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录】不由自主的对比,无可避免的焦虑
今天的文章,从18年11月的一次活动的领悟说起。
当时承蒙朋友邀请,参与了剽悍一只猫剽悍行动营第十期的社群运营,故事也从这里开始。
在此之前的几个月,知道了一个信息,一位朋友还没毕业就成了当时公司新项目的负责人,全权负责这个项目的所有工作。
而两年前,我们还在一场活动中是队友,那会儿我刚上大学,对方大二。
现在转眼仅两年,大家便有了这般差距,内心总是容易升起焦虑。
带着这份隐约的焦虑心,持续跟进着当时的社群,和不同人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一个细节——许多人特别看重每日文章的推优。
被评上了自然皆大欢喜,可若是没有的话,又被不开心萦绕着。尤其是,这社群一共也就21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如果说没有些“证据”表明自己的“成长”,似乎觉得白过了。
观察得多了自己也在思考,总的来说,这样短的时间大家来竞争有限的机会,最终必然有人“得不到”,可是,为什么我们一定得认为“得到了”才算是对的呢?这一路行程,到底什么东西更值得被关注?
这么持续想着,忽然某天在一首诗的启发之下,想明白了这个问题,顺带着,也解决了自己的焦虑问题,当时的思考后来也专门整理了一份分享,内容附上截图如下——
每个人的起步条件不同,虽然看起来大家都是“同时”进入到这个学习场,但是别人可能在此之前已经有过一段时间的沉淀,而我们没有这段时光的打磨与积累却期待着同样可以一进来就能够得到一样的结果,是不是显得不公平呢?
进一步而言,倘若我们确认地知道并且承认自己比别人“少了一段时间的积累”,那么接下来要做的,更应该是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用在提升自我上,而非在“盲目攀比”中横生焦虑。
毕竟,随着我们的积累,终有一天我们会成长到更好的一个状态。
这么想着,内心也就平和了几分。
可是,道理一次领会后就不会反复吗?
自然不是,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我仍然数次经历过此前类似的焦虑,最集中且深重的焦虑集中在去年毕业季,在自己的工作和同学的工作对比下久久不能平衡,常常怀疑过往自己的决策是否正确。
幸而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慢慢恢复了平静,至于如何调整的,也无非是把往日写的话拿出来,而后再次聚焦自己从实习开始到正式工作的一年时间里所取得的进步,通过对自身进步的“可视化”,让自己慢慢平静,当然,无法一劳永逸,仍旧偶有反复,只能说自我调节能力越来越强。
我也时常在想,这样的心态就我一人有吗?
显然,不是的。
同样是毕业季——
当周围人都找到工作而你没有找到时的那种焦虑。
当你还在准备面试时,你的同学已经拿到大厂SP的offer时的那种焦虑。
以上所述两种类型,都在我毕业时在同学身上看见了,当感知到这种状态时,总会涌现出一种“原来你并不孤独”的一种感觉。
时至今日,偶尔依旧会在与别人的对比中心生焦虑。
可能你会说,为什么要和别人比呢?
你说的对,但,这也许就是人刻在基因里的一种模式吧,“我们经由与他人的对比确认自己处于社会中的什么位置,进而延伸出安全感与焦虑感。”
这会阻碍我们的进步,让我们动作变形——是的,我也确实因为焦虑而动作变形过。
幸运的是,18年的那次领悟给我打下了基础,不断提醒我回归自身,关注自身成长,而不至于在对比中迷失了本心。
至此,以上论述于我们的言行有什么助力呢?
1.深刻认知到,我们无可避免、不由自主会与他人对比,由此而有焦虑是一种必然会出现的常态;
2.当焦虑涌现时,能够记起“每个人起点不同”,从而知道自己应该发力的地方在于可以带来成长的地方,只要去做了就一定会有所进步,时间会给自己答案;
3.给焦虑的自己准备“缓释剂”,一般我都会回顾上一个阶段到现在自己所做得比较好的事儿已经取得的一些成功,通过客观的事情与第三方评价来冲抵这份焦虑。
需要说明的是,成长的旅程,焦虑会不时涌现,毕竟,以我自身而言,18年11月领会道理到现在两年多了,依旧时不时涌现。
但是,当我们知道“焦虑的常态化”时,也许有机会把他视为一种感冒去对待。
愿我们一步一步前进,拥有平和自在的内心。
以上,诸君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