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秦始皇平生五次离开首都咸阳,巡视天下,其中竟有三次登临烟台芝罘岛。
说起来惭愧,笔者作为烟台人,到现在为止也只去过芝罘岛三次。其中一次是去钓鱼。另有一次,是去芝罘岛北侧的天然海边游玩。
(芝罘岛北侧,悬崖峭壁,两千多年来一直如此。)
第三次,也就是昨天,大年初二,笔者和全家人一起,正儿八经地去了一趟芝罘岛,本打算专门拜谒阳主庙,以弥补从前之憾。
结果,仍是遗憾而归。
阳主庙大门紧闭,门侧张贴的告示赫然通知,因为疫情外来人士一律禁止入内云云。
说实话,看了通知之后心里有些异样的感觉。人潮汹涌的电影院、饭店、超市尚且可以在做好防疫的前提下,有序进出。怎么一座阳主庙就不能做到呢?
难道是因其超过两千多年的历史积淀过于深厚?抑或因其是国内有历史记载的最早的庙宇之一?
好像都不是!
但是,人家就是不让进!无奈之下,只好登高远眺阳主庙山门,以作纪念。
(登高远眺阳主庙)
秦始皇活了不到五十岁,在四十九岁那年薨于巡视天下的路上。
这位始皇帝在短暂的一生中做出了很多彪炳史册的伟绩,其中“车同轨,书同文”无疑是其中主要贡献之一。
秦始皇巡游天下,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车马。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么多次外出巡游的切身体会,他也不太可能如此大力推行车同轨,书同文。
笔者认为,车同轨,要比书同文重要的多。
书同文,为的是让天下文章统一用小篆书写,让大家能够相互看懂对方写的文章。
车同轨,是让天下的马车两轮之间的距离统一为六尺。如此一来,大家的车都同样的宽度,就不容易发生塞车。同时,还能让行走在土路上的马车沿着前车之鉴,减少阻力,跑得更快。而跑得更快,就更利于秦军更好地运输和作战。
这对大秦的中央集权制下的郡县制,意义重大!从此意义来看,芝罘岛上的阳主庙也有一份功劳。
秦始皇东巡,三次登临芝罘岛,除了探寻长生不老神药,就是为了拜谒阳主庙。
阳主庙,始建于战国时期的齐国。
自姜子牙创立齐国,齐国就开始了八百多年的繁荣发展。历史上的“春秋五霸”,有多种说法。但是,无论怎么说,齐国必是其一。
齐国国力昌盛,也才有财力和精力“大搞特搞”(你好,李焕英台词)基础建设。阳主庙就是重要的基建之一。
战国时期,玉皇大帝还没有“诞生”,“八神将”便是人们祭祀的主要神仙之一。
当时的人们相信,天有天神,地有地神。其他还有日神、月神等等。主管阴阳的,也有其神。阳主,就是主管“阳”的神。
阳,指的是世间万物的存在。阴,指的是阴曹地府的所有。所以,阳主在人间地位显赫。
建立阳主庙,当然要选在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
(芝罘岛俯瞰。版权属原作者。)
芝罘岛,是中国最大的陆连岛,呈西北东南走向。坐落于山东半岛的东部。芝罘岛阳面的山谷,被身后二三百米的山峰环绕,显得更加向阳、温暖。因此,这里成为古人建造阳主庙的不二选择。
(芝罘岛南侧的海边)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烟台当地的一些资深专家就大力呼吁开发芝罘岛的旅游产业。当时的烟台博物馆前馆长王焕礼先生便是其一。如今,三十年多年过去了,芝罘岛的文旅产业,依旧显得可有可无。
小小的寂静港湾,小小的渔船依旧安详地晒着初春温暖的阳光。
芝罘岛上盛产的海鲜美食,依旧主要运往岛外销售。整个芝罘岛上常驻人口不过两万多。
(比目鱼。当地人叫偏口)
(寄居蟹。当地人叫海怪。好玩也好吃)
(当地特产红毛虾。味道鲜美)
开车的朋友都知道,有一条国家高速公路叫做“沈海高速”(G15),这条高速公路北起沈阳,南至海口。这条高速跨过渤海湾的时候,需要把车开到船上,通过滚装船连同南北。
这个滚转船码头,就座落在芝罘岛上。
十九世纪末叶,烟台开埠。为了解决传教士、外商等人的子女教育问题,“中国内地会”在烟台创建了“Chefoo Schools”。音译为“芝罘学校”。
尽管从明朝开始,烟台就叫“烟台”了。但是,这所被洋人称为“苏伊士运河”以东最好的英文学校,并没有用它的创建地的地名叫“烟台学校”,而是用了“芝罘”两个字,其中是否另有深意,不得而知。
当年,芝罘学校的毕业生,后来大多进入牛津、剑桥等大学继续深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