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其志,无暴其气。”就是要坚守自己的思想意志,在自己身上修炼,不要把自己的意气情绪妄加于他人。这毛病我们每个人都有,把自己的情绪加之于他人,加之于谁呢,加之于我们最爱的人。因为别的人,他也不受你这个啊!爱,就是一种合法伤害权,用这个合法伤害权,建立爱的暴政,把所有的恶、怒、怨、恨,没法在别的地方释放的,都灌给爱人。
【“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
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上文公孙丑问孟子,告子的不动心,和老师您的不同心,有什么区别呢?孟子先陈述了告子的观念:
如果你言语说不清楚的事,却要用心思索以求通解,那是心以言动了。应该把那言语放下,心也放下,不动心,不考虑那事便罢了。如果你在处事时,做一件事,于心不安,却要用力修为,以求妥当,那又是心以气动了。所以你要制住心,不要心都不在这儿,还使劲给自己打气,硬撑着要干。
这就是告子的话:“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
孟子接着评论说:“不得于心,勿求于气,那是可以的。但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那不行!”
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因为心为本,气为末,要抓住心这个根本,没抓住根本,就不要乱动气。这是对的。
至于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什么意思呢,你言语上说不清楚的事,正要反求诸于心,把道理想明白,弄清楚,然后能说明白,你干脆就把他放下,那不是放下,是放弃,那不是修心,是死心。那心如死灰,没心没肺,怎么叫“不动心”呐?
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 气次焉。
志主宰人的身体,是气的将帅。气充满人的身体,而听命于志,是志的士兵。志到哪里,气就到哪里,志气虽有本末缓急,但其实不可偏废。
这里我们已经有了三个词:心、志、气,再加一个字,《礼记》说:“气也者,神之盛也。”我们来体会一下这四个字:
心——志——气——神。
求诸于心——坚定其志——充盈其气——如有神助!
前一段网上一个视频,日本一间幼儿园的体育课,一个小男孩要跳一个木马,他跳不过去,老师带着小朋友们给他呐喊助威,再来,还是没跳过去。再来!更加热烈的呐喊助威,还是失败。如此反复失败了三四次,老师把观战的小朋友们从座位上喊起来,和那个跳木马的小男孩一起,手搭着肩围成一圈,一起呐喊,日语我听不懂喊的什么,或者是加油之类吧,或者像讲英语的国家喊的:“YES! YOU CAN ! WE KNOW YOU CAN!”
仪式完成,小男孩重新回到起跑线,再一次冲刺,跳过去了!
这个视频在网上疯传,大家纷纷惊叹“日本的民族性”,其实这不是“日本的民族性”,全世界都这样,日本文化,本身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分支,根本上的东西,都是从中国学去的。我们因为搞了一次文革,把啥都搞成不会了,看别人一点好的,都觉得新鲜,其实那都是他们的老祖宗跟我们老祖宗学过去的。
在《孙子兵法》里,这叫“治气”,而且要能治自己的气,还要能治敌人的气。把我们的士气搞得高高的,把敌人的士气搞得低低的。中国历史,治气第一高手,是李世民,与窦建德之战,他3500人,窦建德十几万人,他生擒了窦建德,就完全是靠治气。
李世民包围了王世充,窦建德来救。李世民受到消息,留4万人围王世充,自己带3500人来战窦建德,他飞马先抢占了虎牢关,把窦建德挡在了关外。这时候呢,李世民的士兵们内心是恐惧的,再什么关,也是3500人要打人家十几万人啊。李世民前脚占了虎牢关,窦建德大军后脚就到了。李世民衣不解甲,马不卸鞍,即刻亲自带500兵马出战,乘窦建德立足未稳,先打一仗,当然是打胜了,占了便宜就走,回虎牢关,关门!
那么打这一仗干什么呢,就是治气。在我,士气大振,敌人没那么可怕。在敌,士气受挫,哎呀秦王真是战神啊,咱还真不一定赢得了他。
插一句,读历史真是有意思,你脑子里有五千年的大数据,他们相互随时连接起来,我这桌上放着昨天下午学写毛笔字的颜真卿《勤礼碑》,这颜真卿当时就在窦建德军中做官,李世民灭了窦建德之后,他投降了李世民。
西方将帅中,最能治气的是拿破仑,我读《拿破仑》文集,对他说哪一仗该怎么打怎么打,不太读得明白,因为不熟悉他的国家,不熟悉他的山川城市地形,他说该在哪儿布阵,该在哪儿设伏,你不熟悉那地形,就读不出感觉。但是,文集中收录了他每一场战斗开始前,在战阵前的演说:“士兵们!”他一开始讲话,那一字一句,是能让每一个士兵气血充盈,血脉贲张,气势如虹,遇神杀神,遇佛杀佛!
说这么大一段兵法的治气,什么意思呢,心志一体,志气一体,心有志,气有神。儒家讲志气,是要控制自己;兵家讲治气,是要鼓舞他人;一个是自我修养,另一个是领导力。
回过头来讲儒家的修养:
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要坚定自己的思想意志,不要滥用自己的意气情绪。
《吕氏春秋》说,持,就是守,持其志,就像曾子的守义,和孟施舍的守气是不同的。自反而守,就是反求诸己,找自己的原因,守住自己,可喜则喜,可怒则怒,这就是义。而不能“暴其气”,就是把自己的喜怒,加之于别人。
《孟子正义》焦循注解说:“言志所向,气随之,当正持其志,无乱其气,妄以喜怒加人也。”
这毛病我们都常有,就是把自己的喜怒加之于别人,特别怒和怨。加给谁呢?当然是加之于我们最爱的人。因为你加之于别人,别人也不接招啊,只有相爱的人,才能相互伤害。
爱,就是一种合法伤害权,当我们相爱,就获得了残暴牌照,当我爱你,我就建立了爱的暴政,有权用尽一切来伤害你,把最恶狠狠的不可能拿去对待别人的,都拿来对待你。当这个时候,气已经暴虐不堪,心早已乱了,志根本立不起来,怎么办呢?求气?求志?求心?求气不能平,求志不能立,觅心不可得,都没办法,说什么都白说。
我觉得要求行动,做出行动,不要讲心,不要讲志,也不要讲气,特别是不要讲爱,就是落实行动,只有单纯的,我愿意关心你,愿意照顾你,愿意为你穿衣打扮,愿意千金买你一笑,那才是珍贵的行动,才是温暖的人生,那才活得像个人。
当我们把持不住心、志、气,我们就落实一个行动,让行动带来改变。这也是一个课题,我脑子里的“大数据”,此刻又连接到中欧课堂上学的变革与创新课程,老师说,你不要以为自己能制定完美的方案,然后大家去执行。你要首先落实一个行动,这行动会带来变化,会带来一系列的行动,会带来每个人心的变化。
《孟子》讲心、志、气,确实太深了,不太好懂,更不知道怎么着手修养。其实,这个儒家有很明确的方法论,就是日用常行,事儿上琢磨事儿上练,知行合一。心、志、气都不可靠,就靠手和脚!先做出一个行动!懂吗?
孟老师讲的,公孙丑也听得一半明白,一半糊涂。华老师讲的,他又没听到,他接着问孟老师:“您既然说,思想意志到哪里,意气情绪就到哪里;又说,要坚定自己的思想意志,但不要滥用自己的意气情绪。我听不懂啊”
孟子说:“思想意志和意气情绪,是相互影响的。思想意志专注在哪一方面,意气情绪自然就为之转移过去。反过来,意气情绪如果钻到某个东西里面去,不能自拔,思想意志也就为之动荡。就像跌倒和奔跑,这是体气上专注于某一方面的震动,但也不能不影响到思想意志,造成心的浮荡。”
公孙丑仍然不得要领,问老师:“敢问夫子恶乎长?”那老师您长于那个方面呢?
孟子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我善于洞察别人的言辞,也善于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问:“敢问什么是浩然之气?”
什么是浩然之气呢?今天该出门上班了,咱们明天再来学习。看来这一场对话,明天才是高潮!
#华与华书房#华杉注四书《孟子》【28】我的孟子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中华书局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中国华侨出版社
孟子正义,焦循,中华书局
孟子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