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乃亥乡往北10KM便是鸟岛,布哈河就从那里注入青海湖。春夏之交是湟鱼洄游的旺季,到七月份依然有不少,我们就在布哈河桥边停下看湟鱼。
湟鱼学名裸鲤,没有鳞,生活在高原湖泊中,一年才能长一两,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旅游旺季,很多餐馆都可以吃到湟鱼——虽说违法,但也很少真有查处的,而且没哪家餐馆会高调挂牌售卖。这就是一种默契。尽管如此,湟鱼还是有点难得的,价格较高,有的能卖几百上千块一斤(给游客)。
我看河里的鱼并不多,也不大,可能也就二三两的样子。听朋友说以前湟鱼到处有卖,而且都是好几斤一条,味道鲜美,但这些年就很少吃到了。上世纪90年代开始相关部门几次下令封湖育鱼,后来数量渐涨,但依然算不上多。虽然有法令禁止捕捞湟鱼,实际上越禁止想吃的人反而越多,捕鱼的人一直有,吃鱼的也一直有——老司机们都知道哪家的鱼做得好。
冬天是捕鱼的好时候,湖面已冰冻,晚上去撒个网,白天拉出来就挂满了大大小小的鱼。捕鱼的人有专门的设备干这些活儿,算是职业“渔民”,多年经验使得他们知道什么时节在哪里可以收获最多,同时熟练地与官方执法队及民间护鱼队玩猫鼠游戏。他们就住在青海湖边,村民与渔政的人都知道,毕竟这不是一两年的事了。不过总有不愉快地时候,那就是双方恰好在捕鱼现场碰上。如果捕鱼方人少,他们通常就弃脏逃离,如果他们自恃人多不怕,就很可能发生斗殴事件了。我听说有人就被打脱了牙,还有打折了腿的,不过双方并没有因此而停止。
餐桌上的湟鱼
时间往回退的话,就会发现原先湖边居住的藏族蒙古族人并不吃湟鱼。看过狼图腾的人会知道当年猎杀黄羊的事儿,其实捕捞湟鱼也类似。湖里那么多鱼,难不成就看着鸟儿们吃,自己饿肚子么,这显然不明智——何况湟鱼味道好营养价值又高。所以轰轰烈烈地“开发”起渔业资源来,青海湖二郎剑附近有个渔场,就是专门捕捞湟鱼的。只不过湟鱼长得实在太慢,完全跟不上捕捞的速度,于是就开始了封湖政策。一种动物成为保护动物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数量少,湟鱼也如此,倘若湟鱼数量足够多,或者增长速度够快,应该就不会在名录里了。
当十年封湖期过去,青海湖的湟鱼是不是又可以捕捞了呢?还是说依然作为二级保护动物不允许,亦或者限量限时呢?但没人发言。我想没人可以给个准话,因为,一开口就是错。现在这样就很好,大家都有活干,大家都有钱赚,皆大欢喜。另外,请不要问我藏族人吃不吃湟鱼,也不要问我吃没吃过——虽然我觉得肯定有人对此会有兴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