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恶俗就是将本来糟糕的东西装扮成优雅、精致、富于品味、有价值和符合时尚。
>> 恶俗现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俯首听命于恶俗的摆布,不再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
>> 真正恶俗的事物必然会显示出刻意虚饰、矫揉造作或欺骗性
>> 恶俗是不可能在知识或勇气面前趾高气扬的。
>> 西里尔·康诺利称为“心理学家的仙境”(Psychologist's wonderland):“当我们看着那些毫不友善的人努力装出友善的样子,他们这种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就会轻易地暴露在我们的面前。
>> 但有一样东西注定会消失,那就是品味,就像雕塑家身上注定会消失的才华一样。公众身上也有一样东西正在消失——嘲讽和反对的勇气。
>> 常常有人声称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根本就不是这样。这是一个注重名声的时代,或者不正确信息爆炸的时代。
>> 建筑这一最显而易见、最不容忽视的人类创造,是人们获得自我认识的最为公开的场所。
>> 要识破一个骗局,你就必须在被吹捧为宏伟的表象与其寻常的实质之间保持一大段距离
>> 辛普森总结道:“人类是所有动物中最会发明、最会欺骗,也最容易上当受骗的一种动物。”所以,艺术和宗教都是人类特有的发明。
>> 恶俗行为总让人觉得,所有的“文化”体验都必须具备进步意义和教育意义,这种观念是在咒骂我们这个没有安全感却装腔作势的无知社会。
>> 矫揉造作和委婉语于是成了恶俗语言的特征
>> 成百上千万的人在精神和文化上如此空虚,以致他们给自己作定位并获取自尊的主要方式就是去“购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