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審美

作者: 小大星 | 来源:发表于2019-05-21 21:16 被阅读0次

最近讀<FAUST>,因其內大量註釋與文獻參考,導致我不得不翻查大量資料,以保證儘量接近理解作者的表達感受。

從黑暗中世紀到文藝復興,從浮士德與海倫的結合中我可能更加感性的體會到文藝復興後,歐洲人對古希臘時代輝煌的文学文化藝術的極致向往,這也是Goethe在詩劇作中對當時歐洲人理性主義需求的寫照,但此理性主義並不是識論下的絕對主義,這一點在瞭解自十八世紀以來歐洲人整體精神需求時,得到证实。

現代科技發展進步被視為人類發展延續整體需求的“最高文明”(我从来不认为科技是最高文明,我認為它僅僅是一種需求和手段),但希臘與意大利卻沒有這種在科技上的壓倒性優勢,只要没有这种优势,一定被人文主義主導優先,哪個國家都一樣。(政教合一可能除外)

這也不乏感性的劣勢,但同時表明希臘與意大利人更加關注“人”以及人的感受。

這可能是我第一次用感性審美來感受一本書和歷史!

《實踐論》:理性更可靠,因他來源於感性。我覺得這句話非常好,這種論述體系得出的结论很耐人尋味。理性是感性的昇華,感性是理性的源泉,感性更強調感受和感覺,感性是什麼?感性是唯心主義,那麽理性也是,這是實踐論。怪不得李敖說馬克思這個人是唯心的,很唯心主義。

人其實很復雜,真正最極致完美高尚的簡單,必須是經歷了所有哲学思辨之后簡單,比如就像季羨林晚年,很多頂級大知识分子的晚年簡單,都和普通人存在本质上的根本不同。

這世界上有種哲學思維,既然不是廣義上的唯物、唯心,也不中立,它以事情本身為出發點來開展觀念,這就是認識論下的唯物主義,在確定了物质世界在意識之外的前提下,肯定了人腦是最高物質反應形式。

沒寫完。

相关文章

  • 感性審美

    最近讀,因其內大量註釋與文獻參考,導致我不得不翻查大量資料,以保證儘量接近理解作者的表達感受。 從黑...

  • 當單眼皮遇到雙眼皮

    也許是潮流,也許審美觀,越來越多女生化妝喜歡貼雙眼皮,甚至計劃割雙眼皮。 在古代,丹鳳眼是當時人們的審美標...

  • 審判

    昨夜的夢里 那漢子領了命,提著刀來 一聲不吭的他,左手輕拂過你的右眼 右手持刀,大力直捅 眼含悲涼的你,一聲不吭 ...

  • 《關雎》

    出自《關雎》中的”窈窕淑女“,到底對以後我國的審美觀念有什麼影響?

  • 浅谈美——生活之美

    ——?浅谈美? —— 什么是美学?美学原意就是"感性学"即"感性认识"。美学不是"小美学"而是"大美学" 。因为美...

  • 《美学·第一卷》笔记整理|波澜壮阔的体系

    美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

  • 感性寻找,追寻美……

    我有无数个瞬间以为你喜欢我。 ——《网易云热评》 且听风吟,静待花开。——村上春树 “花掉了就捡起来,天黑了就点盏...

  • 石头城

    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 黑格尔

  • “细微处的温柔·07.07”

    眼光、風度和優雅 我們和千年前的古人無異 審美凝結成了一張無人欣賞的畫

  • 2020-05-12

    在電影中透視美國的陪審員制度(3) 三、电影语境中的陪审制度 (一)解读 《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感性審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kvs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