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赏月乐90后的成长故事东方文库
留学生:中国人要不要过圣诞节?是崇洋媚外,还是没文化?

留学生:中国人要不要过圣诞节?是崇洋媚外,还是没文化?

作者: 大不溜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7-12-24 18:09 被阅读1910次

留学生:中国人要不要过圣诞节?是崇洋媚外,还是没文化?

|刘斯郎

留学生:中国人要不要过圣诞节?是崇洋媚外,还是没文化?

圣诞节马上又到了,我们的中华大地上洋溢着全世界最浓烈的圣诞气氛,满满的热情击败了北美,又力压圣诞节原产地欧洲,连西方人都感慨:中国人过圣诞,比我们还开怀。而与无限沸腾的“中国式圣诞热情”相反的,是在民间有一股“反圣诞”的力量出现。总的来说,支持过圣诞的人认为这是一种文化交融,而反对的人则认为这是文化入侵。

我想,在这方面我是很有发言权的,我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如今又长期生活在西方,不同的文化环境让我见证到的,既有文化的“交融”,也有伪文化的“虚伪”。

这是我在西方过的第二个圣诞节了,在每次过圣诞之前,都有不少欧洲人问我:“中国有没有圣诞节?”我总是陷入了一种两难的境地,因为回答“有”和“没有”都是成立的。后来我用区分的视角告诉他们:“中国这个国家和民族不过圣诞节,因为我们通常不信基督教,我们有自己的文化;但在中国有人过圣诞节,不过中国人过圣诞节只是为了娱乐和消费”。

留学生:中国人要不要过圣诞节?是崇洋媚外,还是没文化?

在前前后后多次的交流中,大概有一半的老外表示这可以理解,他们的态度大概是“你们开心就好”,但也有一些欧洲人表示了困惑,甚至有人指责:“既然你们没有这样的文化,为什么还要去过一个不相干的节日?你们中国人自己没有节日吗?”而在通过我的介绍,了解了中国人怎么过圣诞之后,又有一些西方人表示:圣诞节不应该是这样的。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中国人,并且生活在中国的我们,到底要不要过圣诞节,又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1:尊重多元文化交融,不代表可以纵容文化入侵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的是,像“圣诞文化传入中国”和“春节文化传向欧美”这种文化的渗透、交流现象,是每一个先进的开放性国家都不可避免的事情。作为一个面向未来,感知世界的、新时代的中国人,我们应该尊重多元文化的交融,但“尊重交融”不代表“纵容入侵”,这两者的区别在于一个“度”字。

现如今,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国人在对待外来文化的时候,已经逾越了这个“度”。我记得,我在国内上高中的时候,有同学跑过来问我过不过圣诞,我说我没兴趣,结果很多人说我“太老土”、“不赶时髦”,我当时很郁闷,感觉像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一般。而后来,街头商家像过年一样,做起了各种各样的活动,从大城市到小镇子,都洋溢着欢乐的圣诞气氛,更有不少人通过各种社交软件,像拜年一样发送着圣诞的祝福。

如今,随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在商家的炒作下,以及一些所谓的“赶时髦”人的唆使下,圣诞节的光芒,在中国大地上可谓是遍地开花,而“不过圣诞节”倒变成了“土”和“不入流”的代名词——这无疑是可悲的。

更让我觉得压抑的是,以我这些年在西方的生活体会来说,中国的圣诞气氛,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一流”,热闹程度力压欧美,让不少见过中国人过圣诞的老外瞠目结舌。试想一下,在中国的城市里,有着比西方城市更多的、更大的、更豪华的圣诞树,各种圣诞活动比西方国家还要多,街头的圣诞老人和圣诞礼物也“压制群芳”。可是,那种“辉煌”的圣诞气息,到底是文化的交融,还是文化的入侵呢?无疑,这样的文化“交融”已然演变成了一种“入侵”。

留学生:中国人要不要过圣诞节?是崇洋媚外,还是没文化?

尊重外来文化固然没错,但对待中外文化的“交融”问题,我们应该持着“学习和感悟”的态度去面对,而不能用“弘扬”来替代“尊重”的基本原则,否则过了本该有的那个度,就是外来文化入侵的“助推者”——普通人如此,商家也如此。

2:“抵制”不够理性,文化的多元融合不是坏事

当下,面对越来越汹涌的“文化矛盾”问题,也有不少人提出了“抵制圣诞”的说法,而早前甚至有部分高校明令禁止“过圣诞”。我们首先不去断定这样的做法和观点对不对,但需要明确的是,这样的做法绝对是不妥的,也是过激和不够理性的。

秉着尊重文化发展的基本态度,我们得明确一个概念:社会文化的多元融合不是一件坏事,就文化本身而言,如果不是糟粕,就谈不上“抵制”二字,否则就相当于“贸易保护”一样,短期内像是得了便宜,但总归是没有考虑到文化发展的长远走向,会陷落在世界发展的潮流中。

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与尊重外来的优良文化两者并不冲突。所以谈及“抵制”,多半是过于情绪化导致的,而且,一个伟大的民族和先进的国家,是要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的,如果走向了所谓的“抵制”,那么无疑是在证明民族自信不够,文化自信的根基有所动摇。

留学生:中国人要不要过圣诞节?是崇洋媚外,还是没文化?

面对越来越密切的文化交流,延伸出一些碰撞的火花是理所当然的。面对这些火花,我们要做的,应该是树立正确的态度,而不是抵制。在“扬中融西”的基础上,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基本底线才是该有的民族胸怀。我们要在心中立个“杆”,既不偏激,也不盲目,不但可以体验到不同文化交流的乐趣,也可学习很多外来的文化精髓,何乐而不为呢?

3:过有文化的节日,做有底线的中国人

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是,我们中国人过圣诞节,是“没文化”的,如果说有,那就是“商业文化”和“崇洋文化”。这二者严格上不能用“文化”来定义,最多算是一种社会“现象”。

那么,为什么说国人过圣诞节是“没文化”的呢?这其实是基于圣诞节的特殊性。大家都知道圣诞节就相当于西方人的“过年”,但很多人对于圣诞节具体的由来以及节日的宗教性质一无所知,说白了就是“盲目跟风”,毫无文化素养的“随大流”。我们必须明确的是,西方人的圣诞节,是基于“宗教”基础的,与其社会的宗教文化、家庭文化等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些,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一点都不沾边。所以情况大概是这样的:一群连圣诞节到底是什么都没了解清楚的人,过着没有信仰也没有文化背景的“狂欢节”。

曾经有一个从中国留学回到欧洲的白人跟我抱怨说:“所有的西方节日,到了中国都变成了狂欢节,中国人几乎毁了这些节日”。我很无奈,因为他说的是事实,从长期的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交流生活中,我也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这样的困惑:中国式的西方节日,全是“狂欢节”。

留学生:中国人要不要过圣诞节?是崇洋媚外,还是没文化?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西方节日,都是和宗教挂钩的,或者其背后有很强的国家历史,是其他区域的人无法领会的。就比如,在西方人的节日概念里,除了狂欢节外,过节就是要安安静静地待在家里,或者和惦念的人在一起,又或者是去教堂洗礼祷告,绝非是“缝节必狂欢”。但很可怕的是,当西方每逢节假日,街头空荡荡的时候,中国人却大胆地打破了这样的氛围——来,我把你们所有的节日都过成狂欢节。

这是很可怕的事情,一群人在没有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打着虚无的“文化”口号,却做着践踏“文化”的行为——商家狂欢、学生狂欢、情侣狂欢,甚至是全家人“举家狂欢”。当所谓的“文化交融”演变成了“超级狂欢”之后,我们得到的又是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商家大获丰收,顾客豪情消费,这是“娱乐性”的,是金钱交易下的伪文化,在很多情况下,也已经转变为了一种“腐”的文化。所以,您认为这是“文化交流”吗?

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如果过了这个度,就是没了准则,实为盲目。了解和学习西方的优秀文化可以,但如果没有相关的文化背景,就不要把“没文化”当成“狂欢”和“炫耀”的资本。

4:老外怎么过“春节”呢?

说完中国人的“圣诞”,我们来看一看老外是怎么过春节的,这也许能更了然一些:

(1)老外过春节吗?

和中国人过圣诞节一样,在中国和东亚文化的影响下,也有不少老外会过春节,但是这个比例很少。可以说,绝大多数老外是不过春节的,对他们来说过东方的节日,这没有必要,因为自己不是东方人,而且自己有本土文化,没必要把自己当成东方人。

(2)老外过中国节日会狂欢吗?

答案是“不会”。我有很多老外朋友,在我的影响下过起了中国的节日,而包括我这些朋友在内的,在西方选择体验中国节日的老外,都不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改变它本来的面貌,他们会去了解这一节日,并且很谨慎地询问一些细节。而不会像一些国人一样,让圣诞节变成了“送苹果节”。

(3)老外了解春节吗?

相比于中国人对西方节日的了解程度,老外对于中国节日的了解是比较少的。但很多人也是多多少少知道一些的,当然,对于像春节、中秋节这些重要的节日,很多人都知道,我曾在欧洲的街头听到过老外跟我说“中秋节快乐”,也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收到过宿管大妈的新年祝福。甚至一些和我走得比较近的老外,会跟我说”新年大吉,恭喜发财“。

总的来说,尽管中国的节日文化随着大量的华人华侨的步伐席卷世界,但是西方人对于外来文化,还是相对理性的,或者可以这样说:他们知道,也尊重,但不会去盲崇,更不会去弘扬。

留学生:中国人要不要过圣诞节?是崇洋媚外,还是没文化?
当然,以上全属我个人见解,观点不同不必激动,但对待外来文化,我们需要的是理性的权衡。

相关文章

  • 留学生:中国人要不要过圣诞节?是崇洋媚外,还是没文化?

    留学生:中国人要不要过圣诞节?是崇洋媚外,还是没文化? |刘斯郎 圣诞节马上又到了,我们的中华大地上洋溢着全世界最...

  • 中国人过圣诞节等洋节日,是数典忘祖,崇洋媚外吗?

    中国人过圣诞节等洋节日,是数典忘祖,崇洋媚外吗? 圣诞节,译名“基督撒弥”,一宗教礼拜的节日而已,逐步演变为西方传...

  • 过圣诞节就是崇洋媚外?

    首先我自认为过圣诞节属于崇洋媚外。 第二,我们绝大多数人过的并不是西方圣诞节,而是具有我国特色文化的圣诞节。 还是...

  • 感恩节

    过过圣诞节,过过万圣节,却是从来没有关注过感恩节,都是西方的节日。不是说中国人过西方的节日就崇洋媚外了,至少...

  • 中国人,要不要过圣诞节?!

    中国人要不要过圣诞节?!昨天家庭展开了大讨论。 有人说,要有文化自信,中国人应该过自己的传统节日,不过洋节;有人说...

  • 2019.12.25

    今年的圣诞节悄无声息,这样也好,免得洋节太隆重,显得中国人崇洋媚外似的。 早晨上课还是有点嗓子累,连续讲四节课毕竟...

  • 被"同化"的圣诞节:就剩下一个名称,其他都是中国化的!

    我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比较保守,曾一度认为中国人过"洋节"就是崇洋媚外!像平安夜、圣诞节在以往我都是排斥的,更不...

  • 圣诞节快来了

    圣诞节要来了,我在考虑要不要买一颗圣诞树回来营造下节日的气氛,家里人说我崇洋媚外,还要过外国的节日,把自...

  • 2018.12.25星期二多云

    今天是圣诞节,西方的节日,孩子借着个节日向我讨要礼物,我说我们不过圣诞节,过元旦,元旦再要礼物吧!崇洋媚外的...

  • 装在心里的爱也一样深沉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到圣诞节就会出现各种奇奇怪怪的声音,有人说过圣诞的人是崇洋媚外,有人说圣诞节是西方的...

网友评论

  • 0dface737c3a:与其说是文化侵略,不如说无知者无畏。国外的很多节日都和宗教密不可分,既是宗教信仰,那就有宗教自由。本教信徒者,不管国籍,人家过自己的节日,外教者无权干涉。不是本教信徒,你过人家的节日干嘛?就像邻居新婚,你充其量说声“新婚快乐!”的祝福语即可。不可能你看人家结婚是喜事就高兴得也在自己家里设宴款待宾朋吧?
  • 摇曳未生姿:中国人的圣诞节无关文化痛痒,只是消费。
  • 啤酒泡00:文化入倾,可能暂时还没这么严重。但是盲目跟风,随大流确实是国人中存在的最普遍现象。
  • 书不读秦汉以下:尊重别人的文化,并深刻理解中国强大的传统文化,不做无根之草。
    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
    巩固我们自己的根,助推文化复兴,民族复兴,是对我们的子孙后代负责。
    863859b55b6c:@我是东东16
    商家炒作目的赚钱!
  • 6e620a518e66:送苹果节啊哈哈😂
  • 弘晓随喜:入侵可能谈不上,好像没人来推销圣诞节。倒是中国人什么事情都可以拿来一用,自己发挥。所以,圣诞节成了商家的销售商机,情人的送礼商机,电视台的节目商机。我在国外,也是总被问这个问题,我就说,我们有很多基督徒,他们过圣诞节。反正问我的这些人圣诞节一般不会到中国考察。
    我不太敢真的告诉老外我们把圣诞节办成狂欢节了,就好像朋友一个肃穆的纪念日,你告诉他你专门安排那天去狂欢一样,他心里会有点不舒服。
  • 懒鱼:其实国人只是拿着圣诞的借口狂欢而已,而且商家也看准时机疯狂促销一波,跟文化侵蚀没多大关系,绝大部分人只是想着过节去哪玩,而不是过的什么节。
  • 杨激辉:入乡随俗!
  • peter坤_坤:天朝就是博大精深 管你什么妖魔鬼怪 进了我的地盘 一锅乱炖 嗨起来
  • peter坤_坤:赞同你的观点,稍微有不同的是 入侵 这个词,确实有这个迹象但并不一定是。我很反感这种西方节日变成狂欢节的形式,节日的意义 我觉着在于他的仪式感 让人们精神有所寄托。但是这种莫名奇妙的狂欢 让人们一个个石乐志,大家还乐此不疲。别人管不了,先自己静静。
  • 始终在路上:文化交融,不是入侵!
  • 失眠家:不论人们是怎样看似无关痛痒地庆祝着圣诞节,若干年后,当有人追问何为圣诞节时,答案还是只有一个:耶稣的生日。而与基督文化无关的我们,当然不应该过这样的节日。
    863859b55b6c:@失眠家

    主要是商家炒作目的赚钱!多数人崇洋盲目跟风!
  • D0116:大多数人也只是借着圣诞等节日的名义出去热闹一下,而商家也是借此机会赚个钱,只能说,各有所需吧,文化入侵的什么太严重了些吧。尤其是有些学校禁止过洋节,个人感觉,有些过分了
  • 382462106369:就是想找个可以一群人嗨皮的借口,可以联谊交流感情的机会,一群寂寞的人的狂欢而已,还要有这么多条条框框,累不累
  • 盼盼_3b34:中国人用自己的方法过圣诞节,外国人也是用自己的方式过春节和端午节,都是趁着节日的名义热闹一下。但是中国人没有丢掉自己过春节的传统,外国人也如是。
    盼盼_3b34:@7edc812dfa47 但是传统并没有被遗忘
    源先:@盼盼_3b34 有些传统确实随着现代人偏好的改变而逐渐消失了
  • 左撇子叫兽:如果中国有一个节日在12月24号叫狂欢节,后果会是什么样子。
  • Helen_King:我觉得,入乡随俗,你在外国的时候,你就可以跟着外国人一起过一过外国节日,要是回到中国了,就没必要过了,中国既没外国的习俗,也提供不了外国节日的氛围,在中国过的外国节日既没有氛围,又不正宗
    863859b55b6c:@Helen_King
    @失眠家

    主要是商家炒作目的赚钱!多数人崇洋盲目跟风!
  • 东方逸空_76b0:我不过圣诞节,因为我不是基督徒;我也不反对别人过圣诞节,因为我没那个权力。但我特别反感抵制圣诞节,我觉得过不过一个节,是一个人的自由,没必要强求一律,法无禁止既允许,我国的法律好像没有禁止过圣诞节吧!说到文化入侵,我觉得是小题大作了,外来文化,不管是来自哪个方向,只要是先进的、进步的我们就应该包容接纳。圣诞节,我说不上是先进的还是腐朽的,除了基督徒,小老百姓就图着过一个乐呵,什么基督文化、什么节日的来历累不累呀?如果不过洋节的话,元旦、三八、五一,还有每周的双休日,可都是洋节哦,可都是地地道道的西方文化哦,咱们是不是也别过了?呵呵!
    烨_壹零壹柒:@东方逸空_76b0 那什么。。元旦,五一这些是国际节日,不是西方人专属,谈不上洋节
    88f0d64c0e42:@四郎和圣文同学 说的好
    大不溜先生:一个文化人应该知道诡辩是什么东西吧?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不是从现象到现象,呵呵哒
  • 天哗:随便找个理由嗨起来,能有啥问题?
  • e843ea029922:大多数不过是买个苹果送人,意思意思。
    e843ea029922:@7edc812dfa47 不会啊,我们只有小学初中才会送,高中就很少了,上大学之后都懒得做这些事情了
    源先:@百八十 问题来了,不送苹果你是不是会觉得不够意思
    88f0d64c0e42:@百八十 习惯成自然,潜移默化。
  • 你的温暖屋:咋感觉圣诞节过成了情人节
    大不溜先生:@流浪小肥鱼 确实同感哈哈哈
  • 小二_上酒:圣诞和双十一对我们来说没有多大区别,谈不上文化腐蚀吧
    88f0d64c0e42:@木剑客温小二 区别有的吧,现在农村到处都是教堂,到处都是传教的。
    大不溜先生:@木剑客温小二 个人观点,全凭你怎么看
  • 小菇凉最帅了:其实我觉得没必要看的这么严肃,圣诞只是商家的噱头,我在上海也没觉得大家对圣诞都是必须要去过的,只是一个放松的时机罢了。那些热闹的摆设什么的也都是商业之间的竞争,更何况圣诞还总是在工作日,又不放假,有多少人真的会狂热的去过呢?不过是人们在平凡的生活中突然抬头发现啊今天圣诞啊然后继续工作罢了,文化入侵远远谈不上,相反,现在对于文化入侵比之前已经敏感很多了
    9d9f2f001eca:@小菇凉最帅了 哈哈哈 是啊 365天过不过节都一个样子
    小菇凉最帅了:是的 毕竟我们自己连春节都没有认真过了 怎么可能还认认真真的过圣诞
    妙雨生花:@小菇凉最帅了 年轻人只为图个乐呵,在有些人看来就是无知愚蠢,甚至跟爱不爱国也挂上钩。外国人对中国人过圣诞节感到无奈?但如果外国人过春节中国人肯定不会说什么的。这是不同文化下的人们,对于“自己的东西外传”不同的看法而已,中西文化本来就不同,用外国人的视角看中国也未必就是全对。
  • 伸不可测:二月十五,太上老君诞辰。
    五月十八,张天师诞辰。
    从未见过谁在过这两个节日。
    为啥中国人却要过圣诞节?
    我今天随机了解了一下,发现周围很多人知道1225是圣诞节,但大多数人都说不清什么是圣诞。
    中国人过圣诞,是因为在崇洋早期,圣诞节会给人带来时髦洋气的标签,然后圣诞节被商家利用包装成了购物狂欢娱乐的节日。所以圣诞与否在中国并不重要,耶稣是谁也不重要,1225这一天的价值在于给很多人创造了花钱的理由、吃喝的理由、放纵的理由。
    88f0d64c0e42:@伸不可测 中国的基督徒越来越多
  • 孩子huai:送苹果🍎节,哈哈
    大不溜先生:@Ke道 谢啦

本文标题:留学生:中国人要不要过圣诞节?是崇洋媚外,还是没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kmh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