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回老家看望空巢老母,老母77岁,不跟儿、不随女,坚持独居老家1年余。
为何要独居老家,老母有自己的理由:农村敞亮、人多自由随性,有街邻街坊的老友圈、有话题、有归属感。
其实,像老母这样的空巢老人农村也很多,有时也想,空巢到底是身体的空还是心理的空呢,怎样才是最好的安排呢,百思而不得解。
邻居范大伯、范大大(伯母)也已经70多岁了,一生善良,邻里似亲人。现在搬到大儿子家,没见到,问老母范大大的身体近况。
范大大身体不好,有慢性支气管炎,迁延20多年,每多活一天都是赚的。
范大伯、大大有2子2女,大儿子干村医,有钱有威望,盖了高楼给爸妈住。
范大大常年吃药、间断住院也多亏大儿子是医生,才一次次从鬼门关拉回来,大儿子是大大的骄傲,为她撑了门面,也为她撑了生命,大大的世界是大儿子。
范大伯身体健壮,一生面朝黄土,土里刨食,对土地有热爱、对农活有情怀,照顾大大的同时去小儿子家帮忙干活,小儿媳妇也纯朴良善,与大伯一样具有农民的粗糙、知足、懂感恩,与大伯相处如亲父女,大伯辛苦劳作,甘之若饴。
“你大大现在的本事就是推着小车到门口,到路边坐坐,啥也不会干了”,妈妈哀叹。
我唏嘘不已,有无奈、有痛惜。
“你大伯对ZL(小媳妇)说:这边一没有你妈,我就来跟着妞(对ZL昵称)吃饭......”。
妈妈的结论是:你大伯偏心的没边了。
我能理解范大伯,大儿媳虽也孝顺。但和大伯不在一个阶层,她作为医生的细致、谨慎与农民大伯的粗糙、随意更多的是不搭。天长日久,即使没有嫌弃也难免罅隙。
何况大儿媳的的生活不需要范大伯的帮衬,也有更多的优越可以让大伯依靠,在大儿媳这里大伯是失落的,只会提醒自己的衰老和无力。
而在小儿媳这里范大伯可忽视自己的无能,做些力所能及的活,收获了尊重、被需要、亲情及家人的幸福感,这里可以安放他对儿女的依恋,稀释不安全感。
后院的邻居田大大,70多岁,孤身一人,跟2个儿媳妇轮流过活。
闲着无事,看邻居拉树枝,就上前帮忙,一不小心被车拉倒,大腿骨折了。已卧床2周,有2个闺女轮流看护。
目前,邻里仍和睦,相安无事,作为医生见多了世事无常,对后续担心不已。
如果田大大预后良好,3个月后又恢复如初,则最好,辛苦照护、医药费都不算个事。
如果田大大预后不好,并因此卧床不起或者驾鹤西去,保不准邻里纠缠不已,或断交、或成仇,不敢想象。
奇葩说有一集辩论养老该不该进养老院,各种的观点,各种的见解,有亲情牌、有安全保障牌、有社会机制牌、有金钱牌,各抒己见,不一而论。只是辩论有多激烈,现实就有多无解。
养老,仍是我们不得不说的话题,也是无解的方程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