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来都不怎么待见这样的情感剧,倒不是不喜欢,而是因为它的冲击力太大了,《再见前任》是新上映的电影,《你好,旧时光》是电视剧,都是关于靓男靓女之间的情感故事,我了解的过程中内心波澜起伏,共鸣不断。为了将我的感触和认识更好的抒发出来,我特意对比了两者的模式,电影、电视剧和真实生活的一个对比,仅列如下。
《你好,旧时光》剧照角色安排。艺术上的爱情故事总是催人心动,里面的角色也总是非常齐全。男女主角自然是不能少的了,自然无需多说,重要的是配角,我发现:男女主角身边都总会有一个天下人都希望拥有的一个死党,他/她了解你的一切,你们无话不谈,没有任何的隔阂和禁区,这是至关重要的,他们能够在主人公不同的情感阶段起到推波助澜的结果,怎么描述这样的效果呢?很简单,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男女主人公的圆满结局服务,至始至终都会百分之百地去撮合男女主人公走到一起,多么地令人尊敬的角色站位啊;当然了,也有角色站位完全相反的角色,那就是相对来说的搅局者,也就是我们通俗所说的“情敌”,不仅如此,一般来说还是“双情敌”,男女主人公各一个,甚至比例大于1:1,不知道各位大侠的内心是怎么想的,我甚是不喜欢这些人,在我眼里他们就是美好情感的“大反派”,抛去个人的偏见,这些“反面角色”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在剧情中是为了“插足”,在整个作品来看是为了更好地撮合男女主人公走到一起,这样看他们还真是煞费苦心啊;最后,作品肯定还有不少其他的角色了,但他们完全就是第N号人物,基本没有讨论的意义,仅有的意义呢也就是为了让作品更加完整,我称之为“鸡肋”角色。好了,这样的角色安排大致也齐整了,带给我什么触动呢?生活中没有谁是绝对的主角,要不然怎么会有“主角游戏”这样的玩法呢?如果每个人身边都有那样的一个死党,那绝对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谁不想呢?如果每对情侣都有那么几个情敌,那么很多恋爱都会是一个悲伤的故事。生活没有艺术那样的浪漫主义,只有写实主义,故事要圆满幸福的绝对动力,那只能是:生活中的男女主人公彼此之间的绝对吸引。
情节安排。这一点其实在艺术作品上来看呢,也是很好理解的,基本上就是我们语文书的名著情节,什么梁山伯与祝英台啊,罗密欧和朱丽叶啊等等,也符合最基本的叙事文体的结构,除去最后的结果二选一具有不确定性的话,都是大同小异的,大致符合起始-发展-高潮-转折-结尾的脉络,我想象不出可以在哪个环节戛然而止,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有一大波的吐槽了。需要承认的是,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在《再见前任》和《你好,旧时光》这样的作品里呢,也确实离生活太远,估计真来“生活照”得无聊死吧,所以适当的艺术夸张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需要发一些牢骚的就是,我仍然不希望为了剧情更有冲击性,刻意地制造那些严重歪曲现实的场景,诸如《你好,旧时光》里的一些情节,为什么那么小的孩童就开始理解两性情感,还有一些人性恶毒的成分?为什么在高中时代,会有那么强烈的勾心斗角、人情世故了呢?我对这样的情节感到很不舒服,我认为这些完全成人世界的元素植入的不合时宜,就像是演技拙劣的瘸子一样令人别扭。那关于情节部分给我什么启示呢?我之前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小说里的生活会那么精彩呢?那么多事?而现实生活中好像无聊占了大部分,后来我认识到了自己本末倒置了,正是因为我们的生活过的太无聊了,所以才没有像小说里那么精彩,不是吗?主要责任在当事人啊;而像在情感中的启示就是,如果你想要加深彼此之间的情感,拉进彼此之间的距离,你得主动地制造一些“意外”,这是十分关键的。
情感共鸣,感性冲击。我认识到,感性的力量是远远强烈于理性的力量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一点,看这些作品也总是能够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爱情是艺术作品永恒的主题了吧,或许那些机器人才不懂呢。就以《再见前任》为例,虽然它是一步喜剧电影,但结局也足够令人难过,我甚至忘记了电影的标题,还在希望孟云和林佳能够在一起,整个过程,我有十分强烈的代入感,感同身受,历历在目,那种感觉不是心痛所能描述的,那完全就是一种七情六欲的纠结体。有那么一种十分神奇的感觉,为什么生活中你会看每一个异性都像她呢?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会将接下来你生活中的人无限接近地塑造成她,电影里是这样,生活中也是这样,这一点是我无论如何都不能解释的,无怪乎说现实就是内心世界的映射,也许这就是你无法反驳否认的内心的声音吧?如果你的生活中有这样的感觉,我想这会是你判断的一个标准。最后疯狂吐槽一波,电影最后抢走女主人公林佳的那个“插足男”真是丑到了极点,加西莫多的“美貌”都不及他的万分之一,导演显然艺术的夸张手法还不够高明,再丑一些效果显然会更好,我十分不喜欢他,令人讨厌。电影给我的启示就是:如果你希望故事变得圆满一些,就应该勇敢一些,不是吗?
这是我2017-2018年写下的文字,希望我的故事能够圆满一些吧。唯有勇敢,比后悔的事情更糟糕的事情是遗憾了吧。晚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