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想法读书
庄子《天地》:行不崖异之谓宽,有万不同之谓富「两不相伤」

庄子《天地》:行不崖异之谓宽,有万不同之谓富「两不相伤」

作者: 两不相伤 | 来源:发表于2022-08-08 12:03 被阅读0次

以前有先生教导过我们:

什么是道呢?是能够承载一切事物的那个东西。目之所及,莫不是遵循他的规则来行事。他的范围有多大呢?自然要比我们能用语言形容出来的还要大,是可以走出地球,飞出太阳系,拥抱宇宙的。

所谓君子们,无不是学习道德的法则来行事的,基本路子都是多读书,多观察,反复的,刨根问底地问自己到底追求的是什么,向自己要答案。为什么圣贤君子能够保持心中敞亮,那可能是一次次刮掉心上的灰尘,从而留下心如明镜的反光

“天”在以前是什么意思呢?天是天生的,自然而然的,把无为作为有为的;也就是为“无为”,拥抱“无”,反对有“有”的;也就是顺势而为,因势利导,顺天承运,顺理成章的。那天性又是什么呢?天性可能是没有修饰过的自然表现出的本性。其实人嘛,不管你是谁,是做什么的,最终都是要尽人事听天命的。

我们再说说道德。道是道,德是德吗?“德”描述的是不言之教吗?表现为润物细无声的吗?德是道心的表达吗?还是,德是对道的一种约束呢?一个人有“道”可以没有德吗?还是说,前面理解的不对呢,道是形,德是影,有什么样的道行,就有什么样的德性呢

庄子的仁是物我不分的,视天下万物都有怜悯之心,常善救物,没有弃物的。这里的仁表述为爱人利物,爱人是因为爱己及人吗?利物是因为物有所值吗?不是,一个有道德之人,爱人利物不会三思而行,而是自然而然。

一个表现为心胸宽大的人,是能够理解别人的,能够理解环境的,能够理解天下的,能够理解宇宙的,这么看,爱因斯坦估计都没有庄子理解宇宙了。只有求同存异,听得进反对意见的人才能算心胸宽大,才能够理解天下运行的法则,治理好一方。所以老话说,宰相心里能撑船不是没道理的。

最后,再说说什么样子是“富”呢?

我们常说富贵,富了就贵。一种我们都能理解的是有钱算是富,富了就被人称为贵人了;还有读书人自己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多读书,思想丰富了,也是富。你看以前的大思想家,皇帝都得去请,那不就是贵吗?但不一定有钱,还有被饿死的。

还有一种富,是不一定有钱,也不一定书读得多,那是能接纳万物,与万物为一的富。视钱财为粪土,视读书为草芥的,他的富,贵在没有画地为牢,没有固步自封,那也是富,也能成为富贵了。

相关文章

  • 庄子《天地》:行不崖异之谓宽,有万不同之谓富「两不相伤」

    以前有先生教导过我们: 什么是道呢?是能够承载一切事物的那个东西。目之所及,莫不是遵循他的规则来行事。他的范围有多...

  • 每日一句学《庄子》(三)

    Day83~每日一句学《庄子》~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言之之谓德,爱人利物之谓仁,不同同之之谓大,行不崖异之谓宽,有...

  • 成就别人是一种成熟

    “无为言之之谓德,爱人利物之谓仁,行不崖异之谓宽。”一一庄子 意思是,不说什么,让真理自己去表白,这是德。尊重生命...

  • 突破三千年古经关键词的瓶颈

    张介福,九月十二日。 庄子説:”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言之之谓德。”《天地》。 這是庄子对什么叫”天“?什么叫”德”...

  • 河广‖今天读《诗经》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 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谁说那黄河宽又宽, 一片芦...

  • 《道德经》第六章

    [原文] 谷神不死①,是谓玄牝②。玄牝之门③,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④!其若存⑤!用之不堇⑥。 [译文] 生养天地万...

  • 老子语录 第六章

    [原文] 谷神不死①,是谓玄牝②。玄牝之门③,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④!其若存⑤!用之不堇⑥。 [译文] 生养天地万...

  • 学习《道德经》第六章

    [原文] 谷神不死①,是谓玄牝②。玄牝之门③,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④!其若存⑤!用之不堇⑥。 [译文] 生养天地万...

  • 天地

    夫子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言之之谓德,爱人利物之谓仁,不同...

  • 学习庄子(天地)

    夫子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言之之谓德,爱人利物之谓仁,不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子《天地》:行不崖异之谓宽,有万不同之谓富「两不相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ksw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