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接着分享《底层逻辑1: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后半部分印象较深刻的2个观点:
我们讨论、争吵的是同一个问题吗?
描述一件事情有三个角度: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How(怎么办),号称黄金三问。其中最简单是How,处于执行层面,很多人解决问题是直接从How开始的。最有力量、最有可能触及灵魂是Why,有时需提防。洗脑大师(或好或坏)常擅长Why,记得有个TED演讲里提到当人听到Why时会有本能的大脑反应。很多人容易混淆它们,出现“我表达得很清楚,对方却完全没听明白”的情况。回想起工作中“我问能不能提供一个XX报告?(What),对方却在回答不行呀,没有人做呀!(How)”。
真正有效的沟通模式应该如下图。解决问题,只有真的把What、Why、How黄金三问同时解决了,才算做到了知行合一,才能开启有效能的生活。
![](https://img.haomeiwen.com/i23671121/607ef422c3ec10c4.png)
公平和效率是什么关系?如何取舍?
先分享下作者对公平、公正、公开的定义,与问题不强相关,单纯是因为作者擅长打比方的表达,我觉得挺有趣:公平—用“同一把”尺子丈量万物;公正—选“哪一把”尺子来丈量;公开—把丈量的过程展示给公众,让同意公正者监督公平。
回到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它们是一组对立统一的,涉及深刻的经济学、社会学概念,牵扯到收入分配的选择:简单说公平指吃大锅饭,效率是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这样会造成贫富差距。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选择了效率优先。全球贫富差距加大,需要考虑公平,逐渐形成共识:初次分配负责效率,再分配负责公平。这将是一个长期的策略,公平是下一个时代的红利,于是互联网上的帮农助农就是产物之一。
写在最后
书中还有不少章节有趣地讲述了创业、管理,给出了一些不同的思维角度,值得看看。同时作者能用简单的类比方式帮助我们思考、理解复杂问题,这就使我相当佩服。还是那句话,不必100%认同,如果某个观点能让我们思考就是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