殷二代之礼,
能心知其意,言其所以 然,
惜乎杞、宋两国之典籍贤人皆嫌不足,无以证成我说。然孔 子生周室东迁之后,既是文献无征,又何从上明夏、殷两代已往 之礼?
盖夏、殷两代之典籍传述,当孔子时,非全无存。孔子所 遇当世贤者,亦非全不能讲夏、殷之往事。
孔子博学深思,好古 敏求,据所见闻,以会通之于历史演变之全进程。上溯尧、舜, 下穷周代。
举一反三,推一合十,验之于当前之人事,证之以心 理之同然。
从变得通,从通知变。此乃孔子所独有的一套历史文 化哲学,固非无据而来。然虽心知其意,而欲语之人人,使皆能 明其意,信其说,则不能不有憾于文献之不足。即在自然科学 中,亦时有不能遽获证明之发见。何况人文学科之渊深繁酸。则 无怪孔子有虽能言之而证成不足之叹。学者当知学问上有此一境 界,惟不可急求而至。
又本章可与为政篇殷因于夏礼章参互 并读。
白话试译先生说:“我能说夏代之礼,惜乎杞国不够为我说作证明。我能说 殷代之礼,惜乎宋国不够为我说作证明。这因杞、宋两国现存的 典籍和贤人皆不足之故。否则我准能把来证成我说了。”
2022年4月28日
《习之日新社》
领读人:王福明 刘飞
《论语新解》
八佾篇第三
(一〇)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禘:周制,旧天子之丧,新天子奉其神主入庙,必先大祭于太庙,上自始祖,下及历代之祖皆合祭,谓之禘。又称吉禘。禘者,谛也。遇合祭,列祖先后次序,当审禘而不乱。又每五年一禘祭,为常祭中之大者,亦在太庙,为合祭,与群庙各别之祭不同,亦与郊天之祭不同。诸侯惟不当郊天,然亦有禘祭。鲁文公时,跻升其父僖公于闵公之前。僖公虽为闵公之庶兄,然承闵公之君位;今升于闵公前,是谓逆祀,《春秋》讥之。定公八年,曾加改正。然其事出于阳虎,此后殆仍是僖跻闵前。此章之禘,当不指吉禘。因孔子仕鲁,定公十四年,此时未有国丧。定公之卒,孔子己去鲁,故知不指吉禘言。然则此章之禘,乃指五年之禘祭。
既灌而往:灌,借作裸字,有作盥,乃酌鬯初献之名。鬯者,煮香草为郁,和黍酿酒,其气芬芳,以之献于尸前。孔子不赞成鲁之逆祀,故于禘祭不欲观。但亦不欲直言。灌在迎牲之前,灌毕而后迎牲,尚是行礼之初。自灌以往即不欲观,无异言我不欲观有此禘礼。
本篇二十六章,多论当时之礼乐。然时移事易,后世多不能明其意义之所在。如本章,后儒纷纷考订,莫衷一是。今酌采一说,其他则略。非谓古礼必当考。特由此可以窥见孔子当时伦理之大意,此亦有古今通义存焉,固不当以自己时代之主观,而对历史往事尽作一笔抹杀之轻视。
【白话试译】
先生说:“我对禘礼,只待香酒初献灌之后,便不想再看下去了。”
王福明:个人感悟:八佾篇,多处有孔子对非礼的批评,本篇也是。禘礼自灌以下,孔子不想再看,实际是看不下去了!比“入太庙,每事问”更加具有批评的强度。同时说明了礼的重要和孔子对礼的重视程度,记得上周彤彤老师问起“家礼”一事,忽然感觉,我等现今的人,无礼已经很久很久了……连礼都没有,又如何去遵守呢?
最近稍有领悟,“礼”从“敬事”而来!
薛聪喜:礼:表现的是天地之间的秩序和谐,所以万物能化育生长,有序按上天规律形成,礼”按大地的道理制定,明白天地运行的道理才能制定礼!
魏雅凡:礼注重本质和形式的内在统一,文质彬彬、表里如一是礼所塑造的君子人格形象。但是,现代社会的伪善之人如果想为自己异化的人格披上礼的面纱,不过是徒劳无益。只有形式没有内涵的礼,只是镜中月、水中花。
2022年4月29日
领读人 :丁建英 曾美双 魏巍 八佾篇【一一】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不知也:本章承上章来。孔子不赞成鲁之褅礼,或人因此为问。孔子不欲深言,故诿曰不知。
示诸斯乎:一说:示,同视。又一说:示,当作寘,同置。斯指下文掌字。从前解,孔子既答或人曰不知,又云如有知其说者,其于天下事,将如看自己手掌般,一切易明。从后解,谓天下如置诸掌,如孟子谓:“武丁朝诸候,有天下,犹运之掌也。”两解均可通,今姑从后解。
指其掌:此《论语》记者记孔子言时自指其掌。
本章亦孔子平日主张以礼治天下之意。盖报本追远之义,莫深于禘,此乃斟酌乎人心之同然而始有此礼。《左传》定公八年载,阳虎欲去三桓,乃顺祀先公而祈焉。可见文公之逆祀,其事悖于人心,鲁人之不服。故下距一百五十年,阳虎欲为乱,犹借此以收人心,并以彰三恒之非。盖鲁政主于三恒,鲁之失礼,即三恒之失政。昧于礼意者,亦可谓若文公跻僖于闵,亦人子孝亲之心,而不知其大悖礼而可以召乱。《中庸》有言:“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家其如示如诸掌乎!”可为此章之注脚。孔子毕生崇拜周公,实深有契乎周公制礼以治天下之深旨。盖礼治即仁治,即本乎人心以为治。礼本乎人心,又绾神道、人伦而一之,其意深远,非人人所能知。故孔子答或人曰不知,不仅为鲁讳,亦实有所难言。
又按:秦汉以下,多侈言以孝治天下,不知孝而违礼,亦将陷于不仁。不仁则不足为孝。如宋之有濮议,明之有大礼议,此与孔子之不欲观于鲁之褅,皆脉络相承。今虽时异事易,古人之所争于礼者,今多不识其意旨之所在。纵曰考礼议礼,其事非尽人之所能,然古人言礼之意,则终不可以不知。故于此两章,粗为阐述其大意。
【白话试译】
有人问:关于禘祭之礼的说法。先生说:“我不知呀!若有能知禘礼说法的人,他对整个天下,正像摆在这里呀!”先生一面说,一面指指着自己的手掌。
2022年5月2日
《习之日新社》
八佾第三3.11
领读:王彬靳婷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祭如在:此祭字指祭祖先。祭神如神在:此指祭天地之神。祭礼本对鬼神而设,古人必先认有鬼神,乃始有祭礼。但孔子平常并不认真讨论鬼神之有无,只临祭时必诚必敬,若真有鬼神在其前。此两句,乃孔子弟子平时默观孔子临祭时情态而记之如此。或说,此两句乃古语,下文子曰云云,乃孔子因此语而感发为说,今不从。吾不与祭如不祭:孔子虽极重祭礼,然尤所重者,在致祭者临祭时之心情。故言苟非亲自临祭,纵摄祭者亦能极其诚敬,而于我心终是阙然,故云祭如不祭。盖我心思慕敬畏之诚,既不能亲切表达,则虽有牲牢酒醴,香花管乐,与乎摄祭之人,而终是失却祭之真意。此乃孔子平日所言,记
[语音]
记其言,因连带记及孔子平日临祭时之诚敬,以相发明。本章发明孔子对祭礼之意见。然孔子平日似未曾特有一番理论以表达其对祭礼之意见,本章亦仅就其日常之心情实感而道出之。此等处,学者最当细细体玩。因孔子论学,都就人心实感上具体指点,而非凭空发论,读《论语》者首当明白此义,并当知吾人虽生两千五百载之后,而有时我心之所实感,仍可与孔子当年有同感。人心大同,不为古今而殊,可于孔子之言,弥见其亲切而有味。
白话试译:先生在祭祖先时,好像真有祖先们在受祭。他祭神时,也好像真有神在他面前般。先生说:“我若不亲身临祭,便只如不祭。”
王彬:
个人理解:
祭神时就像神在跟前一样的走心、诚意、敬畏。非形式化。
个人体悟:
每当我去给父母上坟时或者去寺庙给父母供养的牌位前,总感觉父母就在跟前,他她们的模样,我们一起的经历,像过电影般历历在目,泪流满面。
还有每次线上会礼拜孔子时,孔子老人家的模样便呈现在眼前,敬畏之心肃然升起!
2022年5月3日
论语【3--13】
领读:景彤彤 张子武
注解:《论语注解》
钱穆
原文: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王孙贾:卫大夫。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古有此语,贾引为问。奥,古人居室之西南隅,乃一家尊者所居。灶乃烹治食物之所。或说:古人祭灶,先于灶径,即灶边设主祭之。毕,又迎尸于奥,摆设食物再祭之。主以木为,古人谓神即栖于此上。尸以人为,祭时由一人扮所祭之神谓之尸。此章奥与灶实指一神,盖谓媚君者,顺于朝廷之上,不若逢迎于燕私之际。或谓奥灶当直指人言,居奥者虽尊,不如灶下执爨者实掌其饮食,故谓媚奥不如媚灶。奥指卫君之亲幸,灶指外朝用事者。或曰:王孙贾引此语问孔子,意欲讽孔子使媚己。或曰:王孙贾或因孔子曾见南子,疑孔子欲因南子求仕,故隐喻借援于宫,不如求合于外朝。此乃贾代孔子谋,非欲孔子之媚于己。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孔子意,谓但知依理行事,无意违理求媚。卫君本所不欲媚,何论于朝廷之上,抑燕私之际乎?抑又何论于近幸之与权臣乎?
白话试译
王孙贾问道:“俗话说的,与其在奥处求媚,不如在灶处求媚,这是什么意思呀?”先生说:“不是这样的。若获罪了上天,什么去处也用不上你的祷告了。”
王新娟:处理问题要有原则底线,不能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所用的计谋策略要符合天道,否则天理难容没有好结局。一旦铸成大错,事后忏悔也意义不大了。学习这句,我就理解这些,请各位老师指教[抱拳]
魏雅凡:八佾篇第十三章
人如果做了违背道义良心的事,就相当于得罪了上天,孔子虽敬畏天命,亦最重人格独立, 独立的人格着重人心修养, 所以孔子说你只要做了违背道义良心的事情,祷告什么神灵 良心也是不会安定的。
如果我遇到因个人利益而违背道义良知 原则性问题的事 决不谄媚 妥协 。 个人所悟。请各位老师同学指正。
张子武:献媚就是讨好,讨好别人,依靠别人。不要想着依靠了一个很厉害的人就可以无法无天,如果你犯了滔天大罪,依靠谁都没有用。人要有自己的道有自己的行为准则,自己做自己的靠山,自己才是本,其本乱而末至者,否矣。
王福明:“媚”是反人性的,儒家认为天道即人道,天性即人性。反人性的行为就是非礼的无礼的行为,所以说“获罪于天”,无礼的祷告,又是什么祷告呢?
所以这章重在戒“媚”!无所谓媚卫君、媚南子、媚王孙贾、还是媚什么其他的人!
2022年5月4日
论语【3-14】
领读:缪丹 范家驹
注解:《论语注解》 钱穆
[语音]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监于二代:监,犹视也。二代指夏、殷。
郁郁乎文哉:文指礼乐制度文物,又称文章。郁郁,文之盛貌。历史演进,后因于前而益胜,礼乐日备,文物日富,故孔子美之。
吾从周:孔子自称能言夏、殷二代之礼,又称周监于二代,而自所抉择则曰从周。其于三代之礼,先后文质因革之详,必有其别择之所以然,惜今无得深求。然孔子之所以教其弟子,主要在如何从周而更有所改进发挥,此章乃孔子自言制作之意。否则时王之礼本所当遵,何为特言吾从周?
按:三代之礼,乃孔子博学好古之所得,乃孔子之温故。其曰"吾从周”,则乃孔子之新知。孔子平日所告语其门弟子者,决不于此等历史实迹绝口不道,然《论语》记者则于此等实迹皆略而不详。读者必当知此意,乃可与语夫“好古敏求”之旨。若空言义理,而于孔子以下历史演进之实迹,皆忽而不求,昧而不知,此岂得为善读《论语》,善学孔子。
【白话试译】
先生说:“周代看了夏、殷二代(之演进),它的一切制度礼乐文章,何等美盛呀!我是主张遵从周代的。”
2022年5月5日
《习之日新社》
《论语新解》
八佾篇第三
(一五)
领读人:王福明 刘飞
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子入大庙:大,读太。太庙,鲁祭周公之庙。时孔子当在青年,始仕于鲁,得入太庙助祭。
每事问:祭事中礼乐仪式,乃及礼器所陈,孔子每事必问,若皆不知。
孰谓鄹人之子知礼:鄹,鲁小邑,孔子父叔梁纥尝为鄹邑大夫。孔子生于此。字或作陬。鄹人之子,不仅指其少年,亦轻视之辞。时孔子已先有知礼之名,而于太庙中种种礼器仪文皆若不知,故或人疑之。
子闻之:事后孔子闻此或人之语。
是礼也:此也字通作邪,乃疑问词。孔子非不知鲁太庙中之种种礼器仪文,然此等多属僭礼,有不当陈设举行于侯国之庙者。如《雍》之歌不当奏于三家之堂,而三家奏之以彻祭。有人知其非礼,不欲明斥之,乃伪若不知,问适所歌者何诗?孔子入太庙而每事问,事正类此。此乃一种极委婉而又极深刻之讽刺与抗议。浅人不识,疑孔子不知礼,孔子亦不明辨,只反问此礼邪?孔子非不知此种种礼,特谓此种种礼不当在鲁之太庙中。每事问,冀人有所醒悟。旧注“是礼也”三字为正面自述语,谓此乃孔子敬谨自谦,知而犹问,即此是礼。两说相较,所辨只在一“也”字之正反语气上,而孔子在当时之神情意态,判若两人。昔人谓读书贵能识字,洵不虚矣。
本章记孔子少年时初进太庙一番神情意态,而孔子当时之学养与其抱负,亦皆透切呈现,活跃在眼前。学者须通读《论语》全书而善自体会之,庶可更深领略此一章神味之深厚。
【白话试译】
先生初进太庙,遇事辄问。或人说:“那个人说这一位鄹邑的年轻人知礼呀?他跑进太庙,什么事都要问。”先生听到了说:“那些就算是礼吗?”
2022年5月6日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魏雅凡:礼制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礼的内在精神,一个是礼仪形式,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比如,祭祀祖先的礼制,既有慎终追远的大孝观念,也有上供、酹酒、叩拜等仪式。有时,有人祭祖纯粹走过场,没有怀思祖先的敬诚之心,但祭祀形式却不宜废除,只要这个形式保留下来,对传承乃至复兴祭祀文化具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如果连仪式也没了,祭祀之礼就彻底失落了。再比如,古代皇帝上朝,君臣之间有严格的朝仪,权力再大的臣子,也应该行礼如仪,这样臣子就不容易作乱。
2022年5月9日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2022年5月10日
领读人:景彤彤 张子武
《论语》3.18
注解:《论语新解》
钱穆
原文: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此章所言,盖为鲁发。时三家强,公室弱,人皆附三家,见孔子事君尽礼,疑其为谄也。凡读《论语》章旨不明,可参以诸章之编次。此处上下章皆言鲁事,故知此章亦为鲁发。
白话试译
先生说:“事君能尽礼的,世人反说他是谄。”
薛逸然:【3.18】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八佾篇都是在谈礼。礼是什么?没有实际修养功夫的人很难体会。比如,恭敬和谄媚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有人会把谄媚当做恭敬,有人把恭敬当做谄媚。
区别在你敬的对象是什么?如果敬的对象是外在的各种相,比如身份,名望,权利,金钱等等,那都容易谄媚。真正的敬,敬的是人(仁),不是这个人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外在。而是内在最本真的仁性。这跟外在的一切无关。是人人都可成为圣贤的那个内在本真仁性。如此,才会破除一切外在因素影响,给予所有人一视同仁的尊敬。同样也不会有低三下四的谄媚表现。才会有既是威严的,也是温和的状态。
2022年5月11日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2022年5月12日
《论语新解》3-20
领读人:王福明 刘飞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关睢:《诗经〃国风》之首篇。此诗咏一君子,思得淑女为配。当其求而未得,至于辗转反侧,寤寐思之,此必有一段哀思。及其求之既得,而钟鼓乐之,琴瑟友之,此是一番快乐之情。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诗发于人心之情感,而哀乐为之主。
淫,过量义。伤,损害义。乐易逾量,转成苦恼。哀易抑郁,则成伤损。然其过不在哀乐之本身。哀乐者,人心之正,乐天爱人之与悲天悯人,皆人心之最高境界,亦相通而合一。无哀乐,是无人心。无人心,何来有人道?故人当知哀乐之有正,惟当戒其淫伤。
此章孔子举关雎之诗以指点人心哀乐之正,读者当就关雎率本诗实例,善为体会。又贵能就己心哀乐,深切体之。常人每误认哀乐为相反之两事,故喜有乐,惧有哀。孔子乃平举合言之,如成一事。此中尤具深义,学者更当体玩。孔子言仁常兼言知,言礼常兼言乐,言诗又常兼言礼,两端并举,使人容易体悟到一种新境界。亦可谓理智与情感合一,道德与艺术合一,人生与文学合一。此章哀乐并举,亦可使人体悟到一种性情之正,有超乎哀与乐之上者。凡《论语》中所开示之人生境界,学者能逐一细玩,又能会通台一以返验诸我心,庶乎所学日进,有欲罢不能之感。
或解此章专指乐声言,不就诗辞言。然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则诗之言与词,仍其本。专指乐声,使人无所寻索,今不取。
白话试译
先生说:关雎那一章诗,有欢乐,但不流于放荡。有悲哀,但不陷于伤损。
2022年5月13日
《论语》
领读人:丁建英,魏雅凡,曾美双
注解,钱穆先生著《论语新解》
原文:
【3.21】哀公问我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 ,周人以粟 。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昝。”
宰我:名予,孔子早年弟子。
社:古人建国必立社,所以祀其地神,犹今俗有土地神。立社必树其地所宜之木为社主。亦有不为社主,而即祀其树以为神之所凭依者。今此俗犹存。
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收栗:三代所树社木及所为社主各不同。夏居河东,其野宜松。殷居亳,其野宜柏。周居酆镐,其野宜栗。此皆苍老坚久之材,故树以为社。然特指三代之都言,不谓天下皆以此三树为社。
曰使民战栗:曰字承上文。宰我既告哀公三代社树不同,又云周人所以用栗,乃欲使民战栗,恐惧貌。栗,今作慄。或说此乃宰我欲劝哀公用严政,故率意牵搭为讽。或说古者杀人常左社,时三家专政,哀公意欲讨之,故借题问社,此乃隐语示意;宰我所答,隐表赞成。或说哀公四年亳社灾,哀公之问,或在此年。时孔子犹在陈,故下文曰“子闻之”。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事己成,不再说之。遂,行义。事己行,不复谏。事既往,不追咎。此三语实一义。或说乃孔子责宰我告君以使民战栗。一说乃孔子讽劝哀公。盖孔子既闻哀公与宰我此番之隐谋,而心知哀公无能,不欲其轻举。三家擅政,由来已久,不可急切纠正。后哀公终为三家逼逐,宰我亦以助齐君谋攻田氏见杀。今采后解,虽乏确据,而宛符当时之情事。
【白话试译】
哀公问宰我关于社的事。宰我答道:“夏后氏用松为社,殷人用柏,周人用栗。宰我又说:用栗是要使民战栗,对政府有畏惧。’”先生听到了,说:“事己成,不须再说了。事既行,也不须再谏了。己往之事,也不必再咎了。”
2022年5月16日
《习之日新社》
领读人: 王彬 靳婷
【论语】 3.22
注解:钱穆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站,管氏亦有反站。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管仲之器小哉:管仲,齐桓公相,名夷吾。桓公尊之曰仲父。器,言器量,或言器度。器之容量有大小,心之容量亦有大小。识深则量大,识浅则量小,故人之胸襟度量在其识。古人连称器识,亦称识量,又称识度。管仲器小,由其识浅,观下文可知。
管仲俭乎:俭,悭吝义。或人闻孔子评管仲器小,疑其悭吝。今人亦讥悭吝者曰小器。管氏有三归:一说:古谓女嫁曰归。古礼诸侯娶三姓女,管仲亦娶三姓女。一说:归,通馈。古礼天子四荐,诸侯三荐,桓公许管仲家祭用三牲之献。一说:三归,台名,为藏货财之所。一说:三归谓三处采邑。一说:三归指市租言。今按:第一、第二说,是其僭不知礼。第三、第四、第五说,是其富,皆非不俭。或曰:三归谓其有三处府第可归,连下文官事不摄,最为可从。
官事不摄:摄,犹兼义。管仲有府第三处,因事设官,各不兼摄。则其钟鼓帷帐之不移,而具可知。其美女之充下陈者,抑或三处如一可知。此见管仲之奢侈不俭,亦即其器小易盈,乃一种自满心理之表现。
然则管仲知礼乎:或人闻孔子言,管仲既非悭吝,或是知礼,故再问。
树塞门:古人屏亦称树。塞,蔽义。古礼,天子诸侯于门外立屏以别内外,而管仲亦如之,此见管仲之骄僭不逊,亦其器小易盈之证。
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站:好,谓好会。古礼两君相宴,主人酌酒进宾,宾在筵前受爵,饮毕,置处爵于站上,此谓反爵。站,以土筑之,可以放器物,为两君之好有反站,则可移而彻之。后世改以木制,饰以朱漆,略如今之矮脚几。宾既反爵于站,乃干西阶上拜谢。
主人于东阶上答拜,然后宾再于站取爵,洗之,酌酒献主人,此谓之酢。主人受爵饮,复放站上,乃于东阶上拜,宾于西阶答拜,然后主人再取爵,先自饮,再酌宾,此谓之酬。此反爵之站,仅天子与诸侯得有之。若君宴臣,仅置爵于两竹筐之内,此两竹筐置堂下,不置堂上。今管仲乃大夫,而堂上亦有反爵之站,安得谓知礼?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孔子盛称其功业,但又讥其器小,盖指管仲即以功业自满。若以管仲比之周公,高下显见矣。然孔子固非轻视功业。读者以此章与宪问篇孔子评管仲章参读可见。
白话试译
先生说:“管仲的器量真小呀!”或人说:“管仲生活得很俭吗?”先生道:“管仲有三处家,各处各项职事,都设有专人,不兼摄,哪好算俭?”或人说:“那么管子知礼吗?”先生说:“国君在大门外有屏,管仲家大门外也有屏。国君宴会,堂上有安放酒杯的土几,管仲宴客也有那样的土几。若说管仲知礼,谁不知礼呀?”
2022年5月17日
领读人: 景彤彤 张子武
【论语】 3.23
注解:钱穆
原文:子语鲁太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语鲁太师乐:语,告也。太师,乐官名。
始作,翕如也:古者乐始作,先奏金,鼓钟。翕,合义。翕如,谓钟声既起,闻者皆翕然振奋,是为乐之始。
从之,纯如也:从,亦可读为纵。钟声既作,八音齐奏,乐声自此放开。纯,和谐义。其时器声人声,堂上堂下,互相应和,纯一不杂,故说纯如也。
皦如也:皦,清楚明白义。其时人声器声,在一片纯和中,高下清浊,金革土匏,各种音节,均可分辨明析,故说皦如也。
绎如也:绎,连续义,相生义。是时一片乐声,前起后继,络绎而前,相生不绝,故说绎如也。
以成:一套的乐声,在如此过程中完成。
或说:乐之开始为金奏,继之以升歌,歌者升堂唱诗,其时所重在人声,不杂以器声,其声单纯,故曰纯如也。升歌之后,继以笙入,奏笙有声无辞,而笙音清别,故曰皦如也。于是乃有间歌,歌声与笙奏间代而作,寻续不绝,故曰绎如也。有此四奏,然后合乐,众人齐唱,所谓洋洋乎盈耳也。如是始为乐成。古者升歌三终,笙奏三终,间歌三终,合乐三终,为一备也。两说未知孰为本章之正解,今姑采前说。
白话试译
先生告诉鲁国的太师官说:“乐的演奏之全部进程是可知了。一开始,是这样地兴奋而振作,跟着是这样地纯一而和谐,又是这样地清楚而明亮,又是这样地连绵而流走,乐便这样地完成了。”
2022年5月18日
领读人:缪丹 范家驹
【论语】3.24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仪封人请见:仪、卫邑。封人,掌封疆之官。孔子过其地,故请见。
至于斯:斯,指仪邑。
从者见之:之,指仪封人。从者,孔子弟子随行者,见仪封人于孔子。
二三子,何患于丧乎:二三子,仪封人呼孔子弟子而语之。丧,失位义。孔子为鲁司寇,去之卫,又去卫适陈,仪封人告孔子弟子,不必以孔子之失位为忧。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铎,大铃。金口木舌,故称木铎。古者天子发布政教,先振木铎以警众。今天下无道,天意似欲以夫子为木铎,使其宣扬大道于天下,故使不安于位,出外周游。
【白话试译】
卫国仪邑的封疆官,请见于孔子,他说:"一向有贤人君子过此,我没有不见的。”孔子的弟子们领他去见孔子。他出后,对孔子的弟子们说:"诸位,何必忧虑你们先生的失位呢?天下无道久了,天意将把你们夫子当做木铎,来传道于天下呀!。”
2022年5月19日
《习之日新社》
《论语新解》
八佾篇第三
(二五)
领读人:王福明 刘飞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韶:又作㲈,作招,舜代乐名。
尽美:指其声容之表于外者。如乐之音调,舞之阵容之类。
尽善:指其声容之蕴于内者。乃指乐舞中所涵蕴之意义言。
武:周武王之乐名。古说:帝王治国功成,必作乐以歌舞当时之盛况。舜以文德受尧之禅,武王以兵力革商之命。故孔子谓舜乐尽美又尽善,武乐虽尽美,未尽善。盖以兵力得天下,终非理想之最善者。
【白话试译】
先生说:“《韶》乐十分的美了,又是十分的善。《武》乐十分的美了,但还未十分的善。”
2022年5月20日
论语八佾篇 【3.26】领读人丁建英 曾美双 魏雅凡
钱穆 论语新解 原文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居上不宽:在上位,主于爱人,故以宽为本。
为礼不敬:为,犹行。行礼以敬为本。
临丧不哀:临丧,如临祭、临事之临,犹言居丧。
何以观之:谓苟无其本,则无可以观其所行之得失。故居上位不宽,则其教令施为不足观。为礼不敬,则其威仪进退之节不足观。临丧不哀,则其擗踊哭泣之数不足观。或说:本章三句连下,皆指在上位者,临丧当解作吊丧,兹不【白话试译】
先生说:“居上位,不能宽以待下,遇行礼时不能敬,临遭丧事,没有哀戚,我再把什么来看察他呢?”
2022年5月23日
《习之日新社》
领读人:靳婷 王彬
《论语》里仁第四4.1
[语音]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里仁为美:一说:里,邑也。谓居于仁为美。又一说:里,即居义。居仁为美,犹孟子云:“仁,人之安宅也。”今依后说。
择不处仁:处仁,即居仁、里仁义。人贵能择仁道而处,非谓择仁者之里而处。
焉得知:孔子每仁知兼言。下文云“知者利仁”,若不择仁道而处,便不得为知。
孔子论学论政,皆重礼乐,仁则为礼乐之本。孔子言礼乐本于周公,其言仁,则好古敏求而自得之。礼必随时而变,仁则古今通道。故《论语》编者以《里仁》次《八佾》之后。凡《论语》论仁诸章,学者所当深玩。
【白话释义】
先生说:“人能居于仁道,这是最美的了。若择身所处而不择于仁,哪算是知呢?”
魏雅凡:里仁为美 刘向的《说苑.杂言》与善人居,如入幽兰之实,久而不闻其香, 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亦与之化矣!……所以居住的地方一定要择善为美。个人体悟,里仁二字,里 内心也 ,孔子借居住的地方 告诫我们仁是由内心向外而发的,发出来行的就是礼 ,看上一篇 不是对礼不敬就是僭越 都是无礼的表现,和起这一篇这一章就是告诉我们礼敬是从内向外的没有仁爱之心 人一定不敬,也不会有礼敬之意,因为他们是体会不到内心的仁 是什么感觉。所以把这一篇这一章放在这里是说让我们要去向内求仁爱之心,内心有仁爱外面就会遵崇道德。
王福明:个人感悟:这章孔子讲仁和处仁。里仁为美,以仁为质,自有其美的形式,进一步讲不处仁,则有智怕也是不足的。
此处有仁必美是肯定的,因为的确有太多天然美的事物;但没有说有仁必有智,想想自己修身的过程,智和仁一样,身心的事,都是需要慢慢修出来的!
魏雅凡:王福明老师表达的更好 [强][强][强]没有内心的仁即是看到了美的 也和看不到一样
王福明:@怒放生命魏老师提示的是!内心无仁,怕也看不到事物中深层次的美甚至是善的内涵!
由此,审美需要修养便是正解了!
昨天晚上靳婷老师关于美和好的问题及薛老师的回答,正应在此!
靳婷:@王福明 山东胶南您这一说审美需要修养,现在有点开始理解古人用琴棋书画剑诗歌茶香花十小艺去让君子进入美的境界的原因了,原来美育也是德育,美和德相辅相成可以这样理解吗?
王福明:@靳婷-济南这是我能理解的层次,就是王国维所说的“见山不是山”,但王国维还有一个层次“见山还是山”,目前我是理解不了的!
所以可以这么说吧!
2022年5月24日
《论语》4--2
领读人:景彤彤 张子武
注解:论语新解/钱穆
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约:穷困义。
安仁:谓安居仁道中。
利仁:知仁之可安,即知仁之为利。此处利字,乃欲有之之义。人之所以为人,主要在心不在境。外境有约有乐,然使己心不能择仁而处,则约与乐皆不可安。久约则为非,长乐必骄溢矣。仁者,处己处群,人生一切可久可大之道之所本。仁乃一种心境,亦人心所同有,人心所同欲。桃杏之核亦称仁,桃杏皆从此核生长,一切人事可久可大者,皆从此心生长,故此心亦称仁。若失去此心,将如失去生命之根核。浅言之,亦如失去其可长居久安之家。故无论外境之约与乐,苟其心不仁,终不可以久安。安仁者,此心自安于仁,如腰之忘带,足之忘履,自然安适也。利仁者,心知仁之为利,思欲有之。
本章承上章,申述里仁为美之意。言若浅而意则深。学者当时时体玩,心知有此,而于实际人生中躬修实体之,乃可知其意味之深长。
白话试译
先生说:“不仁的人,将不能久处在困约中,亦不能久处在逸乐中。只有仁人,自能安于仁道。智人,便知仁道于他有利,而想欲有之了。”
2022年5月25日
《论语》四(三)
领读人:缪丹 范家驹
注解:《论语新解》钱穆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语音]
此章,语更浅而意更深。好人恶人,人孰不能?但不仁之人,心多私欲,因多谋求顾虑,遂使心之所好,不能真好。心之所恶,亦不能真恶。人心陷此弱点,故使恶人亦得攘臂自在于人群中,而得人欣羡,为人趋奉。善人转受冷落疏远,隐藏埋没。人群种种苦痛罪恶,胥由此起。究其根源,则由人之先自包藏有不仁之心始。若人人能安仁利仁,使仁道明行于人群间,则善人尽得人好,而善道光昌,恶人尽得人恶,而恶行匿迹。人人能真有其好恶,而此人群亦成为一正义快乐之人群。主要关键,在人心之能有其好恶,则人心所好自然得势,人心所恶自不能留存。此理甚切近,人人皆可反躬自问,我之于人,果能有真好真恶否?我心所好恶之表现在外者,果能一如我心内在之所真好真恶否?此事一经反省,各可自悟,而人道之安乐光昌,必由此始。此章陈义极亲切,又极宏远,极平易,又极深邃。人人能了解此义,人人能好恶人,则人道自臻光明,风俗自臻纯美。此即仁者必有勇之说。
人心为私欲所障蔽,所缠缚,于是好恶失其正,有好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者,此又不能好之一征。惟仁者其心明通,乃始能好人恶人,此又仁者必有知之说°知勇之本皆在仁,不仁则无知无勇,恶能好恶?并好恶而不能,此真人道之至可悲矣。
本章当与上章连看。不仁之人,处困境,不能安。处乐境,亦不能安。心所喜,不能好。心所厌,不能恶。循至其心乃不觉有好恶。其所好恶,皆不能得其正。人生种种苦痛根源,已全在此两章说出。能明得此两章之涵义,其人即是一智人,一勇者。然此两章陈义虽深,却近在我心,各人皆可以此反省,以此观察他人,自将无住而不见此两章陈义之深切著明。
【白话试译】
先生说:“只有仁者,能真心地喜好人,也能真心地厌恶人。”
2022年5月26日
《习之日新社》
《论语新解》
里仁篇第四
(四)
领读人:王福明 刘飞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志,犹云存心。志于仁,即存心在仁。此章恶字有两解。一读如好恶之恶,此紧承上章言。上章谓“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然仁者必有爱心,故仁者之恶人,其心仍出于爱。恶其人,仍欲其人之能自新以反于善,是仍仁道。故仁者恶不仁,其心仍本于爱人之仁,非真有所恶于其人。若真有恶人之心,又何能好人乎?故上章能好人能恶人,乃指人类性情之正。此章“无恶也”,乃指示人心大公之爱。必兼看此两章,乃能明白上章涵义深处。
又一说:此章恶字读如善恶之恶。大义仍如前释,盖仁者爱人,存心于爱,可以有过,不成恶。今姑从前说。
【白话试译】
先生说:“只要存心在仁了,他对人,便没有真所厌恶的了。”
魏雅凡:仁者立志于仁,以爱人之心为本,故能以仁厚待人。遇到好人,固然能以善心待之。遇到恶人,亦能以善心仁德劝之改恶向善。所以,一个人如果能立志于仁,就不会有向恶之心、从恶之行。仁是做人的根本。孔子勉励人们立志行仁,就能够远离一切坏事。既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可以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这是我摘录截取一段的 ,也是我的观点
2022年5月27日
《论语新解》
里仁篇第四(五)
领读人:王彬 靳婷
(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得之不处也:处,安住义。得之二字或连上读,则疑若有以不道得之之嫌。连下读,则偶而得之之意自显。得之不去也:去,违离义。富贵贫贱,有非求而得之者。若在己无应得此富贵之道,虽富贵,君子将不安处。若在己无应得此贫贱之道,虽贫贱,君子将不求去。君子所处惟仁,所去惟不仁,若求得富贵,去贫贱,斯将为不仁之人矣。去仁恶乎成名:常人富贵则处,贫贱则去。君子仁则处,不仁则去。君子之名成于此。若离于仁,恶乎成君子之名?无终食之间违仁:终食之间,谓一顿饭时。违,离去义。无终食之间违仁,是无时无刻违仁。造次必于是,顺沛必于是:两是字指仁。造次,匆促急遽之时。颠沛,颠仆困顿之时。于此之际而不违仁,故知君子无时无刻违仁。
《论语》最重言仁。然仁者人心,得自天赋,自然有之。故人非求仁之难,择仁安仁而不去之为难。慕富贵,厌贫贱.处常境而疏忽,遭变故而摇移。人之不仁,非由于难得之,乃由于轻去之。惟君子能处一切境而不去仁,在一切时而无不安于仁,故谓之君子。此章仍是里仁为美之意。而去仁之说,学者尤当深玩。或说:君子去仁以下二十七字当自为一章,今仍连上节作一章说之。
白话试译:
先生说:“富与贵,人人所欲,但若不以当得富贵之道而富贵了,君子将不安处此富贵。贫与贱,人人所恶,但若不以当得贫贱之道而贫贱了,君子将不违去此贫贱。君子若违去了仁,又哪得名为君子呀!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违去仁。匆促急遽之时仍是仁,颠仆困顿之时同样仍是仁。"
2022年5月30日
《论语新解》
里仁篇第四(六)
领读人:王彬 靳婷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好仁者,无以尚之:好仁者喜爱于仁道。尚,加义。无以尚之有两解。一说:其心好仁,更无可以加在仁道之上之事物存其心中。又一说:其心好仁,为德之最上,更无他行可以加之。今从前解。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其心诚能恶不仁,其人亦即是仁人,因其能不使不仁之事物行为加乎其身。好恶只是一心,其心好仁,自将恶不仁。其心恶不仁,自见其好仁。
孔子言,未见此等好仁恶不仁之人。或分好仁恶不仁作两等人说之,谓如颜子明道是好仁,孟子伊川是恶不仁。恶不仁者,露些圭角芒刃,易得人嫌。二者间亦稍有优劣。
今按:《论语》多从正面言好,少从反面言恶。然好恶终是一事,不必细分。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仁者,人心.然必择而安之,久而不去,始可成德,故仁亦有待于用力。惟所需于用力者不难,因其用力之处即在己心,即在己心之好恶,故不患力不足。然孔子亦仅谓人人可以用力于仁,并不谓用了一天力,便得为仁人。只说用一天力即见一天功,人自不肯日常用力,故知非力不足.又既是心所不好,自不肯用力为之。虽一日之短暂,人自不愿为其床不好而用力。故因说未见有好仁恶不仁者,而说及未见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盖,疑辞。此两句有两解。一说:谓或有肯用力而力不足者。孔子不欲轻言仁道易能,故又婉言之,仍是深叹于人之未肯用力。此处“未之见”乃紧承上句"未见力不足者”来。另一说:谓或有肯一日用力于仁者,惜己未之见,此“有”字紧承上文“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语来。两解均可通。然谓未见有肯一日用力于仁者,辞气似过峻,今从前解。盖孔子深勉人之能用力于仁。此章孔子深叹世人不知所以为仁之方。为仁之方,主要在己心之好恶。己心真能好仁恶不仁,则当其好恶之一顷,而此心已达于仁矣,焉有力不足之患?常人虽知重仁道,而多自诿为力不足,此乃误为仁道在外,不知即在己心之好恶。
白话试译:
先生说:“我没有见到喜好于仁和憎恶于不仁的人。若果喜好于仁7,他自会觉得世上更没有事物能胜过于仁的了。若能憎恶于不仁,那人也就是仁人了,因他将不让那些不仁的事物加在他身上。真有人肯花一天之力来用在仁上吗?我没见过力有不足的。或许世上真有苦力不足的人,但我终是未见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