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的房子开始了新一轮的上涨,有新闻上说邻近北京的燕郊某楼盘一居成交价升到4万一坪。
知乎上有个题目叫做《北京的房价是否正在透支北京年轻人的创造力和生活品质》的帖子里,一个从清华毕业的本硕生,就职于中科院北京某所,说因孩子到了学龄、又买不起房,只能选择离开北京。
现实的残酷又一次击碎了人们的梦。
此时此景也让北大清华的学子们不禁呐喊出一句“学历有何用?”网上有个段子好笑又心酸:一对北大清华毕业的年轻父母问禅师,买不起学区房,怎么办?禅师:如果北大清华毕业都买不起房,还买学区房做啥。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学历不值钱但是学区房值钱?
学历如今或许换不来一套房子,但是知识是值钱的!能够创造更大财富的终究是知识,用自己的知识转换成经济,才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至于能不能通过“知识变现”买上一套房子,这还要看个人的能力大小。
每当说到房子的话题的时候,我都会想起2010年认识的宋先生,因为离公司近我朋友当时就租了他家的房子。
他和妻子两个人是从南方一起来北京发展的,宋先生一家和我朋友都住在一个小区里,我那时候常去朋友家串门,周末有时候宋先生的妻子还会让家里的阿姨做菜,邀请我和我朋友一起吃饭。
他来北京的时候是潘石屹建完建外SOHO不久,那个时候建外SOHO周边的房子正在盖,东三环CBD远没有现如今繁华发达,当时也有很多人不太看好这片区域,但是他不这么认为,毅然决然,在房子开盘后买了一套三居室的房子,市价还不到一万。
他当时在一家外企上班,一年后,他自己攒钱又向身边的朋友东借西借,向银行贷款,一下买了五套房子,都是三居室的,同一个小区同一栋楼,其中就有我朋友租的这套房子。
为了还房贷和借来的钱,宋先生说那段时间他一天就吃两顿饭,一吃就吃了两年多,有时候钱紧张干脆就不吃,他如今的胃病也是那个时候落下的。
有人等不及来催债了,他当时拿不出钱只好先卖了一套房子,那年建外SOHO周边的房价翻了两倍,不仅把欠的债还清了,连银行的债也还上了一半。
就这样,宋先生成了包租公,用租房金又买了几套房子,这次是同一个小区不同的楼。
后来,我朋友离开了公司,也就不再租宋先生的房子了。
几年过后,一个夏天,我去双井附近办事,在路上遇到一个穿一身银灰色桑蚕丝短袖短裤睡衣、脚上穿着深蓝色夹脚鞋、走路飞快,仿佛一阵风一样的戴着金丝边眼镜的中年男人喊我的名字。
我猛然回头,发现原来是宋先生!
还是那张骨感的脸,一米七零的身高,身形消瘦但是整个人看上去很精神干练,我看到他聊天时脸上露出的喜色,想起了刚才路过的中介递到我手里的广告单,上面写着这里的房子已经卖到12万一坪了。
我想到几年前有次和宋先生闲聊,具体因什么话题而起我忘记了,只记得他说一个人不仅要有想法还要有行动力,两点缺一不可,认准了方向去做(前提是正确的方向),光想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当时听来不过是宋先生的一碗鸡汤,现在看却是他如今资产过亿的“指导思想”。
宋先生和她妻子如今四十多岁,他们没有要孩子,标准的丁克家族,一年会去两次迪拜。他们的存在也许是这个时代的异类,但他们同时也是北京这座新旧交替的大都市背景下的一道缩影。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