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哗啦啦地,没日没夜地,从窗外下到心里。
我是不喜欢下雨的,那湿漉漉的感觉像是心底的积水般不仅潮湿了心事,还不免发觉记忆发了霉。然后作为一个大艳阳天里也不愿撑伞的懒鬼,雨天带来的不便自不必说。
张爱玲有个写雨的句子还蛮令我中意,虽然带有小女子的矫情:“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句子虽妙, 可事实是你没来,我也不会因此喜欢上下雨。
正如这位张女士一样,之于我,可能雨天唯一的好处是适合矫情吧。于是乎诗兴大发,心底积蓄的潮湿想要迎合这湿漉漉的世界。走到窗边,关上窗子,然后自言自语一句:“下雨了,我关上窗,以为这样雨就停了。” 随后雨声渐弱,隐隐约约,若有似无。然后接下来的一瞬间这位诗人精分地从这矫情里抽离出来默默赞叹这窗子的隔音效果,于是乎我重新切换回我,应是正常点了的我。
又比如雨后的柳永写下了《雨霖铃·寒蝉凄切》,光是这首词的名字就已经是又寒又凄了,词文更是感时伤怀:于这凄切里追忆往昔良辰好景,叹那被深藏的千种风情已无人可说。所以雨天在我这没留下什么欢快愉悦的印象,能想到的稍微励志一些的比如“没伞的孩子只能奔跑”也带着一种积水无法疏通的心塞。
关于雨天的忧伤不胜枚举,远有前人的文思心绪,近有如今的国产剧:总在下雨天的分手,为映衬主角忧伤而忽至的大雨。满满的套路,却说源自于生活,于是生活也被套路了。
我很想谈谈下雨天的优点,于是像强迫自己从一个不怎么喜欢的人身上去发掘他的闪光点般去绞尽脑汁地在脑海里搜寻些许或许被我忽视了的细节。然而什么也没有寻到,只觉万事勉强不得。那么,就让喜欢下雨的人去赞美雨水吧,我得去拥抱自己喜欢的阳光,而不是一定要为这份不喜欢寻得一个平衡点。反过来,要是我是这雨水,我也不必去纠结这不被喜欢,毕竟众口难调,自会有人偏爱于下雨。
也正是如此,雨水不管我喜不喜欢,开始越下越大,噼里啪啦的雨点拍打声又开始在耳边清晰起来。我开始想象那些在雨天奔走的派送员,那不平整路面出现的需要踮脚避开的一个又一个小水坑,不远处地铁站里传来的注意防滑的语音播报以及因没伞而伫立在地铁口被雨困住无法出站的乘客。然后配上一句旁白:你没有伞呀,那你只能奔跑哦!
事实上我这个懒鬼还是识趣地带了伞出门的,我也并无什么忧伤可言,却被这雨天强行应景地矫情了一把。或许太过平静的心偶尔需要借助这外物来点拉扯,丰富一下自己的情感体验,将故意视而不见的积水借由这雨水冲刷下,也许无法冲刷走,但也不至于成为一滩死水。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