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很重要,它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品德,暴露出人的本性,甚至能够左右一件事情的成败。
按照我们的通识,习惯是指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但是在这里,我们更深入地定义“习惯”。它是由“知识”、“技巧”和“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其中,“知识”决定“做什么”,“技巧”决定为何做,“意愿”说明“想要做”。这样,从思想到行动的统一,就是习惯的表现形式。
有了对习惯的重新认识,再来看看一个人成熟的三个阶段: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第一个阶段,无论从身体方面还是心智方面,我们都不成熟,渴望得到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充当这个角色的往往是我们的父母或者师长。随着自己的慢慢成长,我们渴望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规划自己的人生,这就需要从依赖期过渡到独立期。在独立期,我们从生理、智力、心理等全方面趋于独立,行事越来越具有主动性。然而,仅仅停留在独立期,很多问题是得不到解决的。如果是绝对的独立人,那么他的生活中没有合作,更无法组建家庭。至少,他的工作效率很低,生活便利性也不高,更可能失去一些生活中重要的角色,比如父亲或者母亲。只有到达互赖期,我们才能享受到生活的便利,工作的高效,自己也能创造更大的价值。不过,进入互赖期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只有独立的人才有资格。选择互相依赖,是一个从内而外的过程。只有内心真正接受这样一种行事,我们才能有一些相互依赖的行为。只有真正接受了“互赖”,才是成熟的标志。
既然互相依赖能够提高效能,那么深入认识“效能”,也是有必要的。如果产出和产能达到了一个动态的平衡,就可以认为效能不错。一个古老的故事:一位农夫发现他有一只每天能产一枚金蛋的鹅,本来他可以稳稳地每天收一枚金蛋,但是贪心的农夫把鹅杀了,想得到更多的金蛋,结果鹅死了,再也没有金蛋了。这里面,农夫的行为破坏了产能,也就是那只鹅,结果最后产出也无法得到保证,平衡被打破。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只盯着产出,而忽视产能。
放到我们现实生活中来看,我们每个人都有三类资产:物质资产、金融资产、人力资产。物质资产不需要解释了,关于金融资产和人力资产都有些有趣的观点。金融资产中,最宝贵的就是赚钱的能力。如果我们这项能力不强,那么产出一定不会让我们满意。我们应该像护理那只会下金蛋的鹅一样,好好护理我们这项技能,不断提高,以便增加产出。人力资源中,关系是我们要维护的产能。一对夫妻,如果双方都单纯渴望从对方那里获取,而不想主动投入,那这段关系很快就会被两个人破坏掉。当我们生活毫无热情,彼此也无体贴可言,夫妻感情也就走到尽头了。关系也会像那只被杀死的鹅一样,“死”于这对夫妻之手。亲子关系也是一样的,高压和纵容都不利于关系的维护,实际上都是在破坏关系。当子女长大之后,很可能造成关系的恶化甚至是破裂。当孩子的房间脏乱的时候,以身作则,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干净就是维护关系的行为;而一味呵斥甚至打骂孩子,则是在破坏关系。即使孩子在你的淫威之下收拾好屋子,他也不会感到幸福。
原则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效能对于个人具有指导作用,那么对于团体同样具有指导作用。一家餐厅,如果因为生意好就肆意提高菜品的价格,换来的结果一定是客源的流失。这同样是不顾产能,仅仅希望提高产出,最后导致效能下降的行为。产出和产能的平衡是效能的精髓,也是本书中七个习惯的基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