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进行中的第四轮历史大循环:现代平民社会(394-534)
中国走入第四轮历史大循环的途径,是革命与战争。
第一节:革命与战争的正当性
1、政治经济学视角
分配上的不均衡本属经济问题,但倘若无法通过经济途径获得解决,便只能尝试用政治途径来解决它:
- 对内,导向革命
- 对外,导向战争
2、政治哲学视角
3、内部革命与外部革命
不一定都呈现为暴力形式
所谓内部革命,指通过革命而实现对于传统的差序社会格局的突破,实现普遍均质人民的自我塑造,从君权神授的政治走向人民主权的政治。
所谓外部革命,指对于既存世界秩序,对于 “伪普遍性” 的冲击与挑战。
所谓政治成熟,需要这个民族的精英阶层拥有宏阔而又长远的眼光,对历史、世界、人性,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把握能力。
第二节:远东的力量格局
1、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的谋划
一战的影响:
- 让列强关系彻底洗牌:美日崛起为强国,英法遭到严重削弱,德意志、奥匈、沙俄、奥斯曼帝国全部崩溃
- 人类在国际秩序观上的深刻变迁:从现实主义转向理想主义
- 一战前的国际秩序观是:欧洲列强主导的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对实力的讨论并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和平。和平的基础是大国之间的力量均衡,因为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政治目标,力量均衡使得各国无法通过战争来实现政治目标,而只能通过大国间的和平谈判来实现;
两种主要理想主义理念:威尔逊主义 vs. 列宁主义
美国的理想主义秩序,置换掉了英国的现实主义秩序,成为远东的海洋要素的政治呈现。
2、俄国的谋划
弥赛亚主义、东正教的拜占庭帝国、沙皇制度的起源、双头鹰标志
对于俄罗斯人来说,忍受苦难并不是目的,通过苦难的磨练并战胜苦难,才能证明自己作为弥赛亚民族的独特命运。苦难在俄罗斯人严重被美化,并不是一种悲惨的命运,相反可能是一种珍贵的礼物。
- 帝俄时期,底层的农民在贫困愚昧中挣扎,其苦难体现在物质层面;托尔斯泰为代表的贵族阶层面对底层人民的苦难而承受深刻的心灵折磨,苦难体现在精神层面;
- 1812年击败拿破仑的战争,两次世界大战的经历,俄罗斯都在极度困境中换发出超拔的勇气与力量,证成自己的独特命运。
与苦难相伴生的,是俄罗斯民族性格中深刻的不安全感,首先来源于地缘结构:诞生于东欧大平原,周围没有任何自然屏障,在历史上屡遭入侵。
一战后,沙皇俄国变成了苏联,其员工战略从属于整体的共产主义革命战略,内在逻辑由列宁的革命理论演化出来。
3、日本的谋划
日本的任何秩序想想都是处在某种普遍性秩序的精神压制当中,无论此种秩序是如早期的来自中国还是如后期的来自西方,始终面对一种生存困境。
日本没有内生地轴心文明,儒学在江户时代早期成为主流思想资源。明治维新后,大规模引入国际法,在甲午战争后被西方人承认为 “文明国”。
明治二十三年(1890),天皇颁布了《教育敕语》,表达了日本国家的自我身份确认。仍然奉持儒教秩序,并有效地加入了现代秩序。
第三节:民族主义的外与内
1、民族主义与外部世界
五族共和、巴黎和会、《凡尔赛条约》、1925年 “沙基惨案”、1926年 “万县惨案”、1927年 “一三惨案”
1929年世界大危机期间,中国反倒享有了所谓 “黄金十年” 发展期
“问题与主义之争”:
- 胡适先生:指出了发现真是问题的重要性,却忽略了中国最大的真实问题正是其超大规模;
- 李大钊先生:意识到进行社会普遍动员的必要性,却容易陷入理念之争。
在苏联支持下,国民党于 1924 年实现改组,采用列宁主义的组织技术,但拒绝其意识形态。
在苏联的影响/左派的动员机制当中,实现了对于民众的普遍动员,而英美的影响/右派的理念则并不诉诸一般民众的动员,而之诉诸(右派)精英群体。
18、19世纪之交的德意志,是在受到法兰西的军事政府后而被激活出民族主义的。
国民党 vs. 共产党:国民党员着重于上层的工作,共产党员着重于下层的工作,构成一种上层国民党、中层共产党和下层民众的层级格局。
2、民族主义的内部困境
民族主义对古典帝国构成一种肢解作用。
清末的民族主义两种取向:
- 章太炎为代表的具有种族性的汉民族主义
- 杨度为代表的具有现实考量的政治国族主义
顾颉刚 “古史辨派”
顾颉刚 vs. 费孝通 vs. 翦伯赞 P459
3、民族主义的格局欠缺
边疆的地理概念与文明概念
古典时代,有边疆、无问题
现代性诞生后,无边疆、有问题
通过放弃自身才能成就自身。
第四节:共产主义对民族主义的超越
1、斯大林的民族理论与国体建构
十月革命、
“民族自决” 理念的基础是民族主义。民族主义缘起于法国大革命—“政治民族主义”;德国 “文化民族主义”;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并不是一个民族国家,而是一个具有普遍性旨向的帝国结构。
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
2、中华民族的自我超越
现代转型当中的中国,面临三重任务:
- 要实现高强度的社会动员,以便应对日益险恶的国际安全环境
- 要实现对于汉民族主义的超越,以便统合整个中华民族
- 要实现对于中华民族主义的超越,以便恰当安顿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3、大陆帝国的自我超越
苏联的共产主义 “帝国”,以普遍阶级为理解政治秩序的基础;
美国的清教-自由主义帝国,以个体的普遍权利为理解政治秩序的基础。
越南问题
- 北部的越南民主共和国
- 南部的越南共和国
美国从 1961 年开始介入越南的战争,1964 年的北部湾事件后,美国介入大规模升级。1975 年4月底,北方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占领西贡,灭亡了南方的云娜共和国,在 1976 年初宣布将南北越统一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1974年,毛泽东明确提出 “三个世界” 理论,将中国设置为第三世界的领袖。
“中美苏” 大三角
第五节:从宪法制到宪法典
1、宪法的形式与质料
宪法的形式因(被表达或理解的结构-规范)与质料因(异质化但有机一体的人群、土地、资源等)有着一种共生关系,或者说,其政治观念与现实存在是一种共生关系,彼此匹配。这种意义上的 constitution 可称作 “宪法制”。
宪法典,从人们的共同意志角度出发来讨论 constitution 问题,政治观念与现实存在不再是共生的;观念本身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被建构出来,现实则是另一回事,形式因与质料因是否匹配,成为需要单独讨论的问题。成文的宪法典,在相当意义上是观念先行。
2、从《清帝逊位诏书》到无产阶级专政
中国的共和宪制史,始于中华民国的建立,法统有两个来源:
- 1912 年 3 月 11 日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1912 年 2 月 12 日颁布的《清帝逊位诏书》
均是在立宪派主导下完成的,多半是清末士绅阶层出身,早期的北洋政府是立宪派与北洋系合作的结果。
在不同国家的历史进程中,民众比较普遍地获得精神自觉,主要有两种途径:贸易 & 战争。
3、共产主义法理学分析
宪法典叙事是对时间维度的取消,共产主义叙事则是对空间维度的取消,而真实的历史是在时间与空间的双重维度中展开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