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枫樵
九岁那年上九华山,遇到一个老和尚,盘坐于石凳,敛神闭目,面前摆着纸笔。
我好奇地请他给我看一看因果,和尚见我年纪小,也没问我要香火钱,只是捋着白胡须笑着说:“你呀,以后一定会成功的,但是呢,不要太心急”。
我一知半解地听完,忙着回头找身后的大人会合,而后流连于山间的美景,很快就把和尚的话抛却在脑后。
长大后我才渐渐明白,急于求成,则往往欲速不达,见异思迁,则常常功亏一篑。
我本人并没有宗教信仰,但是老和尚说的至少有一点是对的:我从小就是个急性子。
初学钢琴时,看着老师把世界名曲《秋日的私语》在指尖完美地演绎,我急得晚上睡不好觉:我什么时候才能弹成那样呀;
小学三年级,我跟着复读机学一首英文歌,因为歌词太复杂跟不上节奏而崩溃,忍不住哇哇大哭;
中学做数学题,我生怕自己时间不够,总是先草率地把答案填好再反复验算,结果同一道得出了六种不同的答案。
01.少就是多
多年来学习英文虽然能够坚持,但总是贪多,恨不得突飞猛进,日行千里。
一篇文章还没有吃透,忍不住又去学下一篇,总觉得另一篇用词更地道、句型更实用,造成泛而不精,始终无法取得质的飞跃。
后来在朋友圈看到一句:简单的事情反复做,就是专家;简单的事情用心做,就是大家。
于是我开始专注于一则材料,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研究,剖析主旨,体会细节。
日子久了,某次无意中打开自己早先读英文的音频,不禁惊异于以前的发音是多么的生硬……原来不知不觉中,我已走了很远。
日本的匠人,一生只专注一件事;故宫里的专家,十年只修好一件宝。
细嚼慢咽永远比狼吞虎咽吸收得好。
02.慢就是快
自从打了三份工,我仿佛登上了小王子的那个一天能看43次日落的B612星球,每天可支配的时间大幅缩水,24小时都要掰着手指去安排。
特别是上班路上的九公里路程,对于还没考完G2驾照的我来说极不方便,坐公交车、步行加上转车时间,每天来回要耗费将近3个小时。
我于是想法设法地节省时间。
算好跑到所用站台的时间,拖到最后一秒再匆匆出门;
等车时依然在谷歌地图上不停地切换,寻找最佳路线……
这些方法都收效甚微,因为过于急躁,我常常看错站台。
疫情期间公交经常延时,我不愿意多等十几分钟,原先的车还没来,就忙着找别的换乘方案,往往既错过了原来的班车,也没赶上新的班次。
终于有一天我受够了不稳定的公交,决定买一辆自行车,把通勤时间掌控在自己手里。
我在某个休息日逛了当地最大的两家商场,最终选了一辆价位、款式都比较合适的小型山地车。
这里的产品配件都需要单独购买,也没有配套的组装服务,我去不同的店找全了车锁、气筒和头盔,又买来工具,调整车身和座椅的高度。
从下午忙活到晚上,汗流浃背、满载而归的我才终于成了“有车一族”。
第二天下午,完全不顾来回十八公里路程可能遇到的艰辛,我在室友质疑的目光中,驱动着两个小车轮,意气风发地上路了。
不用等车,随心所欲的感觉实在是惬意。
小泰晤士河畔风光旖旎,强烈的阳光被树荫遮蔽,自行车道起初都是下坡,我一路滑行,沉浸在习习凉风和鸟语花香里。
突然,手机地图的提示音让我不由警觉起来:还有7.5公里。
虽然之前查好了路线,预留了两倍的时间, 但我骑行了20分钟,怎么离家还是这么近?
我绝望地加快速度,但就像赶庙会时看到的一种绕着固定转轴蹬轮子的仓鼠,即使再卖力,也只能在原地挣扎。
再加上后面的路开始频繁地出现上坡……时间过得越来越快,我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
努力了许久,眼看着快要迟到了,而前方还有漫长的5公里,我终于把车停在路边,打开Uber,然后连人带车一起,狼狈地挤进了出租车厢。
最后不仅没有提前到,还因为寻找停车的地方迟到了两分钟……
悔恨、惊愕、愤怒、无力攫住了我。
电话里,妈妈劝我还是老老实实坐公交,只要摸准路线和时间,以后就轻车熟路了。
第二天下午,身体还残留着昨日骑车上下班产生的酸痛,我比平时提前了半小时,第一次消消停停地出发了。
我数好站点数量,记住最后几站的名称,等车的时候不再急迫地左顾右盼,而是拿出之前永远没时间看的书,静心地品读。
第一次遇到一条临时改换的路线,找不准站台,我打电话给公交公司,淡然地按照对方指定的路线,穿过街道,走过马路,终于找到了新的乘车点。
由于预留的时间比较充裕,我下车之后也不再飞奔,悠然地在站台之间转换,却也再没错过一辆车,总能提前五分钟到达上班地点。
我不再像像堂吉诃德一样盲目冲动地妄图一步登天,也不再为自己树立一夜之间亩产万斤的标杆。
我用等公交的时间,看完了一本又一本列在心愿单上之后就再没动过的书。
百年以前,曾文正公曾云:“少就是多,慢就是快”,如今深以为然。
03.人从容,事从容
儿时常把“周游世界”的豪言壮语挂在嘴边,可到了不悔之年,仅看中国地图,就还有一半的地方没有涉足,更别说广袤的七大洲五大洋。
此时的我终于能够坦然接受这个事实:生命短暂而天地广大,有些地方可能永远也无法抵达。
与其像芥川龙之介为自己用尽一生只能读三千多本书而苦恼,不如每天走好脚下的几步路,相信总有一天,能够背起行囊,说走就走。
弘一法师《从容》一书开篇有言:“事从容有余味,人从容有余年“。
我至今也没弄明白老和尚说的“成功”到底有什么含义,但身为凡夫俗子,能够领会“从容“二字,已未尝不是一种福分。
一生太短,世事纷乱,芒焰之中是简淡。
不再惦念远方的山高水长,每天用好一班车的时间就已足够。
文章首发于个人公众号“五岳游草”。枫樵,曾经的历史教书匠一枚,2019年离开体制,现于加拿大公立小学实习,记录辞职留学党奋斗生涯的点点滴滴,一字一稿都是原创。
网友评论