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于丽萍|爱情与婚姻

于丽萍|爱情与婚姻

作者: 于丽萍_ylp | 来源:发表于2020-04-08 22:31 被阅读0次

一位名叫哈特菲尔德的学者在斯坦福读研究生时,其他同学都研究老鼠,唯独她对浪漫爱情感兴趣。尽管她曾被警告说,爱情是社会心理学的禁区和陷阱,根本不可能研究。她和她的研究团队还是通过研究认为:爱情是一种高级情感,不是低级情绪,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而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认为爱情有三种因素,激情、亲密、承诺。

该理论认为,激情是生物也会有的情绪,是生物属性体现。而爱情呢,是一种持久深刻的社会情感,如同母爱、爱国情感等等。激情可以是爱情的基础,但绝不是爱情的全部。还有观点认为激情绝不是爱情,它类似于动物“发情”。(这里借用“发情”,没有贬低意思)按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防御。人无防御不能生存。心理防御如同国之边界;皮肤、免疫系统之于身体。

比如查尔斯王子放弃美若天仙的戴安娜选择跟卡米拉一起,不是理性逻辑能够推导出来的。

讨论爱情离不开婚姻,有句网络流行语“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婚姻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社会性离不开社会风俗和社会制度,纵观上古时代,婚姻的动机可以概括为:经济第一、繁衍第二、爱情第三;而中古时代排列组合为繁衍第一、经济第二、爱情第三;在现代已经变成爱情第一、繁衍第二,经济第三。有学者预言,后现代——未来已来,将重新排序,回归上古时代。似乎有迹象表明发展趋势如此。

李老师不是说过婚姻制度终究会消失么?而社会学家李银河的观点温和一些,她不是说婚姻制度会消失,是说选择结婚的会越来越少,只有20%或者20%或30%的人走进婚姻。如此结论是有事实根据的。

再比如,贵为一国之君的克林顿与莱温斯基冒天下之大不是的婚外情,我们撇开道德从人性层面讲,就是对婚姻的一种挑战。

人的精神有三大支柱,科学、艺术、人文。科学讲道理和逻辑,艺术注重观察和美,人文落脚点是体验和善良。后现代社会物质极度发达,人们在寻找回归精神家园之路,精神家园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依恋,亲合起源于依恋,依恋就是亲密关系。

试想,当婚姻中亲密不再,物质发达的今天,经济不再是婚姻的动机追求自由同时繁衍也失去原动力,还有什么能够挡住婚姻解体的脚步?

相关文章

  • 于丽萍|爱情与婚姻

    一位名叫哈特菲尔德的学者在斯坦福读研究生时,其他同学都研究老鼠,唯独她对浪漫爱情感兴趣。尽管她曾被警告说,爱情是社...

  • 于丽萍|思考与想象

    作业:请举例说明您是否是一个善于思考和想象的人。 自认为自己是一个不会思考的人,更确切的说是一个懒得思考的人。从小...

  • 于丽萍|与智者同行

    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 与高人为伍,你能登上巅峰。 在现实生活中,您是谁并不重要,您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古有...

  • 于丽萍|代偿

    代偿,作为一种防御机制,不见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安娜·弗洛伊德的著作,也不见于瓦利恩特(1992)专著中所提到的...

  • 于丽萍|解梦

    对于不善于写作的我,写了七百多字突然一个电话打进来,全部没有了,此刻的我,脑袋里一片空白,居然忘了写了些什么。这几...

  • 于丽萍|随笔

    今天儿子的一席话,让我陷入了反思:“究竟是我们更了解孩子,还是孩子更了解我们呢?” 自从疫情开始,我们除了上班几乎...

  • 安全感源于归属感+成就感

    她的心太大,大到婚姻这个小空间承载不了她,于杨丽萍而言: ①选择婚姻,舞蹈就参了杂质,我不甘愿 ②选择舞蹈,哪怕一...

  • 于丽萍:红楼情缘

    初与《红楼梦》结缘是在高中。那时,一本《红楼梦》是我唯一的枕边书,不怕大家见笑,最初我是拿来催眠的,因为出场人物太...

  • 于丽萍| 了解自我

    相对而言,认识人家容易,内省难。你如果没有体验腿疼,你真的不知道腿的存在,从体验的层面了解自我。 我们每天都在忙着...

  • 于丽萍|过分控制

    过分控制指父母对子女实行直接的和尽可能完全的(“全天候的”)控制。孩子的活动被限制在卧室和起居室内,或限于母亲的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于丽萍|爱情与婚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jxf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