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坡书单(一)

作者: 苏坡拉底 | 来源:发表于2018-07-23 03:22 被阅读80次

今天整理文档,发现书单里的好几本书已经读完了。赶紧整理一下笔记,堆积到最后就又懒得不爱动手了。

1、
书名:《恋情的终结》
作者:格雷厄姆.格林/英
体裁:小说
读后感:
朴素得让人挑不出毛病。

说不出那一句就写得特别好,但是也同样说不出有哪一句,写得不好。如同品茶,品的到,就千滋百味,品不到,就平淡无奇。
朴素的好书,估计每看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加西亚.马尔克斯口中的“真正的大师”,我的理解是,想法并不强加给读者,没有丝毫牵强和刻意,只是写出来,让读者自己思索和感受。
作者的感受像血液一样已经渗透到文字里。就像慢性毒药,阅读时轻描淡写,然后留在你的印象里,读完以后每每想起,都沉重得不能呼吸。
想起多年前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时就是类似感觉,一天不能读超过3页,心理特别压抑。以至于读完之后像面对一条会咬人的野兽,再不敢翻开。

2、
书名:《镖人》
作者:许先哲/中
体裁:漫画
读后感:
行文和主旨有些太刻意。浮躁的社会,嘴贫的人们。想要一种幽默,但语言又有些乏力,刻意的幽默到像是段子味的贫嘴,有点扫兴。本以为是纯武侠,心头一动,又看到了妖怪,还是没有脱开日式漫画中那种充满神话的味道。当武侠小说中出现妖魔得时候,就像推理小说中解释不通得东西使用了科幻,有点败兴。画的还是不错的。看了一本,后面就不打算续了。

3、
书名:《拉普拉斯的魔女》
作者:东野圭吾/日
体裁:推理小说
读后感:
这是我读到的东野圭吾第一本书。同为小说而言,和《恋情》不可同日而语。就推理来说,感觉也并无新意,没看多少就猜到的结尾。
书中有个觉得不符合逻辑的地方是,既然那个编剧是那么完美主义的人,一个完美主义的人一般是自视清高的---自己编个梦不奇怪,做写出格的事也有道理,可是怎么会低三下四的去给一个导演推销自己。不太理解这个人物的刻画。

总之这本书读完以后大失所望,直接建议先生不用看了。

放了几天之后,因为我在读《周易》,又想到了这本书中对我印象最深最相关的一句话:即万物都在按照物理规律运行。
如果是这样,那么个人的存在仿佛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人做出的一切行为和判断无非是一种趋利,没有个体意义。
但是这个理论和《周易》中的八卦的思维逻辑有一定的共同性,即世界乃至宇宙都由某种规律在运行,而周易,直接用八卦给出了算法。这种算法,亦是细思极恐。对“人是一粒沙”的含义,有了至深的体会。
因此,当推理小说随便看看热闹就好了,对于其中的世界观,感觉并不是科幻的,而是消极的。

4、
书名:《六西格玛管理法》
作者:彼得 S. 潘迪 等/美
体裁:商业图书
读后感:可能是我买书买的不好,很多商业书、工具书都觉得啰嗦冗长。该书是我读过的商业图书类中目前开票就觉得语言清晰简练的一部。其中的很多方法不光可以用在商业和管理上,还可以用于日常的思考。教人很多开窍的方法。
工具类书,不多说了,自己读吧。

5、
书名:《非暴力沟通》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美
体裁:治愈类
读后感:看之前以为自己不需要,打开后发现是面镜子,检查到自己致命的毛病。从读这本书开始,就在家里有意的注意自己的语言,也提醒自己和先生在教育孩子时的语言。是本比读过的很多类似治愈类的书籍都实用的一本书。强烈推荐。
(关于此书我感慨太多,专作一文《谁为我的感受负责---读<非暴力沟通>》,有兴趣可以看看)

6、
书名:《一花一世界》
作者:季羡林/中
体裁:散文
读后感:在飞机上打开,从起飞到降落的2个多小时就没有合上书。脑中出现一副场景,昏黄的傍晚,屋内一半明亮一半昏暗,对面一个看不清面孔的老人,就那样坐在那里,悠悠的跟你聊着,一段段的讲述着那些曾经琐碎又清晰的故事。(是的,这幅场景出现在我的祖母、外祖父、父亲与我说话时的感觉,读这本书,就是这种感觉)
就那么静静的读,周围的世界一下子隔离了开,心无杂念,清净得舒服。
还会再读,还会再读,还会再读。

7、
书名:《菜根谭》袖珍版
作者: 洪应明
体裁: 语录世集

书名:《五经》袖珍版
作者:《小墨香书》编委会
体裁: (文集?)

读后感:最开始对口袋书有些不屑,觉得简直不像个书。后来发现读起来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就笑自己为何一定要追求个形式?再不好的口袋书,不也比手机上上下左右晃动的页面要读的安心、清爽很多吗?

优点是方便随身携带,缺点是内容上有节选。但不能求全,真扛着一本大部头反而没了这份轻松,也许也就不爱读了。
《菜根谭》是年初旅途路上的伴手,《五经》是最近包包里的常备。下一本是什么呢?

这类书不能贪多,文言文也嚼不透,还有那么多的生字 (我怀疑我是文盲哎),但每次打开哪怕就看一页,就如一小盅醇酒,含在口中慢慢品,足以。

8、
书名:《孙子今译》
读后感:薄薄的一小本,好老的一个版本了,上面还有毛主席语录。

中学时在家里翻到的书,当名著来看,没读懂也没读得下去。搁置至今,很多年了,重新拿起,才体会到真实字字珠玑。有些想法会醍醐灌顶,有些方法,可以用于管理团队,亦可用于管理自己。只是不太好直接拿来使用,需要自己思考转换成现实场景。

薄薄一本,奇妙无穷。

读完特别感慨,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是说说而已。“置于死地而后生”,这句话前几天我就用给了自己。

结束语:前段时间读完《巨人的陨落》之后,脑子里经常出现历史、哲学、人生之类的问题,感觉太沉重了。最近读读诗歌、散文、非情感类小说换换脑子好了。

之前打开《周易》看了一章,我就开始瞎想“人生到底啥意义”,哎娘唉,赶紧合上。这类书我还hold 不住,孔子为啥到晚年才爱不释手的?我还是先不看了,容易入魔......

相关文章

  • 苏坡书单(一)

    今天整理文档,发现书单里的好几本书已经读完了。赶紧整理一下笔记,堆积到最后就又懒得不爱动手了。 1、书名:《恋情的...

  • 苏坡书单(二)

    趁着清醒,脑子里有印象和记得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也一并整理了吧。 1、书名:《心若淡定,便是优雅》作者:张其妹体裁...

  • 【苏坡画面 .一】

    (图片原创-苏坡拉底) 都是心情 ...... 你不懂我的心情

  • 三个关键词,帮你晋升到前20%

    这是苏坡六的第58篇文章 文/苏坡六 文章首发公众号:苏坡六 1 这两天翻看了一下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康辉写的《平均分...

  • 【苏坡画面.二】

    (图片原创-苏坡拉底)

  • 《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给了我什么?

    -摘录*二三书单* 01 阅读《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 02 书单图片:豆瓣网 03 书单来源:【一年300本】...

  • 关于海盗分宝石的博弈数学题

    文/苏坡六 前言:文章首发个人公众号:苏坡六 欢迎支持关注。 今天来给大家讲一个海盗分宝石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5...

  • ​风物长宜放眼量

    文/苏坡六 文章首发个人公众号:苏坡六 世界的发展存在一种规律就是20%的人占据着80%的财富,而80%的人占据着...

  • 我们都需要拆掉思维里的墙

    这是苏坡六的第26篇文章 文/苏坡六 1 周一返回公司上班,和同事聊天交流,同事问我周末又去哪里玩去了? 因为他知...

  •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文/苏坡六 这是苏坡六的第115篇原创文章 1 战术和战略是什么呢? 战略是一个宏大的全局框架,总体构思。 战术是...

网友评论

  • 锦瑟酉娴:这样的读书人 我喜欢 有量 有料 不盲目 有思考 赞:+1:
    苏坡拉底:互相学习:v:
    锦瑟酉娴:@苏坡拉底 向你学习: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
    苏坡拉底:谢谢鼓励,我觉得读书解救了乏味的我:joy:
  • 吴牙:你把,我要读两年的书,读完了,钦佩🙏🙏🙏
    苏坡拉底:@磊青山 谢谢夸奖。惭愧啊,看的快忘的也快😂
  • 静夜风:作者读的书真多,点赞。👍👍👍
    苏坡拉底:承蒙夸奖。让您见笑了,最近有点闲,补补脑: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joy:

本文标题:苏坡书单(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iqd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