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9日5408学习小组龙窑&苏颂故居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19899178/c542e4e6753a7a36.jpg)
今天好说歹说,在小组组长积极努力下,在小组QQ群多次讨论下,终于把活动时间地点确定下来:就今天早上9:00,同安龙窑!
一早跟着导航到了目的地,厄?周围也太安静了点?QQ微信齐上阵,确定其他小组成员已经在路上快到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9899178/e983bc115054ba6d.jpg)
炎热的太阳下傻站马路边上也不是办法,我们母子协商下,顺着“龙窑渡福”的指示牌方向先往里面走。到处是各种陶罐,就是好像没有人。
漫无目的地溜达了一会,对着那大缸中的水莲观察起来:好像有个莲蓬里面的莲子已经可以吃了,叶子也长得挺不错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9899178/9e92ac17527b80da.jpg)
我们两个正争执着到底我们是不是在绕圈走回头路时,遇上了后面的大部队,大家立马整队继续逛。
遗憾今天本来预约的窑洞主人因为腰受伤没办法来,而旁边各家个人工作室门基本上是开着的,大部队逛了两家,都没有遇到主人。没有主人的介绍,又有两个小朋友,大家对那些或烤制过或尚未烤制的瓷窑作品只能远观不好近看,加上越来越热辣的太阳,几个娃都没什么耐心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9899178/522fb38fdf3e0576.jpg)
来到一个大的制胚地方,见到一位制胚师傅正在做个大缸:师傅正在用陶土接上已经做了一半的缸底,只见师傅右手拿着一块窑土,左手在缸内,顺着那底座旋转的节奏,像拧花纹一样熟练地添加着窑土,一圈漂亮的缸顶逐渐成型,心里还想着这手动的花纹应该没办法很一致吧?却见师傅拿起一块沾着水的毛巾,把刚才加上去的陶土层弄湿,踩下底座上的开关,陶缸快速转动中,师傅手调整着不同的姿势,不时沾点水,那陶缸胚肉眼可见的从那一拧一拧的粗胚变成了光滑的缸口,慢慢还出现了缸沿————回头看了一眼一旁那成品,原来刚才师傅做的不是花纹,就是缸沿。
看完陶艺师傅的手工制胚,正顺着制胚屋子看着旁边那各种半成品的陶土胚,“你们过来这边看看。”吴爸爸的声音从另外一边传来。吴爸爸介绍那边一溜过去的烧窑洞从那边看就像条龙,这就是“龙窑”得名之处。只是我们左看右看好像看不出“龙”的效果,只是知道那一溜都是烧制陶器的窑洞。吴爸爸费劲地介绍了那是窑口,那是填柴火的口,看大家一脸茫然表情,也知道那理解费劲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9899178/69b5d5753caa0aec.jpg)
懵懂中来到起头的窑口,搬开那遮挡窑口的木板,我们下蹲小心翼翼走进了龙窑窑洞,原来里面是一个很长的烤制窑洞,整个窑洞是连通的,中间的窑口和添柴火的口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窑洞里面已经有些等待烧制的陶土胚,窑壁上那多次高温烧烤的窑土已经变成了光滑而多彩的琉璃,看着这至少两人高的窑洞,想着一次烧制出来陶器应该可以装满好几个屋子。难怪这附近房前屋后都是陶器,房子的墙壁上也见缝插针地镶嵌不少陶器。
![](https://img.haomeiwen.com/i19899178/f1e65e9f433aa781.jpg)
参观完龙窑,时间才十点刚过一会,集思广益下附近可以去的几个地方不是因为天气太热就是闭馆都被pass了,最后选定了苏颂故居。
小分队直接出发,跟着导航顺利来到苏颂故居——庐山堂。五世进士,七代朝廷为官,苏颂家训,北宋贤相,随着参观,一串串历史信息奔扑而至,几位家长很高兴跟5408学习小组成员郑重声明:好好记录,回去每人一篇作文哦。
![](https://img.haomeiwen.com/i19899178/5fa704a49d405de2.jpg)
“不要叫我写作文!”这应该是今天以来,这几个同学最一致的抗辩了,只是抗辩无效:)
时间来到了十一点多,两个跟来的小娃一小包饼干已经打发不了了,大家商量去哪里吃饭,老规矩,拿出手机搜索下附近推荐小吃,汤包不错,距离也近,就它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9899178/31fe0006a1485bf3.jpg)
一桌大大小小十人喝着酸笋豆腐汤,大肠血汤,品着汤包,用一顿不算豪华的午餐结束了我们这次的学习小组活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