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洒的诗絮(六十二)

作者: 诺鸫竹隐 | 来源:发表于2019-04-27 05:24 被阅读21次
飘洒的诗絮(六十二)

      不忍秦观离去,遂续之。

        满庭芳

                [宋]    秦观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倖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注释

满庭芳:词牌名。双调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

连:一作“黏”。

画角:彩绘的军中号角。

谯门:城门。谯qiao,音瞧。城门上的望楼。这里指代城门。

引:举。尊:酒杯。

蓬莱旧事:东汉时以蓬莱喻指位于东都洛阳的国家图书馆一一东观。而秦观即在宋代秘阁(国家图书馆),担任校斟的职务。

烟霭(ǎi):指傍晚时的云气。

消魂:形容因悲伤或快乐到极点而心神恍惚不知所以的样子。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香囊暗解:送给对方以表留念。

罗带轻分:打成同心结以示连心。

谩(màn):徒然。薄倖:薄情。

飘洒的诗絮(六十二)

        哲宗绍圣元年(1094),新党得势,秦观被外调杭州通判,不得不与其深情眷恋的心上人挥泪作别,此词即写于其时。因而词中所抒之离情与仕宦失意的身世之感交织融合在一起,使词作显得婉约而又凝重,绵渺而又深沉。上片描写别时景色及对往事的回忆;下片抒写离别时的留恋、惆怅之情。全词把凄凉秋色、伤别之情,融为一体。通过对凄凉景色的描写,用宛转语调表达伤感的情绪,是这首词的主要艺术特色。

      这首词极适合诵读,其音韵也正合情境,若再配上合适的音乐,当不止让人泣下…

[集评]

周济《宋四家词选》:此词将世之感,打并入艳情,又是一法。

谭献《谭评词辨》:淮海在北宋,如唐之刘文房(长卿)。下阕不假雕琢,水到渠成,非平钝所能借口。

徐育民《历代名家词赏析》:全词层次井然,步步深入,分别在江边征棹之中,看的是野外苍茫之景;由饮酒到话别,到解囊相赠,由泪染襟袖到征棹远逝,灯火朦胧,真是满纸凄凉色,一派伤别情,不愧是婉约派代表作。

晁补之:少游词“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虽不识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语。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写别情,缠绵凄婉。“山抹”两句,写别时所见,已是堪伤;“画角”一句,写别时所闻,愈加断肠。“高城”两句,以景结,回应“谯门”,伤情无限。

飘洒的诗絮(六十二)

    2019.4.27.己亥三月廿三

     

相关文章

  • 飘洒的诗絮(六十二)

    不忍秦观离去,遂续之。 满庭芳 [宋] 秦观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

  • 飘洒的诗絮(一一三)

    今天再读陈维崧的另一首词 一一 醉落魄·咏鹰 清代:陈维崧 寒山几堵,风...

  • 飘洒的诗絮(一一八)

    说起来,接触并喜欢上散曲,是从元杂剧开始的。所谓唐诗、宋词、元曲一一元曲主要是戏剧和散曲。首先自然是《西厢...

  • 飘洒的诗絮(一一六)

    由前一则朱祖谋悼念戊戌六君子之一刘裴村的词,自然联想到谭嗣同的一首一一 望海潮·自题小影 ...

  • 飘洒的诗絮(一一九)

    《长亭送别》(二) 接前次所谓“说来话长”一一 《长亭送别》的戏剧冲突的...

  • 飘洒的诗絮(一一一)

    今天我们学一首“300年来第一流”一一龚自珍的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

  • 飘洒的诗絮(一二四)

    今天,我们再读大剧作家王实甫的一首散曲一一带过曲: 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元代:王实...

  • 飘洒的诗絮(一二五)

    前面由词至曲,打住。今上溯读唐诗。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

  • 飘洒的诗絮(一一二)

    今天,我们回溯一下清初陈维崧的词一一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

  • 飘洒的诗絮(一一五)

    有关纪念戊戌六君子的词,我们还是第一次接触。下面看一首晚清朱祖谋的词作。 朱祖谋 1857.7.2...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飘洒的诗絮(六十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kec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