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空间想法读书
我对《文化苦旅》的感想

我对《文化苦旅》的感想

作者: 横斜 | 来源:发表于2022-01-18 13:15 被阅读0次

  第一次知道《文化苦旅》的时候,我还在读着初中,当时是无意间在一本书上翻到了一则对它简短的介绍。

  对于年仅十五六岁,一个刚刚开始搭建内心小天地的少年来说,每一个印在纸张上的黑体字,仿佛都带有一种天生的令人信服的力量,而由这些力量所凝练成的几行评价颇高的句子,更是激起了我满满的好奇。从那往后,我便有了要买来看看的想法。 

  但随着年岁的增长,众多年少时的冲动,己被新的思绪逐渐取代,继而不可避免地被时间点点磨淡,于是到了最后,当我走过某处山野农田时,己将它们遗忘在了草木泥土的味道里,忘在了袅袅升起的炊烟上,忘在了眼前的几棵树下,或是路边的小石子间。就这样直到了上个月,我无意间与一位朋友在闲聊时提及了此书,才唤醒了这一份忘掉多年的想法,于是没有犹豫,我当即网购了一本回来,一方面为了完成年少时的一份心愿,另一方面也想借此打开我写作的更多可能。

  从拿到书开始,一直到前天晚上,我才算大致读了一遍,书的字数不是很多,但每一篇文章都值得花时间去细细读来。

  开篇我看到余秋雨的脚步向西,去了敦煌去了莫高窟,在斑驳的墙壁上,我看到了各朝各代的或瑰丽或柔美或精细或粗犷的壁画,明艳的色彩,活泼的线条,大胆的想像,慑人双眼。同时我也留意到留给后世以精彩的敦煌,也曾垂泪哭泣过,门外王圆箓的道士塔还耸立在那,无数年来它在用无声的语言向人们轻轻述说着一个国家从风雨飘零到朝气蓬勃,到底需要经历怎样的劫难,它应该看到过无数的经书宝藏,一箱箱被西方盗贼拉着拖着攥着搬上了车,搬出了敦煌后,往西又搬出了东方,洋大人们驾着车满脸笑容的走了,却用力地在一个民族的文化疆域上留下了两行深深的轮印。如今我们都应该知道,敦煌飞天的故事其实并不容易。

  跟着余秋雨的脚步,我们告别敦煌,暂收情绪,顺长江而下,至成都,访都江堰,看李公人力如何胜天,巧夺天工将野蛮的大江驯服为天府平原的源头活水。至三峡,看亭午曦,夜分月,从七百里猿声过,朝白帝而暮江陵,仿谪仙渡万重山。至洞庭,游吕宾亭,品范希文两字关情,诵杜少陵五言绝唱。还有白了头发的苏州,范氏的天一生水,被鲁迅扣上“磨人志气帽子”的西湖等等篇目,读来心向往之,恨不能亲至,无奈只能在字里行间一遍遍反复地走。

  看到最后我为《信客》的消逝感到无奈,读到《酒公墓》时情难自以,从《漂泊者们》中得以一窥华人华侨的乡愁。尽管距离此书出版己过三十年,而距离余秋雨将其创作完成的时间还要更久远,但这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己如树苗般深扎中国大地,己如洪水般袭卷了无数人的心神。的确,它们就像这样反反复复地扎了几十年,又袭卷了几十年,如今它们的生命依然旺盛,声音依然洪亮,未来或许还有几十年,或许还要更久远一些,它们也都不会缺席。

  回到书的本身,尽管《文化苦旅》已将美丽之韵,折射到了书中的每一个角落,也在海内外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浪潮,可随之而来的是不断地争议。许多人批判余秋雨文人自傲,写一个字,就要表露出两份清高,文章矫揉造作,透露着一股小家子气,这些骂声我都看了,三分真七分假,还有一大批不知所云,但唯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文化苦旅》值得买下来,值得去占有你须臾人生中的一点时间。

  人生短短,却也不妨试试。

相关文章

  • 我对《文化苦旅》的感想

    第一次知道《文化苦旅》的时候,我还在读着初中,当时是无意间在一本书上翻到了一则对它简短的介绍。 对于年仅十五六...

  • 文化苦旅:其实乐在其中

    说是“苦旅”,我看先生乐在其中。 这便是我读文化苦旅的最大感受了。 自从学过《道士塔》,《文化苦旅》于我而言就是可...

  • 有文化的人

    读17年版本的《文化苦旅》,似乎很陌生,可《文化苦旅》我也读过几回。可能才疏学浅,不甚了了吧。翻出家里的《文化苦旅...

  • 一月书单

    文化苦旅

  • 敬秋雨先生和他的《文化苦旅》

    我把余秋雨先生大作《文化苦旅》阅读完了,他在书中说,文化苦旅苦的不是游历记述的过程,而是文化创造的过程。 秋雨先生...

  • 喜欢旅游的人,不妨去看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

    喜欢旅游的人,不妨去看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 看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深感其文化底蕴深厚,见...

  • 随笔而读之《文化苦旅》感想

    2月23号 文/鞳羽 今天一位书友“芦苇薇薇”貌似很委屈与不解,问起关于写想法点赞的问题、并说出自己写的想法明明写...

  • 读《文化苦旅》—敦煌篇

    读完《文化苦旅》,我陷入了沉思。 《文化苦旅》这苦究竟苦在何处?曾看到过这样一种见解:苦的是这趟旅程...

  • 我和《文化苦旅》

    第一次听到《文化苦旅》,心底下是不愿意看的,以为又是一个枯燥乏味的历史教科书,于是,那本书躺在书架上多年,竟然无暇...

  • 我和《文化苦旅》

    我和《文化苦旅》 文/木子梧桐 初次听到《文化苦旅》这本书,心底下是不愿意看的,以为又是一个枯燥乏味的历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对《文化苦旅》的感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kek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