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读后感

作者: 风雨过后见彩虹llc | 来源:发表于2022-03-02 22:28 被阅读0次

上周阅读了《又笨又慢平天下——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

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曾国藩从小就发现自己天资愚钝,于是他笃定了人生观:既然我是笨人,那我将来做一切事都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用笨方法去做,不投机不取巧不走捷径。成功的路有千万条,我只走那条看上去最笨,实际上最踏实的路。

他坚信自己能把通往前途的大门轰隆隆推开,最后他做到了,不仅击败了太平军,还开拓了“洋务运动”,对我国的军事、经济、文化等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曾国藩身上有许多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领悟,今天分享以下5个:

1.毅力

曾国藩曾说,毅力是天下第一利器,无坚不摧,所向披靡。他进士考了七次,最后才以中下等的成绩勉强入围;他多次和太平军战败,三次投江自杀未遂,如果没有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恐怕早已放弃了,也不可能创造千古伟业,受万世敬仰!

2.自律

曾国藩极其自律,他的座右铭是“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曾花了两个月,成功戒掉了烟瘾。此外,他还将自己的缺点一一记录在本子上,一个一个改正。最有名的就是他给自己制订的十二条修身戒律,早起、读书、写作、练字等等,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

3.勤奋

曾国藩的勤奋是常人难以企及的。他一生勤勉,每天坚持早起,公务再繁忙,也要坚持读书、写日记。虽然天资平平,他为人做事非常有忧患意识,结硬寨打呆杖,不停地让他的队伍挖沟,做好防守之功。那时中国没有像样的船,也没有设计师,他就自己画图设计,从笨拙的竹筏到木船再到后来的高级舰队,他一步一个脚印,最后用他那配备大量洋炮的舰队夺去了长江的治水权,为太平天国的覆亡掘开了坟墓。

4.豁达

如果说世界上有人的胸怀比大海还宽广,那曾国藩就是典型的代表。左宗棠曾多次在公众面前揭曾国藩的短,让他难堪,给他穿小鞋,但是曾国藩并没有耿耿于怀,国家利益大于一切,他将个人恩怨置之度外,在临终时还在向李鸿章推荐左宗棠。

5.谦逊

都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曾国藩认为人生最好的状态是“花未全开,全月未满”,他虽然德高权重,家中富贵之极,却一点也不骄奢淫逸,在他仕途达到顶峰时能够认清形势,急流勇退,最终得以善终。

我们虽然不能像曾国藩一样名垂青史,但他的故事、他的精神却一直鼓励着我们,勤奋好学、积极向上、脚踏实地、持之以恒。

相关文章

  • 借书“窥”人——一个皮人眼里的“千古第一完人”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阅读背景:曾国藩是谁?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四大名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

  •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今天读《曾国藩家书》中,让我最为印象深刻的一章是“天地之道,刚柔互用”...

  • 《曾国藩用人智慧金鉴》读后感(一)

    《曾国藩用人智慧金鉴》读后感(一) 本书由中国市场出版社出版,作者林乾。 纵观曾国藩一生,曾国藩自己总结自己是“打...

  • 思路受限可能因为见识不深

    #唐浩明《曾国藩》读后感 以前中学学历史的时候,对于曾国藩的印象是模糊的,而且也是偏负面的。大学因白岩松书中推荐而...

  • 《曾国藩》读后感及书摘

    第一部分读后感 “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唐浩明的《曾国藩》一共有三本,分别为《血祭》、...

  • 《曾国藩传》读后感

    《曾国藩传》读后感 ----阿拉丁956 细嚼慢啃的《曾国藩传》基本阅读完毕了,一直在琢磨一个问题:为何他会被后人...

  • 可敬但不可爱的悲情“圣贤”

    ——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读后感 我轻轻地合上《曾国藩》的最后一页,长舒了一口气。这是一部严肃深沉、卷...

  • 赵焰写的《曾国藩传》值得一读

    这个月开始阅读赵焰的《曾国藩传》,名为传记,我觉得更多的层面是他的一篇读后感。是他在研读《曾国藩全集》后的所思所想...

  • 《曾国藩》读后感(2)

    写《曾国藩》读后感日更文的时候,我为书中的细节有感而发,边看边写,记录的是对曾国藩这个人的印象。但等我全读完了,我...

  • 曾国藩——曾经官场的愣头青

    这是关于曾国藩传第四章内容读后感悟。 1、官场中的曾国藩很有主见,有自己的思想,敢说敢做 咸丰皇帝对道光皇帝的遗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国藩》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kgd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