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育与永恒》读后感

《教育与永恒》读后感

作者: 忆_相惜 | 来源:发表于2020-03-27 21:29 被阅读0次

    什么是“教育”?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又或是许慎《说文解字》中所阐述的“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简而言之,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那什么又是“永恒”?永恒即永远、恒久,精神和世界永远存在,象征人们对生命和世界的美好愿望,这是百度百科对永恒的释义。那教育与永恒有什么关系呢?

  临近寒假,学校给每个老师分发了一本李教授的《教育与永恒》,初次读来,苦涩难懂,李教授分别从时间和空间、自然与社会、家庭与学校等方面诠释了教育是什么,在人通往永恒的道路上,教育何为等问题,我合上此书,我想的是在新时代教育这个背景下,教师何为?

  以我目前所教授班级学生的状况来说,有很多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而数学教学非常依赖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和学生的多次交流,我发现,很多基础不扎实的学生上课听不懂,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想学却跟不上;有的学生会心猿意马,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听课效率不高,所以如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以下是我针对这个问题的反思。

(一)因材施教,加强师生交流

首先我会对小学教材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认识,将知识形成一个框架体系,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并适当的拓展和延伸,力求将小学数学分类阐述,其次,课下,我会经常和学生进行课后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目前的水平以及每节课的掌握情况,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对上课的形式也进行一定的转换,过去都是老师一直不停的说,而学生作为观众静静的听,很多学生只听不思考,导致了上课效率不高,有一部分学生容易走神,甚至在课堂上犯困,这样不仅收获不到学习的效果,而且还会阻碍后续课程的展开,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转变一些上课的形式,比如课间加强练习,加强学生对数学的关注,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一些计算技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老师主要是答疑解惑,而学习还是要靠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依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

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应用能力,所以我在课堂教学时,应注重以教学目的为宗旨来进行教学设计,学生回答问题积极,但并不代表学生对数学的认知程度就得到了提升,所以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对教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有时候自己感觉教的好,但不一定学生就学的好,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是有限的,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课后的作业练习和考试成绩也能真实反映部分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现有的掌握情况并没有充分的衔接,所以教学上要多和学生交流,对于知识要及时的巩固和加强,不断反馈自己的教学内容,适时调整,争取最大化的完善自己的教案,同时也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足之处及时和老师交流沟通,薄弱的地方及时练习和巩固,打造一个真正的高效课堂。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经过目前的教学发现,不少学生在学习上很努力,但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不仅学习上收不到效果,也影响了学习的信心,这是因为很多学生没有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不能学以致用。有许多学生在听老师讲课的时候思维比较活跃,课堂上可能掌握了,但是一到考试就忘光了,记的不牢,而且也没有一个整体性,说到哪记到哪,但就是不会用,所以我会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源,高效合理的安排课后的学习巩固时间,课堂上主动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思考掌握的部分,反思自己掌握不牢的部分,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是接受老师传授知识,课后巩固加强,并反馈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的和老师交流,只有学生真正的学进去了,教学才算是真正的落实,否则花再多的时间,也是收效甚微。

(四)关注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群体

每个学生学习能力有差异,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有差异,数学的学习既是阶段性的,也是承上启下式的学习,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相对其他学科要高,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学习上也要针对知识掌握程度不同,提出不同的学习方法,才有更高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很多学困生而言,课堂上的听课效率很差,注意力不集中,很多知识听不懂,听着听着就容易心猿意马,甚至在课堂上犯困,考试成绩可想而知,长此以往,也会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导致自己越学越不想学。

通过和学生的交流和一定的探索,对于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我也研究了自己的一些方法,来提高他们的成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课堂的知识基本上都能吸收,课下及时巩固加强,没掌握的及时反馈,能够跟上老师的节奏。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首先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堂上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多让他们进行情景互动,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他们不容易走神,能够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其次,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让他们从基础抓起,最后注重应用现代的教育技术,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在脚踏实地的同时,也不会浪费太多的时间。这样才能整体提高班级的学习成绩。

李教授书中写到:“教育者的心灵归宿大抵脱不了两种结局:越教越黑暗寒冷、越贫瘠荒凉;越教越明亮温暖、越丰厚繁盛”在我看来,前一种教育的结局,代表着“死亡”,后一种教育的结局,大抵就是“永恒”,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必须要自我审视,把终身学习、不断成长、自我改革作为我们永久的志向。“我教故我在,我在即是永恒”只要我们教师用爱用心钻研教育,教育即是永恒。

相关文章

  • 《教育与永恒》读后感

    因为疫情的原因,这个寒假变得尤其漫长。也得此契机,我方有机会潜下心来,认认真真的研读了“本月”书目——李政涛...

  • 《教育与永恒》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又或是许慎《说文解字》...

  • 《教育与永恒》读后感

    学校发了《教育与永恒》这本李政涛教授的著作作为共读书目,我感到亲切,因为李教授来过我们艾瑞德为我们带来了受益匪浅的...

  • 《教育与永恒》读后感

    关于永恒的话题,我是思考过的。因为人类似乎总是在渴望永恒。从古代文人志士追求的名垂千古,到现代博物馆中陈列的历史文...

  • 20200327《教育与永恒》读后感

    《教育与永恒》这本书的作者李政涛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很有幸他曾经来到艾瑞德国际学校做专家培训,...

  • 教育与永恒

    一 二 最懂教育的人,是懂“教育过程”、“教学过程”的人。是能深入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打江山的人”,也是能“点染江...

  • 看见教育的诗和远方

    ——《教育与永恒》读书感悟 这个寒假我们的共读书目是《教育与永恒》,作者李政涛教授。他曾多次来到过我...

  • 读《教育与永恒》

    教育在时代面前要保持独立性,不向风云变幻的时代妥协,而应该让时代向守护永恒价值的正确的教育妥协;优秀的个体要在自己...

  • 妙不可言

    ——《教育与永恒》 这个超长的假期,看了那么多书,还是想为这本书留下更多的念想。其实对《教育与永恒》的第一印象...

  • 追寻教育的影子!

    读《教育与永恒》开篇一段话吸引了我,在“人”与“永恒”之间,挺立着“教育”。它以挖掘和实现人之生命成长的无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与永恒》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ior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