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连载:《闲话三国》(744)

作者: 文生修道 | 来源:发表于2023-01-11 20:07 被阅读0次
第68回:小奸诈降弄巧成拙                    老臣献计披肝沥胆(九)

      周瑜听完,大吃一惊。

      心想,你鲁肃比我想得都周到。你出去了那么一会工夫,就悟出了这么一套道理来?不象。

      刚才我派人找你,找来找去找不到,你到哪里去的呢?对了,一定又是在孔明船上。这些货色肯定是诸葛亮那里批来的,现在再倒卖给我。

      因此问道:“可是诸葛亮所讲?”

      “正是军师教我。”我哪里想得出来?

      鲁肃说完,捋着胡须冷眼观察周瑜的神态,看看是否被孔明料到。

      周瑜一听,果然是诸葛亮所讲,摇摇脑袋跺跺脚:“诸葛亮啊诸葛亮,本督不杀尔诸葛,誓不为人!”

      “哈哈!又被军师猜着了!”你这个人被孔明估死的。

      其实,周瑜只是发泄一下胸中之气,并没有真正要杀诸葛亮的念头。一是因为现在要集中精力对付曹操;二是杀了孔明,只怕庞统不肯献连环计;三是目前需要诸葛亮帮忙。

      相反,周瑜觉得,既然孔明也是这样讲法,那就说明我的想法、做法是正确的。便对鲁肃讲,快把你方才那番话再去转告甘宁,叫他严守秘密。

      晚饭之后,周瑜把日常军务料理完毕,回到内帐。心想,既然我已收了二蔡,准备计中生计,还他一计。那末,我就要派一个人诈降到曹营上去。

      我派谁去最合适?怎么派法呢?不能象曹操那样马虎,一定要慎重考虑。

      我想,去诈降的人,首先必须具备三项条件:

      第一,名望大。这是针对曹操的特点。

      第二,是江东的紧要人物。对战局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否则,曹操未必欢迎。

      第三,此人一去,能使曹操立即有利可图,以进一步增强他的兴趣。

      不过,这样的人在三江一下子倒很难找到。所以都督在帐内步来踱去,苦思冥想。

      “别卜,别卜,嘭!”起更了。内帐里蜡烛火摇摇曳曳,四下寂静无声,只有周瑜自己来回走动的靴声橐橐。

      正在此时,忽听由远而近一阵铠甲之声,内帐门嘎地推开,轻轻走进一个人。

      周瑜回头一看,只见来者金盔金甲,胸前银须飘飘。却原来是粮队官黄盖。

      都督想,老将军,你未奉将令怎能擅离粮队?这是有罪的!尤其深夜私闯内帐,罪加一等。你怎么回事?莫非有紧急军情?

      只见黄盖小心翼翼把内帐门关上,走到周瑜面前,打拱道:“虎驾在上,老朽黄盖有礼了。”

      “老将军少礼。一旁坐了。”

      “告坐。”

      老将军就在文书案旁的椅子上坐定。

      周瑜坐在行军床的床沿上,问道:“请问老将军,黑夜进帐,有何军情?”

      黄盖想,如果没有大事,我岂敢擅离职守,私闯内帐?

      说道:“都督,屯兵三江时日已久,至今未能破得曹兵,老朽心中深感不安。故而今夜把粮营之中安排停当,特来拜问都督,有何破曹妙计?”

      作为江东的老臣、粮队官,我有责任来问问你对破曹的打算。现在一天天空耗粮草,而破曹毫无眉目,这样旷日持久,对我江东不利。所以我忍不住要来请教都督。

      周瑜想,破曹之计我们昨日已经拟定了:火攻。

      但是,我当时郑重关照,这条计只有我们四个人知道,不能让第五个人得悉。如果我同你一讲,变成我自己带头泄露军机了。

      虽然黄盖也是江东的要紧人物,与他讲之也无妨,但在可能的情况下,还是不说为妙。

      再说,你今夜特地到此,不可能光是来问消息的,肯定有了想法了。不管你的想法对与不对,让我先听听你的主意再说。

      所以周瑜答道:“破曹之计,本督已有了,但尚未成熟。不知老将军可有妙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评书连载:《闲话三国》(74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kef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