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会听到身边的朋友说:“哎呀,最近特别焦虑!”可是往往问及为何焦虑,却也说不出具体的原因。
焦虑很大程度的影响到我们的生活,长期焦虑的朋友都说有失眠、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令人束手无策。
接下来,我们在这本书中一起来认识焦虑和如何摆脱焦虑。
焦虑会影响人的整体,包括:心理、行为和生理三个层面。
心理上:它使人恐惧不安,与恐惧不同的是,人们往往说不清自己焦虑的是什么。
行为上:它限制人的活动能力,表达能力和处理日常事物的能力。
生理上:它会引起心跳加快,肌肉紧张,恶心反胃和出汗等身体反应。
焦虑严重的话,可以成为焦虑症,焦虑症分为七个种类:
一.惊恐障碍
二.广场恐惧症
三.社交恐惧症
四.特定恐惧症
五.广泛性焦虑症
六.强迫症
七.创伤后应激障碍
了解了焦虑的种类和对我们的影响,接下来书中给出了一些方法,来应对焦虑:
1.放松身体
一是渐进式肌肉放松,每天练习20分钟,需要我们连续收缩和放松16组肌肉群,把注意力放在肌肉上,释放、享受肌肉突然松弛的感觉。
二是腹式呼吸和镇定呼吸。
2.放松精神
一是引导式内观练习,注意练习前要解除身体上的束缚,比如手表、项链等,结束前要有一个恢复清醒的引导,避免过程中睡着,练习结束后,至少10分钟后再开车或做其它需要复杂协调性的活动。
二是冥想,它能让人完全静下来,专注于此时此地。
3.思考问题从现实出发
生活中,最易导致焦虑的思维方式是灾难化思维。
如何转化灾难化思维,我们可以分三步实现:
第一步,识别扭曲思维。把担忧的问题换成肯定陈述。例如:“飞机坠落怎么办?”换成“我认为飞机要坠毁了。”
第二步,质疑扭曲观点的正确性。如果最糟的情况发生了,就真的无法应对了吗?
第三步,用符合现实的想法取代扭曲的观点。
七种扭曲的思维方式,我们也需要应对:
①过滤。只关注坏的不关注好的。
应对方法:迫使自己关注事物的积极面。
②极化思维。认为事物非黑即白,非好即坏。
应对方法:用百分率界定自己。
③过度泛化。比如坐一次火车晕车,就再也不坐火车了。
应对方法:用数字替代描述感受的形容词。例如:“我损失重大。”改为“我一共损失了4000元。”
④看透他人心思。
应对方法:提醒自己别瞎想。
⑤放大。
应对方法:停止夸大,告诉自己:“我能应付困难。”“我能处理得很好。”
⑥个人化。认为别人说的话、做的事与自己有关,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再与人的对比之上。
应对方法:没有合理证据前不要下结论,出现比较时,提醒自己,每个人都有优缺点。
⑦“应该”陈述。即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有一套严格的规则。
应对方法:出现“应该”陈述时,告诉自己经常有人不是如此,也过的很好。
4.正视恐惧
可采用暴露疗法,它是指为了让治疗者正视某个恐惧,从而设置一系列活动,把治疗者逐级带入恐惧情境中,直到他不再恐惧。暴露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应对暴露和完全暴露。
比如害怕坐飞机的人,一开始可以先尝试去机场坐坐,下一阶段可以买张机票,假装坐飞机,再下阶段可以尝试非常短途的飞行……层层递进,知道克服恐惧。
5.经常运动
无论选择哪项运动,让身体动起来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焦虑会使我们紧张,疲惫,这并不妨碍我们再进行跑步或其他运动,运动是可以让我们感到舒适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跑步圣经》。
6.呵护自己
安排好自己的空闲时间,让自己休息和恢复精力,空闲时间分为三类:休息时间、消遣时间和关系时间。空闲时间的理想数量是:每天一小时,每周一天,每12-16周一周。
7.简化生活
这个内容有点像《少即是多》,缩小居住空间,清理物品等等。
8.停止忧虑
两个方法:
一是转移注意力
二是解离。解离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要察觉自己当下的想法。第二步,认清想法后,想想这些想法是否有用,是不是能帮助到自己。
9.即刻应对
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①应对策略。包括前面提到的放松,正视恐惧和转移注意力。
②应对陈述。比如对自己说:放轻松,慢慢来。
③肯定话语,肯定的话语有:我在学着放下忧虑。
每一天我控制忧虑和焦虑的能力都在提高。
我在学习如何不加重自己的忧虑,学习选择平静而不是恐惧。
我在学习有意识地选择自己的想法。我选择给自己支持,对自己有益的想法。……
如果您正处于焦虑中,推荐给您这本书,还等什么呢,行动起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