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非常简单民意调查。调查人员对大量的、各种学历和知识背景的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遇到一种致命的瘟疫,有 600 个被感染者。
第一种救治方法可以保住 200 人的命;
第二种方法有 1/3 的可能性能保住所有人的命
如果你是这个城市公共卫生部门的主管,你采取哪种方法?
我们知道,从单纯数学的角度讲,这两种方法可以治愈的人数的期望值是相等的。但是调查的结果是,大部分人都选择第一种方法,因为毕竟“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接下来,我们换一种方式问同样的问题,当然受调查者和前一组人的背景具有可比性,却不是同一批人。这次的问法是:
第一种救治方法会让 400 个人丧命,
第二种方法却有 1/3 的可能性能保住所有人的命,当然也有可能让所有的人丧命。
从数学上讲,这和第一个问法在内容上没有区别,只是把救活 200 人换成了死掉 400 人。但是,这一次大部分人都选择第二种方法。因为人总是喜欢生而讨厌死,相对于死亡的确定性,人们还是宁可选择希望不大的生的方法。
这是吴军老师讲的卡尼曼教授的实验。
接下来卡尼曼教授又讲了一个上述例子的变体。
他交给实验者 50 美元,然后拿出一个钢镚问:"你是否愿意跟我做一个游戏?我抛钢镚,如果头朝上,你就可以再获得 50 美元,如果头朝下,就把 50 美元还给我。当然,你也可以拒绝和我赌,直接拿 50 美元走人。"
结果大部分人心想,来一趟白得 50 美元,已经很好了,如果玩游戏,搞不好空手回去,于是选择直接拿了 50 美元走人。
接下来,卡尼曼教授又做了另一个实验,每个参加者进来前,先给了他们 100 美元,然后门口站着一个保安,教授还是拿出那个钢镚说,如果你参加游戏,钢镚头朝上,你就可以带着这 100 美元离开了,如果头朝下,就空手离开。
但是,如果你拒绝玩这个游戏,保安会从你身上拿走 50 美元,然后才会放你离开。这时,大部分人选择赌一把,因为毕竟被人抢走 50 美元很不爽,宁可一拼。
在上面这两个实验中,无论参加实验的人选择落袋为安,还是选择赌一把,其实他们带走的钱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选择落袋为安的人永远会带走 50 美元,赌一把的人带走 100 美元和空手而归的可能性都是 1/2。但是,采用不同的问法,大家的反应却不相同。这个例子,其实就是上面救治瘟疫例子的变种。
卡尼曼教授就接着讲了很多人选股票时的投资心态。假如他买入了 A 公司和 B 公司的股票各 1000 美元,一年后 A 公司的股票涨到了 1500 美元,而 B 公司的跌到了 500 美元。
大部分人在想,从 A 公司的股票上已经赚了不少,应该落袋为安,于是很多人将 A 公司的股票卖掉了,而 B 公司的股票亏了 500 美元,如果现在卖掉,真的就亏定了,于是就留在手上,我们在心里上认为只要不卖出,就不会亏损。
其实,一个公司股票下跌通常说明这个公司比较糟糕,拿着它的股票继续下跌的可能性比涨回去更大。而一个股票不断上涨的公司,通常在同行业中具有竞争性,股票继续上涨的可能性比那些下跌的公司更大。
而很多人的行为,永远是卖掉好的股票,留下烂的股票,因此, 200 多年来永远在亏钱!
这件事和智力没有关系,是人的思维定式使然,因此好的投资人都懂得在投资时,要具有极为客观的理工科思维,也就是说一切的判断都以事实为依据,对结果不作事先假设。
卡尼曼教授讲的这个原理其实也可以用到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你可以利用人们的这种觉得赚到便宜和不愿意亏损的心理让对方更加高兴。
很多年前,一些老人给我们传授经验,讲了这样一个笑话。一个大学生刚毕业到机关工作,为单位写简报,这种简报都是机关里向上级领导的汇报。
有一次,县里遭了灾,这个新来的大学生写道,“由于遇到了洪灾,今年粮食减产了一成”。他交给领导看后,领导讲,事实没有错误,但是立场不对。这个大学生就糊涂了,赶忙向领导请教。
领导将他的简报改成了,“虽然遭受到洪灾,但是今年粮食依然抢救回九成”。这样一来,负面的报道就成了正面的了。
讲这些并不是要你不努力工作,投机取巧,而是说在工作和生活中确实有很多技巧。
有经验的人能在亏损的时候开导你。有些时候别小看这种开导,人在逆境的时候,如果少想点损失,多想点所得,更容易走出困境。
在一个创业公司里,失败是常有的事情,如果总想着失败,事情就做不下去了,在彻底输掉之前,不妨想想好的方面,振作起精神,利用剩下的资源认真做事,或许还有成功的希望。该处理时,即时处理,要有壮士断腕的精神,不卖,有可能亏得更多!
壮士断腕为自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