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付费到底带给了我们什么样子的方便。
最近接连看到好几篇关于说在网上买课程听后觉得亏了的文章,内容大概的意思是顺从了知识付费的潮流,在各大不同的课程平台买了大小不同的KOL课程,学习后并没有得到如他标题说的那样,几天,几周,几月能提高生活品质,能工作加薪功效等,而且文章之后的评论和认同的人还怪多的。
这却引起了我的深思,也是我这篇文章主要的来源之一,因为今年开始到现在我也买了几门课程,听后却是他们相反,我觉得我对那些课程真是相见恨晚,我爱死他们了!
2016年作为最火热的风口之一,知识付费的浪潮拍的惊涛澎湃,截止2017今天作为知识分享承载的平台——得到,分答,赤兔等专业付费平台迅速发展起来,这还不包含喜马拉雅,知乎,豆瓣,微博等把付费知识分享作为主流的平台,总之是火的一塌糊涂。
就在今年我也开始加入了知识付费学习的道路上,不过是作为其阶层的最下级,消费层。在得到,分答,插坐学院均有消费。而且我还听说,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有志青年10个其中最少有3个走上了付费学习的道路,交钱去不同的平台学习。
为什么我们会主动的交钱学习,为什么知识付费会火?
我读过一篇文章是易观互联网娱乐高级分析师黄国锋说的,“付费阅读解决了互联网产生以来的一大痛点。在某些特定的消费场景下,催生了对内容的付费阅读需求。”他认为,一方面,网上免费信息泛滥且质量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受众迫切需要快速获取对自己有价值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而我觉的,我们主动的交钱付费学习本意其实是为了提升自我,改变生活,(当然其实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现在这个社会进步发展的太快,你若不学习即使在公司那一片小天地都会很快跟不上其他人的脚步。大概的意思也就是我们即使不想比别人太厉害,但是更不想被老板认为比别人笨,情势逼得吧。)但实际上我们好像被天给热糊涂了,在学习和知识获取这方面变得不理智了。
那么我到底总结出来了什么?
1.其实很多人都是没有计划和目标的在买课程,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只是一味的觉得可能需要,或者在某处看见听见了那个课程的老师很厉害,自己的手里又有些闲置的钱,然后就懵逼的买买买!然而他们却记不起小时后老生常谈的话说:贪多不烂。
2.社会的进步与快节奏导致现在的年轻人普遍的渴望成功,渴望快速的成功,所以觉得买了课程,听完了,来回的听完了,就能如他课程老师标题所说的那样,三天,五天,一个月就能改变。大哥做活动我们都知道,要贯彻——落实——与执行,白日做梦不行动怎么可能成功?其实这些老师说的是有道理的,你想想趟若自己能闭着眼弹奏几百钢琴曲,其他的新曲子即使第一次拿到手里,弹起来大概也不会太陌生吧。
3.怪老师讲的空,大,白,觉得自己学了依旧没有所得,却忽略了忘记了自己当时学这些课程的时候是不是在坐公交车的吵杂环境里,躺在舒适的环境里学习,(大哥大姐们,你们没有睡着都不错了,还真的能记住吗?)专注度不够,很多有用的信息其实并没有吸收到多少。我学的那课程老师经常会在课程里面提醒我们,不要开车的时候听我的课,不要走路的时候听我的课,不要睡前听我的课,要多去对着文稿听,没事的时候琢磨琢磨。
4.觉得自己听懂得了很多道理,可是依旧过不好这一人生,其实我觉得你还是没有懂那些道理,或者还没有到懂得那些道理的时间,你只是记住了那些东西,而不是懂了。你要明白一瓶水在沙漠处和在海边处人们对于其价值的理解就是不一样的,读书学习也一样,书中其实是真的有黄金屋和颜如玉的,不信你且你看看那些一门课在得到,分答,或者其他平台卖上千份万份的人生活如何?
5.知识是能改变命运的,但是知识付费给人分为了两个阶层,生产者和消费者,所以当下的知识付费很多时候都只是披着知识外衣的粉丝经济,很多所谓的KOL,大V只不过是知识的捕捉者,而他们却通过各种圈养粉丝的方式进行积累收割。二手的内容则成为收割我们的载体,所以我们要有最为基本的辨别力,选择我们所需要的知识去付费才能物有所值。
6.市场的不健全,良莠不齐的腰部KOL(腰部这个词来源网络,我觉的其实也就是小V)导致什么人都出来想从这个火热的浪潮分上一杯美羹。而义务和责任其实是并没有达到,其实在商业活动中,既然别人是交费了的学习,你们之间所进行的是一种交易,你就该尽上自己的责任,承受道德和商业义务,比如我的课程老师他就经常提醒我们到底该怎么去学习他的课程,我的另外一个老师停掉了他的其他工作,一心专门做线上课程,我猜这也许是一种大V与小V的区别。
...
以上便是我的观点,我是陈问禅,上班运营狗,下班推书人。
以下是我关于如何过好自己人生的读书,选书,构建学习知识推荐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