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师来说,至少有四种类型的现场:教师自己每天的教学现场,2.同行教师的教学现场如其他教师的公开课、研讨课、观摩课现场,我们又能够从中学到什么?3.学校教研组、备课组日常教研活动现场,这是教师参加的最日常性的活动,包括集体备课、读书沙龙、专题研讨等多种活动形式。这样的学习活动到底对我们的教学有多大的提升?4.各种培训、讲座现场
如何避免“听的时候很激动,听完很平静,回去很麻木,一动也不动”?同样置身于上述现场之中,不同教师的收获会大不相同,区别在于每个人的现场学习能力的差异。良好的现场学习能力表现为专注力、捕捉力和转化力。有这些能力的人会带着两种东西进入现场:1.钉子,澜老师在听课中她听课时,手机处于关机状态,听课笔记从头记到尾,她的注意力牢牢钉住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不放过每一个细节。这就是“专注力”。2.钩子努力把现场中涌现的有用资源“钩”出来,有的钩出的是珍宝,有的钩出的则是不值一提的草芥,此谓“捕捉力”。
把有价值的东西“钩”到笔记本上和自己的脑海中,依然不够,还要“钩”到日后的教学过程中,变成具体的教学行为,这叫“转化力”。即把听到的上出来,把上出来的说出来,把说出来的写出来。
这种“转化力”是教师现场学习力中最关键的能力,它集中体现了教师学习的宗旨:为转化而学习。这种具有现场意识和现场自觉的学习,是最符合教师职业特性的学习方式:为现场的学习,在现场中学习,回到现场的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